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大自然中形成的石头到底有多奇特?近日,湖南株洲的肖先生.就给来宾用自己所收藏的石头展示了奇妙的“石头宴”,其中有“梅菜扣肉”“宫爆鸡丁”“清蒸螃蟹”等“名菜”.让各位来宾瞠目结舌而又惊叹不已。据了解,肖师傅收藏奇石已有15年时间。数量已达数千块,奇石主要来自内蒙古、新疆、甘肃、湖南和四川等地。  相似文献   

2.
收藏石头     
我喜欢石头 ,喜欢得像是有病 ,但凡见到奇石 ,就想法儿要占为己有 ,什么下贱的行为和苦力都使得出。有一回出差回来 ,给孩子什么也没买 ,却用麻袋装了三块大石头在车站背来背去 ,肩头上的一块肉都磨掉了 ,还被治安员盘查了几次。但我从没有想到世上还有一种石头 ,它不以形状奇特而因色彩眩目 ,这就是简钧钰给我展示的一堆石头 ,我当下就激动得跳起来 ,称他是我见到的最大的奇石收藏家。简钧钰的石头是一幅幅关于石头的照片。我现在要说 ,像我这样的收藏家 ,其实是藏品在收藏着我 ,而大的收藏家则是以眼睛收藏的 ,只要经过眼睛看过了就算收藏…  相似文献   

3.
“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家长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它使孩子的世界和未来完全不同。”--题记
  儿子朗朗对登山、玩水、远足一向有极高的热情。上次去鼎湖山却和小伙伴贝贝找到了一项新的乐子———收集奇石。他们溯溪而上,所到之处,处处都有令人称赞的“奇石宝玉”:
  ———爸爸,快看,这块宝石好大呀,比鸡蛋还有光泽呢!
  ———泛着红光的石头肯定非同寻常!
  ———青苔肯定喜欢长在宝石上的,这块布满青苔的石头毫无疑问是块奇特的石头。  相似文献   

4.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游览了黄山风景区,了解到这里的石头以“奇”闻名中外,此处的石头到底有多奇特,我们来看一看。(示“仙桃石”等四幅放大彩图)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图按一定的顺序观察,重点说说石头的样子,想象一下它像什么?猜一猜它会有什么来历? 生:我喜欢第二幅图“猴子观海”。这幅图近处是一座高高的山峰,山峰上面的石头像一只小鸡,好像在“吱吱”的叫,远处是一片片白云。 生:我感觉这幅图更像一只小猴子,好像才从石缝中跳出来。 生:我也认为这块石头像一个小猴子,不过我猜它是从花果山出来,正在用手搭着凉棚,望着…  相似文献   

5.
<正>【病文入院】神奇的石头谢语寒暑假,我到北京游玩,看到了一块神奇的石头——酷似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奇石。(1)这块石头很大很重,石质优良。(2)奇石上有山有水,有云有霞。最令人称奇的是,在石头中部的主体画面中有许多长条形的条纹,(3)条纹的中上方有一个小娃形象,就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  相似文献   

6.
奇石的海洋     
7月20日下午,我们小记者团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县城西郊卧龙山下的“奇石的海洋”一孔明奇石博物馆。馆长王阿姨在博物馆门口热情欢迎我们,并向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博物馆的一些情况。随后,我们一起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博物馆内。我的一只脚刚踏进大厅.就立刻被眼前的景象给迷住了,只见大厅里的奇石琳琅满目,有块“招财进宝”的奇石,深深得吸引了我。这块石头是黄色的,下面是梯子形状,而上面是圆形,中间有个小洞,是个名符其实的“大铜钱”。我正  相似文献   

7.
那天,全国奇石巡回展览到了大连。我同单位的许多人都去了,其中的一块奇石格外引人注目。这块鬼斧神工的石头是圆形,白色,简直像中秋皎洁的明月,更不可思议的是明月中问竟有一个行书的“寿”字!其颜色同纯正的墨色一样,字迹清晰、苍劲。这神奇的造化之功,实在是令人惊叹、称绝!  相似文献   

8.
文琼 《湖南教育》2004,(2):42-43
一、由图入手,引新激趣看图引思:小朋友们,上课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有趣的石头。〔课件显示黄山奇石的几组图片〕看到这些石头你想到了什么?(按图片显示的顺序依次说)有谁曾经看到过这样的石头?(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黄山奇石对比激发:说起“奇石”呀,它和“云海”、“奇松”、“温泉”一起被称为“黄山四绝”。作者为什么单写奇石?你们能从下面两句话的比较中感受到吗?〔课件显示:①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②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先读读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9.
《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闻名中外的安徽黄山风景区有无数奇石,景色秀丽神奇。教学时,我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一、让学生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这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体会“奇石”的“奇”之前,我一改以往按课文写作先后顺序学习的习惯,在学生初读课文后问:课文写了哪些奇石?你最喜欢哪一块?然后与学生一起先学习他所感兴趣的石头部分,之后再向学生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块?”再与学生共同学习。这样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生存变“石头”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说:“整个存在使我吃惊,从最小的苍蝇到神下凡化身为基督的神秘,每一件事物对我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走进非洲南部干旱的荒漠地区,哲人的这种感觉就会得到深刻的印证。在这里,生生不息地繁衍着一类令植物学家也为之惊叹的奇特植物——生石花。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关垭小学六(2)班的石磊,也许是名字里全是石头的缘故吧,小小年纪与众不同,竟痴迷于寻找石头,钟情于收藏石头,俨然像是位“资深”的石头收藏家。说起他的石头情结,故事有一串呢!萌生爱石意有一年国庆节,石磊参观了十堰市的一个奇石展。在展厅里,玲珑剔透的墨湖石、七彩纷呈的汉江石、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等让石磊目不暇接,特别是一块“鹤驾端云”的石头简直把他惊呆了:“世间还有如此奇妙的天然艺术品,我也要收藏石头!”一个星期六的早晨,石磊带上干粮悄悄地出发了。他沿着汉江而上,走着走着,河道出现了分汊…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人类爱大自然,爱大地,也爱大地的奇峰异石。诗仙A_______说过:“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里的“B______”是指大地和大自然,明白指出山川大地、日月是有锦绣文章的,就看人们会不会发现,能不能领会。说起石头,由来久远。“开辟鸿蒙,谁为情种?”C______(填人名)钟情于石,一部不朽的名著《石头记》就是从不朽的石头写起的。就连他呕心沥血塑造的主人翁D“______”、“_______”,也离不开石。据说宋代书法家米芾,是位爱石如命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他要是见到了玲珑巨石或奇石,首先要鞠躬敬礼,人称“石癫”。他一定是惊叹造化的奥妙与大自然的①_____而油然起敬的。也或许会从奇石的造型和纹理,悟出书法的诀窍,从而吸取作书的灵感。  相似文献   

13.
渐渐地,我也知道“秘诀”了。这种鱼姓凤,名尾,全身透明,略有斑点,喜欢在河底、石头上趴着。我拿出笔记本,给它办了个“证”,留了个“档案”,并向小宇哥请教捕捉它的方法:在水下石头上一扣,再快速一  相似文献   

14.
“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邮差薛瓦勒之理想宫”是法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这句话就镌刻在该景点入口处的一块石头上。很多人不知道它有什么  相似文献   

15.
师:咱们平时都生活在喧闹的城市里,今天就到山里玩玩,去看看那里的—— 生:(齐答)黄山奇石。 (教师配乐读课文) 师:这黄山的石头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天上为什么会掉下桃子? 生: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特别有趣。 生:它还很漂亮呢。 师:这里的石头既好看又奇妙。课文中具体介绍了哪几处怪石? 生:有“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狮子抢绣球”、“仙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石磊参观了一个奇石展。那些墨湖石,玲珑剔透;汉江石,七彩纷呈……让石磊目不暇接,这哪里是石头,是一幅幅天然的画:“世间还有如此奇妙的天然艺术品,我也要开始收藏石头!”“五一”到了。石磊缠着妈妈要到三峡去旅游,因为他听说三峡石很美。妈妈没辙了。儿子成了石痴后,对学习也着迷了。他把双休日排得满满的,周六出去找石,周日上午上绘画补习班,下午读读文学名著。半年下来也采集了大大小小30多块石头。石磊的爱好也更广泛了,有时间就到书店买几本关于雕  相似文献   

17.
成功与失败     
两个城里人,前往某地收集奇石,他们一个叫成功.一个叫失败。回城的时候,成功的背包里只装了一块石头.而失败的背包里,装了数百块奇石,失败很诧异,问成功:“你为什么就捡了一块石头,”成功笑着答道:“一块就够了。”两人有说有笑地踏上了回城的路,没过多久,失败就感到背包的沉重,他不得不舍弃部分石头;没走一会儿,他又落在成功的后头.为了跟上去,他只好再舍弃了几块石头,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15日,学习《黄山奇石》一课时,我们都被黄山奇形怪状的石头所吸引。开始背诵课文了,我先背,我流利地背出了前两个自然段,背到“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时,突然卡壳了,后面的内容全忘了。这时“小小读书郎”刘彦希悄悄地对同桌黄汪洋说了一句话,虽然声音很小,我却听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知道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和这些奇石的样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14,黄山奇石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 生1:我觉得黄山石很奇特。 生2:我觉得黄山石有趣极了。 生3:我觉得黄山石很特别。 [评:引导学生说出对黄山石的总体印象,既可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又为下一步从整体上提出中心问题做了铺垫。] 师:大家说得真好,老师用“奇特、有趣极了”来概括大家的发言,你们看怎么样? 生:行。 [评:教师以商量的口气小结,体现了…  相似文献   

20.
易明兰 《江西教育》2007,(11):11-11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作者以传神之笔描绘了黄山风景区千姿百态的奇石.带给我们无限遐想和审美愉悦。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敢与课文作者比拼——我为黄山奇石取名字”的环节,要求所改名字即要体现景物的特点,又要给人以美感,还要富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