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文昭 《收藏》2012,(2):106-107
花钱亦称厌胜钱、押胜钱、民俗钱等,为非流通货币。自秦汉以来铸行不衰,用以迎祥纳瑞、驱凶辟邪、平安祈福、观赏把玩。根据花钱的文意和图案,以及用途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各种官铸的开炉钱、镇库钱、赏赐钱、祝寿钱、庆典钱等纪念品。  相似文献   

2.
中国花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这种钱一般不作为货币流通,而仅供某一种需要,如佩戴之用,也有更多带有道家色彩的"打马格钱""棋钱",还有更多受佛教影响的"厌胜钱",其中有佛道合流成分。花钱厌胜钱又称"压胜钱","厌胜"的意思是"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由此而铸成钱币形态的辟邪品、吉利品,统称厌胜钱。花钱自汉代至清代,官私都有铸造,品类很多,流传极广。  相似文献   

3.
可人的花钱     
覃福香 《收藏》2016,(5):90
正"花钱"是"厌胜钱"的俗称。它不是流通货币,正面有文字和各种吉祥语,背面则有各种图案。自汉代以来花钱即有铸造,其款式种类多样。吉语花钱的钱文都是吉祥祝福的语汇,多用于社会交往、传递感情,寄托除凶辟邪的良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反映了古代的民间风尚和习俗。是品吉语花钱(图1),直径44.3毫米,厚2.3毫米。圆形圆孔,清  相似文献   

4.
笔者到市郊农村收集古钱币,一位老先生提供了一枚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见图)。该刻花钱制作规范、工整,刻花细腻、美观,包浆老旧、自然,是一枚不可多得的刻花钱。刻花钱是厌胜钱,是俗称花钱或吉祥钱中的一种。通常是在铸钱局所铸造的普通钱币上,刻上花卉等图案,以增加观赏性。也有的刻花钱是民间铸币,民间刻花,和民间铸造的各种厌胜钱一样。该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就是许多刻花钱中很难见到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厌胜钱,亦名压胜、押胜钱,俗称花钱。追溯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自汉以来,就有铸造。它是我国古代钱币长河中一条重要支流。这枚顺风大吉纹厌胜钱,就是具有典型性的吉语钱。该钱,质地黄铜,圆形、圆穿、阔缘,直径4.7厘米,  相似文献   

6.
宋康年 《收藏》2014,(8):88-88
古代的厌胜钱又名花钱,其形状甚多,有方孔圆形、圆孔圆形、八角形、菱形、葵花形、葫芦形等,其纹饰图案也是异彩纷呈,不胜枚举。笔者介绍的这枚孝子图挂花钱,属于民俗文化中的异形花钱之一种(见图)。该钱呈葫芦形,上端云头有一小穿孔,便于系绳佩挂,亦称"挂花"钱。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笔者到城郊农村收集藏品,在一老者家中收集到一枚钱文为"辟邪"的厌胜钱(见图)。由于此钱在已出版的一些古钱、吉祥钱等图录上没有记载,所以,不少钱币收藏爱好者见到后,  相似文献   

8.
唐代秘戏钱     
金长宝 《收藏》2013,(11):101-101
笔者对古代花钱十分珍爱,在这些花钱上,有的铭铸着喜庆祝福的吉语,有的镌刻着精美繁复的花纹。另外。还有一种花钱雕刻着人们羞于启齿的房事情景,被称为“秘戏钱”。因秘戏钱为古人祈求多子多孙的压胜品,涉及房事,也叫“合欢钱”,俗称“春钱”“春宫钱”或“避火钱”。  相似文献   

9.
古币二品     
"龙凤呈祥"大花钱在中国古代钱币中,有一种特殊钱币—花钱。该种钱不做流通,而主要供佩戴、赏玩之用。其因图案、钱文带有吉祥、辟邪、祝愿等,且反映各时代民俗、信仰,对于研究各历史时期、民俗、宗教、思想有着较高的价值,并在存世数量上少于同时代流通钱币,被众多钱币爱好者列入重要收藏品。  相似文献   

10.
徐浩楠 《收藏》2021,(3):39-41
有一类钱币,几乎历代民间均有铸造,材质多样,形状各异,纹饰粗细不一,但它们并不具备流通货币的职能。从历代泉谱给这类钱币的分类来看,被归为非正用品,并被称为“厌胜钱”或“压胜钱”,现今统称为“花钱”,也有人称之为“民俗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