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韬是我国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其人才思想以重经世功利、强调专门人才、推崇西学西才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才思想是邓小平人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涵盖重才、育才、选才、用才等方面。其中,重才思想表征了干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育才思想表征了干部人才的标准和源泉,选才思想表征了干部人才的原则和方法,用才思想表征了干部人才的成长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是晚清著名的封疆大吏,历官所到之处都极为重视人才,他认为人才对国家强盛具有根本性作用,兴学教育是造就人才的根本途径,选用人才应不拘一格,因人而用。他的人才思想具有浓厚的传统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人才思想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人才思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本文从邓小平人才思想的作用观、选拔观、培养观、使用观四大方面阐释了邓小平关于人才的思想,其继承而不同于传统,发展而不囿于时代,与时俱进,把人才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从而成为指导当代中国人才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5.
作为晚清名臣之一,丁宝桢人才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突出的特点。其人才思想涉及人才的阶级属性,衡量人才的标准、成才的目标模式和价值取向以及识人、用人、荐人之道和育人之途等。其特点主要不是长于理论阐述,而是从身体力行、为官从政的具体实践中,显现出他对人才问题的认识、见解和取向,其中不乏难能可贵和真知灼见之处,于今世仍有资鉴之用。  相似文献   

6.
农民革命战争不仅要招纳各式各样的人才,而且还要正确使用人才,这对革命战争来说是必要的。太平天国运动从一开始,以至革命的最后失败,还是注重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为我国的人才思想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在革命过程中,太平天国招纳了一批人才,但由于人才思想理论的缺乏,使用人才方面出现的“任人唯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太平天国运动自始至终缺乏人才。尤其是缺乏忠心耿耿、有雄才大略、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总之,太平天国在人才思想的探索上作了一定贡献,但其教训却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在指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我国人才开发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人才思想:实施人才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领导人才的开发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识才、用才、爱才和聚才的重要思想,关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论述,建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认真学习江泽民的人才思想,对于我国人才科学理论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内涵丰富,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就应以邓小平人才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和正确用人导向,不断健全教育培训和用人机制,着力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建设,促进人才总量的增加和人才素质的提高,不拘一格选拔任用人才。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的人才思想主要由鉴别人才的标准和人才的开发,选拔,培养及使用等方面构成,他关于识别人才的一般标准--“又红又专”和硬标准-贡献的看法,关于开发人才资源,首要在教育;创新人才合理流动的良好社会环境、严格考核,量才授职授禄;奖励,启用有贡献的人才等认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以来党的新一代领导人提出并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才思想。党的新一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才标准、人才素质和人才强国战略等理论问题的阐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才思想,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相似文献   

11.
王韬人才思想论略黄新宪王韬(1828—1897),江苏苏州人,原名利宾。青年时代曾在上海墨海书馆任职,有机会接触到西学,拓宽了自己的眼界。1861年春,因同情太平天国革命被清政府以“通贼”的罪名予以通缉。此后,亡命香港。在港期间,协助英国汉学家、英华...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新的“任人唯贤”的人才思想。在《邓小平选《第三卷中几乎用1/3以上篇幅讲人才问题,阐述他的人才思想。邓小平遥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社会条件下的具体运用与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的外聘人才思想系统而全面。他在举办洋务的实践中深感新式人才的缺乏,于是产生了“借才异域”的思想;他主张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外聘人才进行询访和考察,以确保外聘人才的质量;为了吸引外籍人才的到来,他力主实行“重金聘请”的政策。他对受聘洋员及其母国趁机干涉内政的行为持警惕的抵制的态度,坚持聘用洋员问题上的“权操自我”。他认为聘用洋员只是权宜之计,而培养华人才是经久之道;他主张给予成绩突出的受聘洋员以恰当的奖赏,以调动其在华效力的积极性。当然,李鸿章的外聘人才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认为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有了大批的杰出人才,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提出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关键是制度;强调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要广开进贤之路,拓宽选人视野。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对于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列宁的军事人才思想形成于战争年代,而邓小平的军事人才思想萌芽于战争年代,主要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比较二者的军事人才思想,可以发现和平年代和战争年代军事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的共同性与特殊性。以更好地指导当前我军的人才强军战略。  相似文献   

16.
生活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代的司马迁受时代风气影响,冲破了前人在尚贤、知人方面的僵化模式和世卿制的思想羁绊,在其伟大的著作《史记》中分别阐述了有关人才基本素质、成才、人才事关国家兴衰以及用才等方面的人才思想,总体上表现出实践性、开明性和人民性的特点。司马迁的人才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浅论邓小平同志的人才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文选》中一系列丰富而系统的论述形成了邓小平同志的人才思想,是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指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小平同志人才思想的高度凝结和概括,并就人才的标准、开发、使用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论述,研究和学习小平同志人才思想在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月异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5):17-21,27
王韬研究从1934年开始到2002年为止,大致可分为始发期、持续期、发展期、深入期四个阶段。研究范围涉及王韬的生平、事业、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史学思想、商业思想、外交思想、军事思想、人才思想、文学著作等。在诸多研究中,王韬的文学作品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有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人才思想,对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大胆提拔,使用人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深刻领会邓小平人才思想,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人才问题是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反复讲到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关于人才的价值和作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人才的管理和政策等问题的精辟论断 ,构成了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深刻领会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对于我国人才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