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让诗词走进大中小学校园,加强诗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几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诗词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诗教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绩。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交流诗教工作经验,推动诗教工作更广泛更深入地向前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诗教工作的首要成就,是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中,在许多学校的师生员工中,开始引起了对诗教的重视。大家认识到,中华诗词是植根于民族语言民族风情、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先进文化,具有其他文学样式难以替代的教育功能和艺术魅力。中华诗词是建设精神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以来,中华传统诗词写作教育长期被排斥在教育体制之外,近二三十年间,大学诗教渐昌。在大学诗教中,诗人教师具有丰富深远的文化表征意义、具体而微的教育指导作用。大学诗教可通过大学诗词写作课的设置和教学、教材的适用、学生诗社和诗词刊物的动作存续、诗词赛事的举办、短期诗词学校的集中培训等途径进行。大学诗教的目标是:提高诗词文化修养,培养人的诗性思维能力和诗意生存品格,培养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中华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载体,继承和发扬中华诗词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诗教活动,可以培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诗教的弘扬既是人类文明的共识,更是民族意识的回归。学习和掌握中华诗词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鉴于这一认识,把“中华诗词进校园”列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实践活动。一、准备阶段:(一)课题的确定为了贯彻新课标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我校决定以“中华诗词进校园”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主题。针对学校确定的活动主题,经…  相似文献   

4.
诗词是汉语言文学的精髓,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的主要内容.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诗教"的传统,古典诗词在学生的心目中却成为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如何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如何更好地使学生领悟古典诗词的美韵,一直是语文教师探求的问题.现就教学中的几点尚在实践和探索的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诗教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等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借鉴传统诗教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努力做好诗词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主要包括语文学科内的诗词教学、诗词专题课程、古诗词主题实践活动三种形式。在进行课程建设的同时,教师还要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综合设计教学目标,按"诵读、想象、联想、表达、体悟"来组织教学环节,以意象、意境、典故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诗词意蕴,做到"以诗会人"与"知人论世"相结合,链接生命体验,涵养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6.
把中华诗词引入校园,让校园"诗声琅琅诗情浓"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刘轶青在全国第十三届中华诗词研讨会上关于<诗词与素质教育>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人们的高素质从哪里来?毫无疑问,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首先是少年儿童和青年中普遍推行诗词教育,在中小学加强诗教,以增进青少年和儿童的文化素质,则显得更加重要……今天,我们所处的是社会主义时代,我们不需以诗取士,我们却需要以诗育人."  相似文献   

7.
中华古称诗国,历来注重诗教。当代师范院校应继承和发扬中华诗教这种优良的文化传统,努力发掘中华诗词中所蕴蓄的巨大育人潜能,并在充分认清自己所处的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制定出组建诗教机构、成立诗教团体等实施方略,从而在创新的原则下大力发展诗词教育。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振兴诗教是我国学校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笔者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贵州安顺地区学校诗教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传统诗教的起源和振兴贵州安顺地区诗教的内容等,探讨了振兴诗教的一些具体做法.旨在巩固安顺地区诗词进校园活动的成果,提高语文教师的诗教水平,推动中华诗词在校园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引领学生吟咏古典诗词,呼唤诗性,感悟人生,是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越来越感到诗教工作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诗教之花如今已在上海市兴塔中学的校园中绽放出浓郁的芳香。  相似文献   

10.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就是在生活中感触到诗的意趣、和谐和美的存在。让学生诗意地生活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崇高境界,学习诗词,畅游诗海,引导孩子在诗教文化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1.
本刊开辟“诗词漫笔”这个新园地,是应不少小学老师的要求定下来的. 老师们提出这样的要求,正反映了他们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因为小学课本中有四、五十首诗词。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要把这几十首诗词教好,老师就得学好几百首诗词,并掌握一定的诗词基本知识;最好还能写写诗。学诗与教诗是紧密相联的,学好才能教好。当然,学好了,也仅是第一步。因为要教好还有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我们开辟“诗词漫笔”这个园地,就是想在学诗和教诗的问题上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意见。为了更有的放矢,我们在这里附设一个“读者信箱”,广泛征求读者的意见。比如,你希望这个专栏刊登些什么内容、重点解决些什么问题,或者你个人在学诗、写诗和教诗中有什么疑难,希望得到解决等等,都可写来,我们尽可能解答。 在此,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一个思想问题。 有些老师把教诗词作为负担。这或者是由于没掌握好教材,心中无数,教起来十分吃力,或者是认为诗词是些“老古董”,不值得学,更没兴趣去钻研教材,深人备课从真教课。 殊不知道,诗词,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外国不少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日本就有很多汉诗诗人,日本的诗人、艺术家还组织有一个诗词吟唱艺术团,曾两次来华访问。  相似文献   

12.
<正>教了这么多年书,一直认为诵读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读,课堂45分钟老师能多讲就尽量多讲。然而最近教《诗词五首》使我改变了想法,我发现原来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事情是这样的:这学期以来我发现学生背诵的速度很慢,一篇课文教了许久,还是有很多人无法按时完成背诵任务。那天我教《诗词五首》时就想着放慢速度在诵读方面指导学生,从而让他们尽量在课堂上把这几首诗背诵出来。没想到我随意的一个决定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部分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然后阐述了传统诗词文化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传统诗词文化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融入实践,包括开展诗词诵读活动,打造书香校园;举办各类活动,寓教于乐;开发校本诗词读本,打造诗教特色;开设诗词鉴赏选修课,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4.
"着眼国民诗教,着手校园诗教,着力社会诗教"是当代中华诗教的总体架构。而校园诗教是国民诗教、社会诗教的基础环节和潜力工程。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进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是摆在我们中小学学校教育面前的当务之急,而通过对传统中华诗词学习,可以培养人的理想志向、道德品质、爱国情感、公正诚信、关爱他人、奋发进取等人文素养,这对于陶冶青少年的性情,培养气质、塑造完美人格将起到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2004,(1):52-52
由中华诗词学会、江苏省诗词协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校园诗教经验交流会,于12月6日上午在南京华江饭店开幕。江苏省原副省长、江苏省诗词协会会长凌启鸿致开幕词,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梁东在开幕式上作了《诗教,为了民族的振兴》的主题报告。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人民日报副总编、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高校素质教育委员会主任杨叔子等专家作了学术报告。这次会议旨在总结开展校园诗教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广校园诗教,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领导、诗词组织和诗教先进单…  相似文献   

16.
韩山师范学院诗教之开展,建立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之上,与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结合,成果丰硕,效果突出。韩山诗教的实施路径如下:一是改革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诗词写作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并形成相互补充的课程群;二是以诗歌机构、学生社团为阵地,为学生的学诗开辟第二课堂;三是架设大学—地方—诗界、学界的桥梁,挖掘和整合诗教的学术文化资源,使诗教之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7.
吕贺 《西藏教育》2020,(4):25-28
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重诗词的积累与感悟不仅能提高语文和语言文字素养,做到出口成章、出口成诗,更能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人格气质。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勤读诗、勤背诗、勤赛诗;指导和引领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在观察自然和习作中灵活运用诗词;最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品悟诗词中的情感、智慧和灵魂的能力。真正让语文课堂处处充满"诗意",时时漾起"诗情"。  相似文献   

18.
“诗教”,似乎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凡擅长诗词者,对其子女晚辈,常常“教”之以“诗”,乃是一种文化品位颇高的家教传统。在《陈毅诗词选集》中,就有两首“教子诗”,其一为《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其二为《示儿  相似文献   

19.
我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诗教",即用诗教化人,是古来的传统.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教"在"厚人伦"、"美教化"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优良传统在当代的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目前很多老师不愿意讲诗歌,特别是古诗,认为没什么可讲.现行的一般做法是读一读,概括出主题思想,再归纳出艺术特色,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老师的影响下,学生们认为学习古典诗词的关键是背诵.尽管近年来中考与高考中诗歌赏析成为必考题目,但不重视诗词教学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很多教师将精力放在如何快捷地提高学生成绩上,而没有静下心来带领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中,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笔者认为,语文老师有责任让学生全方位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其文化底蕴的丰厚,为此必须做强做好古典诗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诗词教学在诗教传统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学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诗词教学必须改革,要注重师生的创作实践,要通过恢复吟诵、互相点评、古今对比分析、广泛阅读及利用网络资源等手段提升学生欣赏与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