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唐宋有八大家,我们407寝室也有“八大家”。她们是笑话家———白玛卓玛,文学家———吾金群宗,批评家———次仁卓玛,舞蹈家———洛曲,法律专家———扎西卓玛,银行家———仓决,慈善家———洛旺,歌唱家———我。“哈哈……”一阵笑声传来,聪明的你一定会猜出,肯定是笑话家又在讲笑语了。她讲了一个非常好笑非常好笑的笑话,但这个笑话如果换另一个人讲就一定不会那么好笑,因为笑话家有个会讲笑话的嘴,其高超技艺能把死人说活。当我们被逗得哈哈大笑之时,银行家看见吾金群宗正在偷偷地写作,她一把抢过稿子,大声朗诵起来…  相似文献   

2.
霹雳笑话堂     
《红领巾》2010,(1):9-9
小美:“小新,我写了个笑话,你看看!”小新看着看着,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  相似文献   

3.
唐宋有个八大家,我们寝室也有八大家。她们是笑话家———白玛卓玛,文学家———吾金群宗,批评家———次仁卓玛,舞蹈家———洛曲,法律家———扎西卓玛,银行家———仓决,慈善家———洛旺,歌唱家———我。“哈哈……”一阵笑声传来,你一定会猜出,笑话家又在讲笑话,这是一个非常好笑的笑话,但这个笑话如果换一个人讲就不那么好笑了,因为笑话家有个会讲笑话的嘴,像口技人,其高超技艺能把死人说活。当我们被逗得哈哈大笑之时,银行家好像看见了什么,原来她看见吾金群宗正在偷偷写作,于是她灵机一动,便大声朗诵起来。“在精神世界里,人最需的…  相似文献   

4.
一群初到非洲卢旺达的人,来到艺密达蓝哈德植物园参观,当他们走到一棵高约7米的黑褐色的大树旁时,随着一阵风的吹过,他们听到了奇异的“哈哈”大笑声,但却不见发笑的人。人们开始都莫名其妙地互相看着,彼此却未见脸上有大笑的痕迹,而是露出一种疑惑不解的神情,均不知笑声从何而来。大家四处寻找,见四周并无其他人。抬头看树上,树上既无人影,也无鸟兽。这笑声来得太奇怪了,难道是幻觉?是恶作剧?随着又一阵风吹过,“哈哈哈”“哈哈”的大笑声再度传来,在笑声的感染下,在场的人也禁不住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5.
今天,“注意力转移大师”共闹了两个笑话。到底这两个笑话都是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其一:“注意力转移大师”和他的一位同学一起玩儿,玩着玩着,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新听到的笑话。这时,他的同学正巧摔了一跤,可“大师”正想到笑话的可笑之处,便大笑起来,他的朋友冲上去就给了他一个“馒头”加“贴饼子”。“你为什么打我?”“因为你笑话我摔了个大马趴!”“我没有……”就这样,一个游戏就不欢而散了。其二:“注意力转移大师”的老娘命令他读20遍课文。“大师”决定用写“正”字的方法来记数,刚写完一个“正”字,“大师”觉得这字写得不好看,…  相似文献   

6.
冷笑话人生     
非科学定义 从前有一个软糖,他走着走着,突然说:“我的脚好软哦。”. 数年前没有冷笑话这一说法。你要是对着大家讲“从前有一个软糖……”,必然会招致奇异的目光,认为这非常失败,一点都不好笑,并且造成持续的冷场——所以又有谁能想到,数年后,这种百分百导致冷场的笑话变成了坊问津津乐道的主流,大批粉丝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7.
“铃——”随着悠扬的铃声,一个身影大跨一步,敏捷地闪进教室。“哈哈,时间刚刚好!”同学们抬头一看,都乐了。你瞧这周晓舟——头发乱糟糟的,脸蛋红扑扑的,还张着嘴巴“呼呼”地喘着大气……再往下看去——衣服胡乱地罩在身上,书包耷拉着挂在肩膀上……最后,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都停留在他的手上——竟然还拿着豆浆与包子。“哈哈……”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一下子,教室像炸开了锅一样,大家都被周晓舟逗得“哈哈”大笑起来。班主任李老师也禁不住笑了:“大家说说,把早餐带到教室里来吃,对不对啊?”“不对!”“应不应该啊?”“不应该!”这…  相似文献   

8.
一只塘鹅闭紧嘴巴,她急急地走在大路上。一只青蛙说:“塘鹅妈妈,谁惹你生气了?”塘鹅摇摇头,走了过去。一只塘鹅闭紧嘴巴,她急急地穿过树林。一只刺猬说:“塘鹅妈妈,你不高兴吗?我来讲个笑话给你听。”刺猬讲了个非常好笑的笑话,可是塘鹅妈妈没有张嘴大笑。一只塘鹅闭紧嘴巴,她急急地穿过青草地。一只小兔说:“塘鹅妈妈,你不能开心一点吗?”说完,兔子为塘鹅妈妈表演了一个“大倒立”,可是塘鹅只是点了点头……一只塘鹅来到一群小塘鹅跟前,她张开嘴巴,原来里面有着好多鱼儿,这是小塘鹅们的午餐。小塘鹅们用完了妈妈嘴里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启蒙》2009,(6):32-33
有一次一位同学讲了一个笑话,特别好笑,我笑得肚子都疼了,大博士,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博士:人大笑时,会吸人大量的气体,导致双肺膨胀,从而向下推挤膈肌;同时腹肌也会收缩,从而向上推挤膈肌。反复的推挤就会导致膈肌肌肉痉挛,我们就会觉得肚子疼了。除了大笑外,饮食过后剧烈运动,也会引起膈肌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10.
顾斌 《中文自修》2005,(5):24-24
过了早自修,班主任凌老师走进教室,身后跟着一个粘男孩。老师向大家介绍这便是新的转校生张杰。和老师,同学们一比,张杰真算得上是“迷你”型的,同学们刚缓过神来,便都放声大笑起来。毕竟早上休息过,现在格外精神,朋朋也跟着起哄:“老师,你确实这个小朋友是小学毕业了吗?哈哈……”  相似文献   

11.
跨国幽默     
听笑话 你讲一个笑话,英国人会笑三次:你讲时他笑一一那是出于礼貌;你解释时他笑一一那也是礼貌;最后,半夜三更醒来,他突然发笑一一那是因为他终于懂了 讲同样的笑话给德国人,他会笑两次两次都出于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也弄不懂这个笑话 讲同样的笑话给美国人,他只会笑一次,因为你一讲他就懂了〕 犹太人听这个笑话根本不笑,他说:“这是个老掉牙的笑话,而且你讲错了。” 中国人听了会很生气,弄不好照你脸来一拳:“他妈的,你埋汰谁!” 一条鱼 在一个火车包厢里,坐着一个德国人、一个日本人和一个中国人、这时,一个美国人端着一个装…  相似文献   

12.
周锐 《中文自修》2006,(12):61-63
在中文学校,爱尔安说了彼得的一个笑话,但这笑话是彼得的爸爸引起的。彼得爸爸去香港,给彼得买回一件T恤衫,上面有个骷髅图案,彼得很喜欢。买这衣服的时候,店里的人对彼得爸爸说,您想要给衣NED上什么字,我们马上可以办到。彼得爸爸说,既然到了中国地方,就印几个中国字吧。他就随便想了个词tschues,德语“再见”的意思,彼得爸爸要求照着这读音写成汉字。那店员想了想,给印上和tschues读音相近的“去死”两个字。  相似文献   

13.
我也是蘑菇     
顾柯 《学前教育》2007,(6):32-32
以前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医生看到一名精神病患者撑着伞蹲在地上,医生一连观察了患者好几个小时都不见他动弹,就想出一个与其沟通的好办法,也找来一把伞蹲了下来,这时患者转过来看着他,问:“你也是蘑菇?”每每回想起这个故事都觉得医生的举动很好笑。  相似文献   

14.
始终想说     
我始终想说“白驹过隙……”,但是没有。还是喜欢走在别人的右边,那是三年来和阿朱在一块儿养成的习惯;喜欢在听到班主任并不怎么好笑的笑话时肆无忌惮地大笑;习惯在右耳不  相似文献   

15.
乌鸦和黑猪     
一天,一头黑猪在一棵树下休息。树上的一只乌鸦看见了,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哈哈,世上怎么会有这么黑的东西……哈哈!”乌鸦的笑声惊动了黑猪,黑猪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乌鸦站在树上。黑猪看见乌鸦手舞足蹈,笑得直流眼泪,感到很奇怪,就问:“喂!你笑什么?”乌鸦笑得更厉害了:“你怎么会长得这么黑!活像一个大煤球,真笑死人了,哈哈哈……”黑猪顿时明白了,心里觉得好笑,“哈哈哈哈……”黑猪也大声笑起来。乌鸦被黑猪笑得愣住了,就问黑猪:“喂,你又笑什么?”“哎呀,你自己光看见别人黑,”黑猪说,“难道就没发现自己比…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上,老师要大家说说自己的理想。 有的说要当科学家,有的说想当老师。“哎……都老掉牙了!”童心站了起来,她的话一出口,立刻语惊四座,“长大我要当‘白骨精’!”大家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7.
校园计时器     
“哈哈……”班里传出一阵笑声。“哈哈!你太有才了!居然……”东含糊不清地说着。静看了看我,也大笑道:“你真逗!哈哈……”话没说完,又继续捶桌大笑。我一头雾水地望着他们,觉得莫名其妙!半晌过后,他们终于恢复了常态,东说道:“元素周期表中的10号到11号的氖和钠,居然被你念成了‘奶奶’!”“就是就是。”  相似文献   

18.
《海外英语》2012,(12):32-32
人人都知道,心情糟糕时,没有什么方法比听一个好笑的笑话大笑一番更好的了。  相似文献   

19.
乌鸦与黑猪     
有一只乌鸦在空中飞呀飞,不一会儿,乌鸦感到有点累了,就停在了一块黑色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上睡着了。乌鸦睡得正香,忽然觉得身下的黑石头摇动起来,一会儿的功夫就把乌鸦摔在了地上。乌鸦睁开眼一看,原来自己睡在一头黑色的老母猪身上。乌鸦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哈哈,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黑的老母猪,它可真黑。哈……”乌鸦的笑声惊动了黑母猪。黑母猪抬头一看,原来是只乌鸦。便问:“喂,你怎么了,干嘛笑得这么开心?”乌鸦看看黑母猪笑得更厉害了。说:“你是怎么长的?这么黑,像一块大煤炭,真是羞死人了。”黑母猪也大笑了起…  相似文献   

20.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德国人听,他会笑两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弄不懂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美国人听,他会笑一次——你讲他就笑了,因为他一听就懂了。可是,你把笑话讲给犹太人听,他根本不笑,他会说:“那是老掉牙的笑话了,再说,你都讲错了。”英国人拘谨,脑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