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的学生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而初二的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  相似文献   

2.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的学生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而到初二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结合本人10多年的农村教学实践,认为需从以下着手:  相似文献   

3.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应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金仁 《考试周刊》2014,(24):127-128
<正>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之间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时所有学生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到了初二,一些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持放弃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则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必须激发这些"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的学生兴高采烈的来到学校,而初二的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  相似文献   

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可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大胆猜测,勇于探索,深入研究,渴望获取知  相似文献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中外名人对学习的论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要落实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理念,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快乐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对化学本身的兴趣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有很大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化学本身的兴趣将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励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从而获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堂45分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时间.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数学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兴趣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当一个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时,他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就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学习的最佳动力就是学习兴趣。我们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喜欢上英语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观念即认识问题,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对高中英语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学困生”。  相似文献   

11.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学生对学科学习越感兴趣,则学习越有信心,成绩也就越来越好。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激发求知欲。  相似文献   

1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早已认识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教育无视兴趣,无疑寸步难行。语文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兴趣。一个语文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成绩一定优于同等智力兴趣淡漠的学生。其实兴趣促进语文学习的功能,比智力更强。拉扎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学好知识的前提和动力是兴趣.如何培养和保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当代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结合小学英语学科特点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是每个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新常态的理论指导下,想要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应当把学困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进行展开分析。不少学困生默默无闻,也是教师心目中的"乖乖仔",但是学习压力却十分大,因此,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爱好。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调动学困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要根据学困生的学习需求,以学促教,多关心,多指导。在兴趣引导的基础上,支撑学生不断进步。想要成为学困生刻苦专研的不竭动力,就应当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始。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科成绩的关键。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学、好学,同时也会令原本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乐之”,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凡是对数学保持浓厚兴趣的人,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方设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正如华罗庚所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反之,如果对学习不能保持兴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导致学习效率低,成绩下降。据有关调查分析,造成一些小学生数学学习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来诱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使学…  相似文献   

18.
面对"学困生",很多老师会在气愤的时候甩出这样一句话:"气死我了,笨死了,这个学生无可救药了。"笔者面对"学困生",也曾经困惑:是否无可救药?孔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认为,对"学困生"的教育,要有耐心、有计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本来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语文课,不少学生却对之产生不了兴趣,甚至出现“兴趣危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种新兴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从而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向往意识…  相似文献   

20.
张容  李凤玲 《文教资料》2006,(24):65-66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爱学、乐学的目的呢?一、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