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考察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英国高等教育不仅学术水平高、质量控制严 ,而且已经形成了能够实现高校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三大目的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高校管理中政府与学校责权明确 ,大大促进了高校办出特色和有序竞争 ;不同时期高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明确了学校的合理定位 ,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教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 ,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神圣责任和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 ;全面认识高校的第三使命 ,加强高校发展的贡献难以估量。为此 ,借鉴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应加强我国高校管理团队的建设、明确各类高校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加快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加强高校文化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教质量评估机制、规范高教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高等教育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曾宝成 《教育探索》2004,(10):50-52
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缺乏办学自主权;办学主体单一;投入不足与严重浪费并存;内部管理缺乏竞争机制等。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奋斗目标,就必须采取措施创新高等教育体制,如重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角色,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引入竞争机制,激活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活力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等教育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在迈向全球化的进程中,存在着办学理念落后、经费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观念转变缓慢、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阻力.需要从改革高校行政制度、创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优化高校经费筹措机制、完善国际和地区间的认证制度与合作办学等措施入手,形成合力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分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学科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体现。分类建设"双一流"的难点在于合理分层定位难、体制机制突破难、学科特色凝练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难。让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争创不同的一流,有赖于政府、高校和社会和衷共济,建立分类引导、动态调整、特色发展、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新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高等教育投资新体制还存在着四个主要问题:一是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单一,高校办学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二是高等教育投资效益不高;三是办学成本高昂,结构倒挂;四是政府拨款制度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需要。因此,完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必须在观念、法律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也为高校办学特色建设指明了方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并依照一定的原则和途径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学体系层次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已经并仍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大学体系的层次化从性质上讲,也是高等教育制度多样化的一个方面。所谓“层次化”是指高等学校的多层构成成为大学体系的基本特征。一个国家大学体系以及高等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与方式是影响大学体系层次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在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大学体系层次化的意义主要在于高校分层、目标分化、办学分类、评价分级。  相似文献   

8.
荷兰高等教育管理及质量保障经过了持续完善的改革过程,政府建立认证制度并发挥重要引导作用,保证高校充分享有自治权,促使评估机构走向市场化,建立并完善日趋严格的评估制度,保证外部保障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相协调,政府、高校、市场和社会建立一种平等、互动、协商的治理制度。我国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政府应保持"掌舵者"的角色,树立多样化质量观,兼顾对教学与研究的评估,注重高校的分类分层评估,培育独立性的评估中介机构,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中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中存在如下主要问题:片面追求高校综合化;人才培养结构与专业结构的发展定位不适应;行业类专门院校服务能力明显下降;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作用发挥不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下列对策建议:加强系统的整体规划,落实有效的评估与监测调控;加强分类指导,建立相关标准;建立起新的体制机制,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及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连续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突出表现在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显著突破,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自然是社会经济极大发展的产物,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有几个明显特点:经济后发型,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政府主导型,通过政府的政策干预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办学内涵型,主要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数量;人口众多型,即承载着巨大的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数量的包袱;模式单一型,所有高等学校走均衡化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不明显,学校之间缺乏利益竞争。上述特点使我国高等教育在理念更新、资金保障、制度完善、培养目标、办学活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仍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评估排名在我国迅速流行开来。西方国家的各种大学排行榜被引入我国,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展大学评估和排名活动,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大学排行榜来判断大学的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自身在大学排行榜上的表现,甚至产生了“对照排行榜搞建设”的现象。由此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大学排行榜需求市场,形成了一个高校排名竞争的时代。大学排行榜盛行,是市场竞争机制进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表现,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变革和激发高校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正如校外培训机构绑架了中小学办学一样,形形色色的大学排行榜也绑架了高校的“双一流”建设。迫切需要加大大学评估排名市场治理力度,规范大学评估排名行为,为“双一流”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强化内涵、提高质量、特色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既需要自身准确定位,突出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特色,加强课程、师资等内涵系统建设,也需要政府加强分类指导,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努力营造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良性环境.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校办学定位及特色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准确定位和特色建构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建构面临“缺乏有利于高校定位与特色发展的文化环境、缺乏独立的办学发展思路、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指导”等问题。高校的科学定位与特色建构必须坚守大学精神,重视高校文化建设;遵循办学规律,形成自主办学的理性思维;明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加强高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建构的政策指导;着眼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供高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建构的社会支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实际,作好办学特色建设的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大学章程建设和高校评估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大学正步入“宪章”时代, 大学章程建设进入加速阶段。在大学章程建设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和模式需要改革创新。 尊重大学章程的“宪章”特征可成为高校评估改革的合法依据,叩问大学章程建设是否科学是否得 到有效贯彻将成为高校办学评估之核心与重点。  相似文献   

15.
改革是为了发展的活力,而活力需要制度的保障。本文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对高等教育改革的逻辑关系进行探讨。围绕高等教育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的重点内容,提出促进活力的改革,主要有构建政府学校新型关系、推动高校分类办学、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而要保障活力,就需要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注重把科学理念转化为治理结构,把改革成果体现在章程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一种合理的高等教育举办机制只存在于一种合理的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之中.政府与高校、政府与社会之间都应是一种横向互动关系,而非纵向控制关系,而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则存在着更加直接和密切的相生相赖关系,高等教育应奠基于社会,而不是政府.公助民办是高等教育举办体制的应然选择.“公助”恰当地反映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民办”则合理地顺应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公助民办”既符合高等教育自治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也是促进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要从单一的政府主导体制走向公助民办的多元化体制,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教育中介组织、循序推进部分公立高校转制和大力提倡和推行教育家办学.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学科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十五”期间,高等教育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突出办学特色、教育公平和就业”等方面。“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规划课题将会在持续关注“十五”问题基础上,除重点研究“高校分类与学校办学定位、高校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多元质量评价体系与学校文化建设、高校招生与就业制度”等问题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的创新,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与质量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等方面也是“十一五”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张侃 《山东教育科研》2013,(11):25-27,38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变迁过程是学术、政府和市场三股力量相互博弈不断调整的过程。我国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经历了两次大的制度变迁。我国高等教育只有立足于自身的学术性,努力扩大高校自主权,使高校成为真正的办学主体;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好政府的关键性作用,才能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变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高等教育加速国际化和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学校面临生源、就业等激烈竞争,必须走特色兴校之路。研究如何建设与评估高校的办学特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由于各高校定位不准、分层不明及政府评估标准单一,使得不同类型的高校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严重浪费、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高校面临生存危机等诸多负性影响.避免高校同质化,主要有三大对策,即: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科学定位,谋求特色发展;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