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0年12月23至25日,由丽江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丽江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在玉龙雪山下大港旺宝国际饭店举行。来自海内外近500名太极拳友参加了大会,武当内家与陈杨吴武各门派太极名家在大会开幕式和太极拳三十年高峰论坛上做了精彩表演。会议期间,数十位中青年太极拳师与老一辈名家共同探讨了太极拳技术理论和三十年走过的历程,展望了太极文化发展的美  相似文献   

2.
读者信箱     
《中华武术》2003,(8):57-57
长春市张小华问: 《中华武术》第六期太极拳健身特刊太好了!有专家、太极拳名家谈太极拳的文章,有六大太极拳名家拳谱,还有太极拳健身50问,这些都给了我很大启发。这期杂志真让我爱不释手,百看不厌。我想问的问题是六大太极拳名家的十三式太极拳的光盘在哪里可以购买到?  相似文献   

3.
王涛 《中华武术》2005,(10):6-10
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后,本刊记者就活动期间的名家讲座对部分太极拳名家进行了采访。各位太极拳名家回忆焦作之行,畅所欲言。他们不仅从不同角度对此届焦作太极拳交流大赛进行了评价,同时也发表了各自对当前太极拳发展的看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白1996年起,就有关太极拳学问,我去信请教当代太极拳名家吴文翰老师。吴老有信必复,十余年来共给我复信51封,计104页,令我十分感动。  相似文献   

5.
2007年8月13~18日,本刊再度与体育界权威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携手,举办第二期太极拳名家讲堂。此次太极拳名家讲堂将走进七朝古都开封,广大太极拳爱好音将在古色古香的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感受太极拳的魅力,享受太极拳带来的快乐。距离第二届太极拳名家讲堂越来越近了。在太极拳爱好者的要求下,记者采访了即将亮相名家讲堂的各位太极拳名家,请他们介绍讲堂的传授内容、备课情况,以及一些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和广大读者谈一谈他们的近况。让我们提前感受名家们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五派掌门人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杨式太极拳名家杨振铎、武式太极拳名家乔松茂,孙式太极拳名家孙永田、吴式太极拳名家李秉慈3月8日齐聚香港,宣布今年将成立世界太极拳总会,以进一步弘扬太极这一种国粹。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6,(4):3-13
2006年5月2~6日,由《中华武术》杂志和人民体育出版社推出的“中国武术大学堂”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将在北京举行。 为了让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体全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认识哲理精深的太极文化,太极名家讲堂聘请太极拳主要流派著名代表人物亲自讲授,包括陈正雷、崔仲三乔松茂、马海龙、孙永田、和有禄。届时,参加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太极拳爱好者将和太极拳名家进行广泛而多元的互动和对话。强健身体,感受传统文化,太极拳爱好者们将和太极名家度过一个别具意义的“五一”黄金周。 为了让即将参加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学员快速增进拳艺,加深对太极文化的感悟,在太极拳名家讲堂开课之前,各流派太极拳主讲名家提前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敞开心扉,展开交流,他们通过各自多年的习拳、练拳和传拳的丰富经历,深入浅出地介绍各流派太极拳的特点,实例印证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讲述练好太极拳的要领,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发展走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4,(3):45-47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散打名将陈超江西省大余新城中学钟荣鹏同学问: 我是一名中学生,初学杨式太极拳,很想得到名家的指导。我想向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老师请教几个问题。 1.杨式太极拳的练功程序和步骤是什么? 2.太极拳与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学  相似文献   

9.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6,(2):12-14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江西中医学院姜迪来信: 我练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已经一年多了,现在有一些问题希望得到名家解答。 1.练拳一年,我发现自己右腿明显比左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2004,(11):58-59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八卦掌名家张全亮、国家武术教练秦庆丰 我学太极拳一年了。想请教陈正雷老师两个问题。 1.练陈式太极拳是口呼鼻吸还是全部用鼻子呼吸?  相似文献   

11.
孙氏太极拳98式作为最后定型的太极拳流派,是孙禄堂先生在几十年精研形意拳和八卦拳,已在武学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之后,又学太极拳于武氏太极拳名家郝为真,根据自己对内家拳的体悟而定型的拳架体系。孙禄堂先生作勾首先明确提出拳与道合的一代武学宗师,其一生跨越了朝代的更迭,冷兵器的暮落,其武学思想是其躬行研验一生的结晶,这种武学思想自然也体现在孙氏太极拳之中。笔者虽然对孙氏太极拳喜爱有加,但对其中奥叉也只是一知半解,现不揣谫陋,对其中开合手之势谈谈自己多年来的体悟。  相似文献   

12.
严翰秀 《武当》2011,(11):25-28
2010年11月,我参加了台湾郑子太极拳研究会主办的第八届杨式太极拳第五代名家论坛暨郑曼青先生110岁诞辰纪念会,86岁的台湾郑子太极拳名家徐忆中是郑子太极拳研究会的多届老会长,也是这次大会的会长。会间,我对徐忆中会长进行了采访。徐忆中会长是郑曼青宗师的弟子,毕生热爱太极拳,学习太极拳,传播太极拳,把源于杨式太极拳的郑子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绝艺"继承和发扬光大。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为这次大会题词曰:"绝艺千秋,曼青先生一百一十岁冥诞纪念",客  相似文献   

13.
朱静华  丛林 《中华武术》2007,(12):54-55
本期出场名家:梅花桩拳名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韩建中,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杨式太极拳名家张勇涛一读者发来E-mail:央视"武林大会"也应有女子的身影啊!将来是否能增加女子比赛项目?韩建中答:"武林大会"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展示中国的传统武  相似文献   

14.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孙式太极拳名家孙永田。江西省安福县陈小工来信:我有几个问题想向名家请教:1.武术套路在武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动作在实战中是否能够用得上? 2.练拳时,腰间系的腰带有什么作用?为什么现在练武系腰带的人少了?  相似文献   

15.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5,(10):57-59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  相似文献   

16.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梅花桩拳名家韩建中甘肃兰州李希平来信:对以健身为目的学习陈式太极拳的中老年人来说,是应该以练习柔和缓陧的陈式太极拳一路为主,还是崇尚快速刚猛的二路为好?陈正雷答:在现代社会,太极拳的首要功能就是健身。只有身体强健了,才能谈太极拳的防身自卫功能。对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来说,健身更应放在首位。在陈式太极拳的练习中,一路拳是基础,最吃功夫,所以,  相似文献   

17.
耕夫 《精武》2007,(2):52-52
冯志强,河北束鹿人,1928年生。自幼习少林桩功和达摩易筋经,其后几易师门,学习心意拳及通臂拳。1951年后随太极拳名家陈发科习练太极拳和推手,深得陈先生之真传,精研太极拳之理法,几十年勤练不辍,尤精于推手技法之运用。  相似文献   

18.
刘元生 《武当》2013,(1):24-25
《太极拳经》是研究太极拳学之必备理论,为历代太极名家所重视,并以此作为太极拳理论之经典。为了能使太极拳这一国粹更好地传承发展,本人将十几年来所收集的关于《太极拳经》名家注解整理出来,以供太极拳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燕侠 《中华武术》2002,(9):34-35
7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汇集在汾河岸边的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切磋拳艺,传递友谊,共同庆祝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成立20周年。在与会的来宾中,最受世界各地太极拳爱好者关注的是各个门派的太极拳名家们,他们在百忙之中应邀出席了大会,并做了精彩的太极拳表演.让人们欣赏到了精湛的太极拳技艺。六大门派的太极拳名家会聚晋阳,体现了中国太极拳界的精诚团结,汾河湾上访太极名家,我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张宝银 《武当》2011,(8):22-23
在各种太极拳名家大著中,大都附录有王宗岳《太极拳论》。在所附录的王宗岳《太极拳论》中,对于"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一句,大都持如是说。仅杨式太极拳名家陈龙骧先生、李敏娣女士伉俪编著的《杨氏太极拳法精解》大著中,为"本是舍己从人,多悟舍近求远"。对此,笔者感到是正确的。在太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