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旅游的特殊性和旅游景点名称的文本特性、功能以及在旅游行为中的作用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译者主体性,而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现存问题却又说明制定和倡导统一翻译规范的必要性。立足既有研究趋势,探究基于译者主体差异而形成的译者规范与主流翻译规范之间的关系,带动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由"单规"模式向"双规"模式转向,不仅能深化对景点名称翻译的本体认知,也能为该领域研究拓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46):150-151
名称,是一个旅游景点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景点名称是集"识别、指向、诱导"三个功能于一身的一种特殊地名。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景点名称的翻译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西安市"大雁塔"名称翻译的实例,通过分析景点名称的特殊性以及翻译理论上的不同观点,分析历史文化遗产类景点的名称翻译。希望本文能为历史文化遗产类景点名称的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出发,以"松湖烟雨"景点介绍为例,分析了旅游景点介绍汉译英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分析了一般的翻译步骤和策略,对规范我国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探讨桂林市旅游景点翻译文本现状的语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理据,评估其旅游景点翻译文本效度和信度的良性耦合,确认桂林市旅游景点未来翻译的发展趋势,促成景点翻译"产品规格"有效和可信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为旅游景点的翻译行为和实地决策提供较统一、较稳定的翻译信息而促成执行模式的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5.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景点名称的英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该文基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指出只有正确处理旅游景点翻译的文化差异才能把我国建设为"世界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景点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展示其历史文化魅力的主要窗口。作为对外宣传的名片,旅游景点的翻译已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桥梁。旅游景点名称的正确翻译,可以促进中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景点名称翻译中,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拟从翻译的角度来探悉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几种方法,扫清文化交流和文化传递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老旅游景点如何永葆青春,这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泰山为例,探讨了如何借鉴国内其他景点的优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查找不足,加大开发和推介力度,永葆"五岳之首"的青春。要改革旅游路线和方式,加强景点基本建设,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8.
旅游景点名称犹如景点的广告牌一样,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支撑,以中国山西首届国际旅行商采购大会旅游宣传册为例,分析了景点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总结了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贵州旅游景点英文介绍的翻译失误随着贵州旅游发展的加快而增多。本文以贵州"五A级"景点青岩古镇为例,从目的论角度下分析其景点英译存在的功能性、文化性及语言性翻译失误并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省各大知名景点深受国外旅客的青睐,景点标示语的英语翻译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本文针对海南省旅游景点英文标示语翻译中存在的语法错误、译名失误、译文中式化等现实问题,以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指导,结合常见的翻译技巧,提出规范旅游景点英语标示语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的繁荣依赖于高质量的旅游资料译本。而旅游景点名称则是旅游资料中文化内涵最集中的部分。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旅游景点的中国文化特色。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并运用意译、省略、音译加补偿等方法译出名称中的文化内涵,能起到吸引异域文化背景的游客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突出文化内涵的景点名称翻译对旅游资料翻译及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意识在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景点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运用于景点名称的翻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景点导游词的选择,能使导游词显得亲切、易懂、生动,富有人情味;对景点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翻译,让国外游客快速、准确地了解与景点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景点翻译的文化信息处理,能将文化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国外游客,有效地消解跨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3.
文化性翻译失误现象是人文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文化性翻译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景点的文化内涵,这种失误在大雁塔的名称翻译中尤其明显。因此,要恰当的翻译人文景点的名称就要在翻译中树立文化意识,并在翻译文化观的指导下,在多元语境下进行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旅游景点资料汉英译本为语料进行分析,本文提出景点资料翻译中出现的文化信息缺失问题,试图从等效翻译的角度和对中西文化差异形式的分析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介绍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提出应通过对景点资料的正确理解和翻译来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5.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景点名称的英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该文基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指出只有正确处理旅游景点翻译的文化差异才能把我国建设为“世界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16.
春秋淹城遗址是春秋时期保存下来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也是常州市重要的旅游景点。目前,该景点名称的英译存在混乱、不准确等问题。从翻译的目的论视角,对现有的译名进行梳理,提出文化遗产类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享 《海外英语》2014,(9):266-267
景点旅游文本的翻译对于景点的对外宣传及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将以功能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结合河南旅游景点旅游文本的实例,探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增译法、减译法、改译法等不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良辰 《文教资料》2007,(1):137-138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围绕景点开展的文化活动。由于英语成为公认的世界语言,所以各主要旅游景点、景区的外语介绍90%都是英语。可以说景点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质量,影响着旅游业的外汇收入。但是旅游景点翻译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从近期游览的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的英语翻译中管中窥豹,指出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希望能为旅游景点翻译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湖北省第二个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钟祥明显陵,建筑极具特色,可以说毫不逊色于十三陵。美中不足的是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其英语翻译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极不…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的角度探讨我国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指出旅游景点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秉持的宗旨,归纳景点翻译的策略和常用方法,旨在提高译文质量,促进中国文化传播,提升旅游景点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20.
跨国游的兴盛为我国的旅游翻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目前的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中存在着一些欠缺。以天台山景区旅游手册的景点名称翻译为例,通过选取三个景点,对景点名称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可行译本,不难发现在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中须避免滥用音译,同时应选取更为灵活有效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译者应注意、掌握景点名称背后的文化元素与特征,并努力将其特色在译文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