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实话,我一直不太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如果生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教训人的欲望,他们可以去当老师。老师可以随时随地教训学生,就像交警教训司机一样。  相似文献   

2.
(四)不结婚的坏习惯毛小弟这个老师我们都喜欢。他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我们语文老师。他和我们就像哥们一样。你想,老师和你就像哥们一样,那么你不喜欢他还喜欢谁?毛老师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他没有结婚是他自己告诉我们的。他说:“幸亏我还没有结婚,要不我生了一个小孩和你们一样烦,那我肯定头痛死!”他这么说了以后就问我们:“你们以后结婚吗?”我们就齐声回答:“我们以后不结婚!”我们齐声回答问题时总是很响亮的。“为什么?”“因为不要生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烦!”可是马儿帅指着汪小中说:“他会结婚的!”汪小中就生气地说:“…  相似文献   

3.
毛小弟这个老师我们都喜欢。他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和我们就像哥们儿一样。你想,老师和你就像哥们儿一样,那么你不喜欢他还喜欢谁?毛老师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他没有结婚是他自己告诉我们的。他说:“幸亏我还没有结婚,要不我生了一个小孩和你们一样烦,那我肯定头痛死!”他这么说了以后就问我们:“你们以后结婚吗?”我们就齐声回答:“我们以后不结婚!”我们齐声回答问题时总是很响亮的。“为什么?”“因为不要生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烦!”可是马儿帅指着汪小中说:“他会结婚的!”汪小中就生气地说:“你爸爸和你妈妈才会结婚!”…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忙于对"学优生"的培养、忙于对学习和表现相对较差的"学困生"的扶持,这种"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经常会使老师忙不过来,培养了一两个"学优生"、转化个别"学困生","中层生"却由于老师疏忽退步了,造成了"忙两头,丢中间"的局面。教学上,老师争取"中层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学优生",减少学困生的数量,提高高考成绩。教育工作中,老师更应该多关注"中层生"。关注中层生,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为他们量身制定前进的方案,二是在课堂上多培养其学习积极性、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在适当的场合让他们当带头人,使更多的"中层生"向"学优生"迈进,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案例:找“朋友”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找出身边的数字朋友。课刚开始,他们都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急切地想说说自己找到的朋友。师:同学们,谁来介绍你在哪儿找到了新朋友?生1:老师,我在超市里看到了卖的东西上都有数字朋友。生2:老师,我家的门旁边写着3栋5楼,也有数字朋友。生3:公共汽车上有数字。生4:我爸爸的手机和家里的电话机上有很多数字。生5:老师,妈妈告诉我,我的生日是5月12日,里面也有数字朋友。生6:……认“朋友”生1:老师,我的跟他们不一样,我还知道数字朋友像什么?师:像什么呢?生1:1像我吃过的巧克力棒。生2:老师,我还知…  相似文献   

6.
秘密花园     
张淳 《学前教育》2008,(12):30-30
小怡是我们班比较另类的一个女孩子,她不像其他女孩子那样总是围着老师转,也不怎么爱告状,显得不太合群。她和一个像她一样瘦小的男孩小雨特别要好,两人总是头挨头地嘀咕什么。最近他们总是躲在更衣室的小屋里,当老师无意中走进去,他们就停下来。傻傻地笑着.老师一走他们就又嘀咕上了。  相似文献   

7.
陈坚 《西藏教育》2015,(2):60-61
<正>学习困难生成绩本来就差,学习能力低下,如果我们像要求正常学生那样要求他们,背一样多的内容,做一样多的作业,一样的学习难度要求他们,他们势必不堪重负。作业无法完成,该背诵的东西没有记住,该搞懂的问题没有理解,该会做的不会做。而且本来能做好的一点也做不好了,还可能自暴自弃,丧失学习信心,根本就不学习了。如果老师不顾他们的状况,继续强行要求他们,他们也可能和老师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他们就像还没有发育好的小牛  相似文献   

8.
特迪的故事     
开学的第一天,汤普森老师站在她五年级学生的面前。她像很多老师一样,看着他们,对他们说了一句不真实的话,说她会平等地疼爱他们每一个人。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前排,消沉地坐着一个名叫特迪.斯坦里的小男孩。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都很流畅,老师也想读一读。在老师读的时候,你们一边看画面(手指大屏幕)一边认真听。想一想,大泉和小泉涌出的水各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用生动的词语和比喻句,将它说得具体一些。(配上悠扬的音乐,师深情地朗读,生边看图,边想象。)生:大泉特别外向,像个爱闹的小男孩,不停地捣乱。生:大泉像勇猛的战士一样勇往直前。生:大泉像豪爽的铁木真在草原上策马奔腾。生:大泉呀非常潇洒。生:小泉特别腼碘。生:小泉像含羞草一样,羞羞答答的。生:小泉像淑女一样。生:小泉像个少女一样羞羞答答地走来。师:同学们,你们的词汇量真丰富,老师…  相似文献   

10.
一、打破预期。创设语境师:同学们好!生:(齐答)老师好!师:同学们辛苦了!生:(齐答)老师辛苦了!师:同学们是这样回答老师的问候的。如果我去问候台下的老师们,他们肯定与你们答的不一样。他们会怎样回答呢?(转向台下的老师)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相似文献   

11.
在批阅学生小李的周记时,我读到了这样的话:“优秀生是老师眼中的明珠,他们备受老师的瞩目与关怀,时时感受老师的恩泽雨露,因此越发光亮耀眼。有些同学因为他们错误的举止行为,也能常常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心。只有极不起眼的我,就像空气一样被忽略了,感受到的除了冷落还是冷落,我远离老师的心,自生自灭……”“像空气一样被忽略了!”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扪心自问,我确实对像小李这样的“中间生”关注不够,虽然这并非是自己有意的“偏心”。可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忽视也是一种伤害。在这篇周记的后边,我真诚地写道:“你能把心里话…  相似文献   

12.
有些小学生在上课时常常有一种难熬的感觉,40分钟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显得特别漫长、痛苦,在老师组织的教学过程中,他们似乎是一个旁观者,无法真正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一方面老师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他们即使懂了也不举手,不发言,就像上课时没有这些人一样;另一方面,他们感觉不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需要,似乎老师不关心、同学也不关心,老师提问从来不请他们回答,他们成了课堂中“多余的人”。这表明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一种孤独感。  相似文献   

13.
一、揭题:分数二、引入师:很快地想一个分数,并把它写下来(.生写)老师让你再写一个,你能写吗?(能)那就再写一个(.生继续写)老师还想请你写一个(.生再一次写)你写的这三个分数一样吗?生1:我写的这三个分数分别是1137、137、177.它们的分子不一样,分母一样.师:像这样的分数我们可以说它们的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你们写的分数除了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生2:大小.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可能不同.那么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情况下,分数的大小可能相同吗?生3:在相等的情况下有可能,比如42、12、84.师…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琐碎复杂的的事很多,很多老师都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但有一类事却让我们班主任头痛——对个别“问题生”的处理。许多老师对他们曾经一度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常常收效甚微,得不偿失。自己觉得付出与回报不对等。实际上,问题生的转化不仅需要老师有高涨的工作热情、丰富的工作经验、灵活的工作方法,还要有一定的转化技巧。笔者作了十几年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5.
一个班里总会有那么几个同学不喜欢跟同学们交流,不喜欢跟老师们交流!总不能因为这样就将他们脱离出去不管不顾!许多老师面对这一现象都会耐心的开导但是时间久了有些老师会失去信心!而且这部分同学不解决好,就像风一样的吹向另一部分同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的人会更多,不利于教育管理,这一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呢?  相似文献   

16.
刘航,我班一位出了名的调皮大王,可自从他当了一周的轮任“小老师”后,居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不搞小动作了,不随便说话了。回想起他的转变过程,还得从一篇日记谈起。那天,我批阅日记时,发现了刘航的一篇题为《今天我当“小老师”》的日记,日记中写道:“盼啊,盼啊,终于轮上我当‘小老师’了。我既高兴,又有点紧张,站在讲台上,像老师一样,真威风。可叫我头痛的是,预备铃已经响了,仍有四五个同学没准备好,仍在大声吵闹,桌子也弄得乱七八糟,怎么说他们也不听,气得我都快哭了。此时,我想到,当老师管学生也真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特殊,决定着他们的性格特殊。因此,在教学中有两个问题十分普遍:一是相当多的学生对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认识模糊,他们认为到学校上学,就像在家里父母或保姆要为他们准备好一切一样,老师为他们准备好一切是天经地义的。老师讲的才听,老师布置的才做,老师要检查的才写。一切依赖老师,自愿做听命于老师的学习奴隶。同时对老师要求过高,期望值过大,认为老师不讲深讲透、不详批细改、没有讲到考试内容,就是老师的失职,自己考不好,就是老师没本事。二是不愿意做主人,也不会做主人。计划不会设…  相似文献   

18.
近日 ,笔者听了一位老师教《万里长城》一课 ,课的结束环节 ,与众不同 ,摘录下来与同仁们共赏。师 :课文读到这儿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生 :(不出声)师 :老师有个小小的问题 ,请看课文的插图 ,把鲜花和长城画在一起 ,是什么道理呢?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幅画呢?生 :(沉思了一会儿 ,陆续举起了手)生1 :把鲜花和长城画在一块儿 ,可以表现长城的美观 ,像鲜花一样美。生2 :把鲜花和长城画在一块儿 ,其实是把鲜花比喻成了那些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他们在守卫长城 ,保护长城。生3 :这些鲜花是缅怀为修筑长城而死去的劳动人民。生4 :鲜花也可以看作是我…  相似文献   

19.
上课铃一响,老师带着四杯“水”(表面上看不出差别),含笑走进教室。一开始,老师宣布:“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猜谜游戏,像快乐大本营节目一样,先请四位‘嘉宾’上台来尝一尝老师带来的四杯‘水’,大家观察他们的表情,猜一猜他们喝到的是什么水。”同学们兴趣极高,纷纷举手愿做“嘉宾”,老师选取四位积极分子,每人发一杯“水”,示意他们喝一小口,喝后根据味道作出表情。有的学生可能故意夸张,做鬼脸。之后,同学们猜测他们喝的“水”一样吗?不一样的话,水里放了点什么呢?不一样的味道为什么表面上看起来一样呢?学生发表看法后,再让“嘉宾…  相似文献   

20.
<正>现在的学生非常喜欢网络游戏。他们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地打游戏,可见书本就头痛。于是我就想,如果这些学生能像打游戏一样的学习那该多好。网游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