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通过对印度基础教育科学课程及其要素的文化特质的提炼,阐明印度种姓制度、殖民教育的实用主义和当代多元化的文化特征对印度科学课程的影响,提出我国科学课程需要平衡传统与当代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张娟 《海外英语》2011,(12):361-362
印度几百年的殖民地历史,给这个国家方方面面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教育制度上也是这样。用英语教学的教育系统也是他们的殖民特色之一吧,该文就这一方面加以介绍,以期对我国的双语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课程政策方面,印度在独立之后跟先前英国殖民时期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也作了一些改变。在九年级之前,都是按照一套同样的课程来做,之后有两年制、三年制,也有两年制再增加一些课程的不同学制。1986年,印度出台了国家教育政策,主要体现社会公正的要求。1988年出台了全国中小学课程教育大纲,2000年又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4.
李建忠 《教育》2013,(17):64
印度名校尼赫鲁大学的最新资料显示,其2010年至2011年在校生6665人,其中弱势群体学生已经占到了40.3%。关注弱势群体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直是印度的教育政策取向。弱势群体生源与人口比例相适应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印度多种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5.
1498年5月17日,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航海队,绕道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从此,葡萄牙、荷兰、丹麦、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就相继沿着这条新航线来到印度,对印度展开了殖民活动。十六世纪,正是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英国商人在国家的保护下纷纷向海外发展,成立了许多享有特许专利权的垄断贸易公司。1588年,英国在海上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清除了海外发展的巨大障碍,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沙白批准伦敦富商的请求,允许组织“伦敦督办及商人东印度公司”,这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历史的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成立之初,还是一个单纯的海外殖民贸易公司,它没有固定的资本,每次航海去  相似文献   

6.
印度遭受殖民压迫数百年,其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西方殖民视角下对东方的异化描写,具有鲜明的后殖民主义特征。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讲述了殖民时代,英国殖民者与印度人的交流与碰撞,体现了大量的殖民与反殖民意识。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借助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对作品中经典男性人物形象—朗尼、菲尔丁以及阿济兹进行分析。三者背后都折射出了鲜明的东方主义色彩。同时,本文通过剖析这三种截然不同的男性形象形成的原因,从而探寻福斯特的反殖民意识与后殖民主义书写,以期为《印度之行》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中西贸易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大班是公司的商业代理人,是公司对华贸易的直接操作者。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近代史上英国殖民扩张的机器,它通过军事和商业贸易的方式从东方获取巨大的财富,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殖民性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这些在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最具世界影响性的商业殖民机构里工作的人群的工作方式、人事管理、薪酬制度,对公司的发展壮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盛夏 《中国德育》2012,(10):10-14
在巴西,德育主要是道德及公民教育或价值观教育。1500年,葡萄牙人卡布拉尔"发现"了巴西。自此以后,殖民制度、君主制度、共和制度、军人独裁制度和民主共和制度在这个国家依次上演。可以说,巴西是一个缺乏稳固民主制度根基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花费了100年时间(1757—1858年),并在逐渐占领的印度领土上建立起压迫、剥削印度人民的庞大的殖民国家机器。笔者就此问题作粗略探讨。一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出现,是与1600年创立的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侵略活动紧密联系的。1613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西海岸苏拉特建立第一个采购站;17世纪末又在印度南海岸建立  相似文献   

10.
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批判了帝国主义对被殖民国家的种族压迫,表达了复杂的反殖民思想。小说中英国殖民者菲尔丁和阿德拉试图冲破种族与政治的束缚,瓦解殖民主义道德体系,摆脱欧洲中心主义及东方主义话语了解印度,构建英印和谐共处的桥梁并建立与印度人民真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1.
T·S ·莱佛士(Thomas Stamford Raffles)是近代东南亚殖民史上最重要的活动家之一,因其在创建新加坡自由港方面的贡献而被赞誉为“新加坡之父”。在任职爪哇期间,他通过削弱当地土著王公的权力巩固了英国在当地的殖民利益,改革爪哇土地制度与土地税制度,推行废除奴隶制度的政策。此外,莱佛士还代表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了对新加坡岛的控制权,并将该岛建设成具有商业与驻军双重功能的重要据点。莱佛士在东南亚的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促进了爪哇近代经济改革,加速了新加坡成为自由港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1905-1908年印度民族革命运动中,印度国大党温和派在1906年接受了极端派的四点纲领,使其长期坚持的改良主义发生变化。由于温和派所代表的民族阶级的妥协性,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幻想,害怕极端派取得国大党的领导权以及对这场运动的错误判断等原因,温和派并没有从根本上放弃改良主义立场,他们在1907年制造了国大党分裂,退出了这场运动,从而便利了殖民当局对极端派的镇压,使1905-1908年印度民族革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一个五年:印度教育以质量促公平印度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行五年发展规划制度,教育发展规划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印度目前已实施了10个五年规划,2007年12月,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7~  相似文献   

14.
一八五七——一八五九年印度民族起义的经济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印度被征服到发生起义的一百年中,英国在印度确立了自己的统冶,对印度人民的剥削日益加强,这一切引起了印度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化。1857—1859年民族起义的经济前提就是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是正当资本主义在英国确立的时候开始的。这个时期(十八世纪后半叶到十九世纪初期),对印度进行的殖民剥削,采取了特殊的方式。马克思指出:“在整个十八世纪中,从印度流入英国的财富,与其说是通过比较不重要的贸易手段获得的,毋宁说是通过直接掠夺这个国家,抢占大量财富的办法获得,然后运往英国去的。”对印度农民进行税收掠夺是这个时期殖民剥削的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35页:“法国在北美进行殖民活动,也同英国一样始于17世纪初。向西,经过几十年开拓,法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了一块广大的殖民地,包括‘新法兰西’和路易斯安那。向东,法国殖民者在印度东海岸建立了本地治理等殖民据点,殖民势力一度强大。”按照我个人理解,“法国在北美进行殖民活动,也同英国一样始于17世纪初”是一句概括性的话,具有承先启后作用。前面已经讲了是在北美进行扩张,后面接着叙述“向东”“向西”,这里的“向东”“向西”显然是以法国为中心的。这样,前后叙述的标准不一致,建议把第一句话中的“北美”改为“海外”更恰当。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表明,《四签名》中的殖民话语体现在对印度文化的贬低以及对印度当地人的非人性化描写中。把印度人描写成未开化的野蛮人而把殖民主义者美化为文明和民主的化身。使殖民地国家的对外殖民扩张合理化、合法化,从而建立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7.
一一部印度近代现代史,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和奴役印度的历史,也是印度人民英勇反抗殖民侵略和奴役的斗争史。反殖民主义斗争是印度近代现代史的中心课题之一。而1946年二月的海军起义在这些斗争中占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1947年独立前夕,印度成人文盲率高达96%。普通学校数量很少,教师干部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劣。在这块殖民地上,良好的教育仅是少数富人的奢侈品,在获得政治独立后的十几年里,印度政府曾多次制定发展普通教育的措施计划,但是很少能如期实现。例如,1950年印度宪法规定,1960年前实现六至十四岁儿童的八年义务教育,实际上未能实现。到了1966年,政府的专门机构教育委员会便没有再定期限,而是提出,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究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在独立之后以什么政策来培养科技人员,并弄清其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印度独立后,在培养科技人员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这种培养人材的政策免不了受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影响,所以想要了解今天印度培养科技人员的情况,必须了解殖民时代的科技人员的培养情况。  相似文献   

20.
保证制度(Guarantee System)作为近代英属印度建筑和营运铁路的一项政策,在当时就颇受印度各界的反感和非议。后来的学者也多对它持全盘否定态度,甚至认为采用这一制度是印度的“经济自杀”。本文拟从其产生、内容和作用等几方面对该制度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期得出一些有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19世纪中叶,印度全面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重点从军事征服转为更迅速、更有效地使印度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产品、资本市场,加上当时战事甫平形势下的政治、军事需要,英国殖民当局开始在印度次大陆建设先进的高效运输网——铁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