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采金废弃地上栽培沙棘进行恢复植被技术的探讨,提出了营造沙棘林是劣质无林地恢复与重建植被、恢复森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红松是我国东北林区顶极群落植被,是应积极培育和发展的对象,它的主体功能是维系东北地区生态平衡,不易形成针阔混交林的红松纯林,改培成经济林,是可行的,是符合国家林业政策的,是充分利用红松资源,发展林区经济的一条新途径,是应该提倡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遵义县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遵义县喀斯特山地森林植被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途径,重点阐述了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两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力开发森林碳汇经济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防止生态危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一是森林植被的吸碳功能;二是林木生长的储碳功能;三是森林土壤的固碳功能,统称为森林碳汇。通过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的现状分析,提出黑龙江省发展碳汇经济、培育林业的新增长点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森林在全国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护西部森林,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政治意义。西部地区应抓住我国正在实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努力完善西部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在大力恢复和发展森林的同时,加强森林保护,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6.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境因子,是地球上许多森林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对森林植被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了林火对植物、动物、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论述了把林火作为一种工具,在森林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用火的技术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市柠条带间补播优良牧草,建设人工草地恢复自然植被,实现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老秃顶子植被垂直分布形成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集科研教学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教学基地。该区的中山植被垂直分布带谱具有明显性、典型性、完整性,在我国是少见的。它的植被特点复杂多样,是长白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老秃顶子主峰海拔1367.3m,亦有专家认为,在这样高度上是不可能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带谱的。但是,在现实上由于受海洋性气候和森林高差的影响,气候具有"两低二大"的特点,其雨量充沛,形成特殊小气候区。在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中,蕴育了森林植被的多样性,自然呈现出中山植被垂直分布带谱的特点。这对研究中山植被垂直分布带谱的成因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对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林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确定松花江林区危害严重的前21种林业有害生物为:森林病害5种,森林虫害11种,森林鼠害4种,有害植物1种。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湖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土壤有机碳是评价湿地生态功能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菜子湖区不同退耕年限(2、5、8、10、20a)和退耕后不同植被群落(苔草、芦苇和酸模)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揭示退耕还湖后退耕年限和植被类型对湿地土壤有机碳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耕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但土壤有机碳密度随退耕年限增加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总体比油菜地高出61.5%~82.3%;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0~55 cm)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芦苇(8.90g/kg)苔草(8.84g/kg)酸模(5.84g/kg),芦苇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变化幅度小于苔草和酸模;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0~55 cm)有机碳密度呈现出芦苇(7.92 kg/m2)苔草(7.42 kg/m2)酸模(5.01 kg/m2)。结果分析表明退耕还湖后菜子湖湿地植被恢复和理化性质变化促进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密度变化,而苔草、芦苇和酸模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恢复不一致,芦苇对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提升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森林景观可视化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发展时间虽短,但是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森林景观结构的可视化表达对于森林经营决策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应该是对景观尺度的经营管理,景观尺度的可视化不仅可以直观地表现出森林的结构格局,而且与植被动态模型结合可以预测若干年后森林植被的格局,有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规划。  相似文献   

12.
小陇山森林植被的主要类型有巴山冷杉林、云杉林、油松林、华山松林、侧柏林、辽东栎林、锐齿栎林、栓皮栎林、槲树林、檀子树林、铁橡树林、槭椴杂树林、水楸榆树林、山核桃树林、漆树杂木林、枫杨林、山杨林、白桦林、栓皮栎岩栎混交林、麻栎尖叶栎混交林等20个群丛。灌丛植被主要有绝伦杜鹃灌丛、黄杨灌丛、狼牙刺灌丛、美丽胡枝子灌丛、黄栌灌丛、连翘灌丛、胡颓子灌丛、黄花柳灌丛、卵果蔷薇灌丛、沙棘灌丛等10个群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甘肃省森林植被的分布特征及木本植物区系的特点,其结果为:1.甘肃省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小,分布不均.2.不同纬度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山地、高原的垂直分布明显.3.森林植被中,植物种类丰富,但起建群作用的优势树种少,占比重最大的为冷杉和栎类.4.森林植被中,木本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计有1278种,隶属于275属,102科,被子植物占有绝对优势.5.木本植物区系成分具有明显的地带过渡性,共有15个属的分布区类型,温带性质明显.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黑龙江省地方林业的资源现状、特点和加强森林培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加强森林培育的可能性,对加强森林培育提出具体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林业保险的历程及森林保险的意义,并对森林保险的工作方法、步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我国《森林法》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森林采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对森林采伐数量的控制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我国实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实践显示,虽然该项制度本身的价值是不容怀疑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项制度与林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则成了新时期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总结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该项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发展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以森林碳汇产业为核心的林业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选择。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林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发展所面临的减排压力、能源结构制约等因素,可知林业是我国低碳经济时代的重要选择。为促进林业发展,应做好植树造林、强化森林经营管理、建设低碳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对鹤北林业局现有采金迹地的地类进行了分类,阐述了采金迹地植被恢复的意义,以及恢复采金迹地植被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不同的地类所采取的恢复措施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试论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林场的森林实行分类经营,有利于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有利于对生态公益林实施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本文探讨了国有林场的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森林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促进林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一项手段。简介了森林保险的涵义与作用,分析了森林保险在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发展的必要性及影响该险种顺利开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和风险准备金制度、均衡各方利益、鼓励林农者参与投保、推进森林火灾保险及其他各种森林灾害保险等发展森林保险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