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昆明师专初等教育二系为云南省首批设立的五年制大学专科师范教育专业 ,面向全省招收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目前设置初等教育文科、理科和小学英语教育三个方向以及三年制教育管理 (函授 )专业。为我省的基础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较强的后续学习能力、具有相应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初等教育师资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初教二系在办学过程中 ,注重教育质量与办学特色 ,管理科学而严谨。在教育教学中 ,注重学生的素质提高 ,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基础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就有了“基础教育”的提法,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基础教育”本质内涵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且在外延指称上并不一致。如1978年1月18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写道:“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甚至没有“基础教育”一词的词条。该辞典将“基础教育”等同于“初等教育”,它的解释是:“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或称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  相似文献   

3.
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整个教育体系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教育持续有效的发展,初等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过分注重"教书"而忽视了对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引起社会对初等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吁。通过对引领时代的民主教育思想的剖析,探究初等教育民主化发展的四个"双教育",可从本质上挖掘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潜能,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高师初等教育专业是我国近年来开设的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新兴专业,.本专业学生培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本世纪上半叶我国基础教育。本从基础教育的现状、生源现状和教学现状着手,论述了新模式下的教学应以培养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及其能力、艺体素质及其操作能力、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着力点,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多元整合论——兼与彭泽平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教育制度体系下“基础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体系指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是满足全体成员基本学习需要的国民素质教育,中学阶段的普通性、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则经由分流走向综合。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应当“守一而望多”,在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同时,实现培养公民、升学预备和就业准备的多元整合,成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级人才”的“共同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要靠教育,基础教育是奠定人才素质基础的伟大工程,初等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新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小学教育的优秀人才。提高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从业素质,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对基础教育的人才需求,更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当前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推动我国初等教育的职前培养意义重大。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积极构建以综合培养为原则的课程体系,创新以能力提高为抓手的实践教学,建立以校企合作为纽带的育人环境,培养以“一专多能”为目标的小学师资。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是指为年轻一代未来做人和未来发展打基础的教育。基础教育首先是公民教育,即作为一个公民必须接受的最基础的教育。在现代社会里,首先是初等教育,在当前的我国,是指包括初等教育和初中教育在内的九年义务教育,先是公民教育,其次是为高一级的职业教育和升入高等学校打基础。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基础教育的性质及其任务,重新制订基础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决定着学生未来就业及未来职业的发展。其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包括在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方法能力培养目标、社会能力培养目标。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因素包括观念因素、质量因素、管理因素、实践与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1.
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语文课采用探究武教学,对于人才目标培养更有积极的意义。探究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实现初等教育语文课文学性、工具性和师范性的统一,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初等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已是全社会的共识,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在初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教师口语》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课内外一体化训练体系,培养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本口语表达能力,使初等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庐江县圣桥镇羊妃小学丁长春一,基础教育的概念基础教育是全日制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或小学和初中教育的总称,这已是共识。但它的内涵却没有被人们重视,于是,“基础教育是教育(高等或中专教育)的基础”,“小学是基础的基础”的说法便在不...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师的教育评价能力,是初等教育师范生执教的基本素养之一。初等教育师范生评价能力的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三个模块——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价值观的确立,并依据此模式对初等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有效提高初等教育师范生的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初等教育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小学教师的一个新的专业。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前提和保证。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首先要定位在“师范”,定格在“专科”,定向在“小学”;其二,要从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对小学师资的要求及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整体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其三,以“够用、有效”为原则,建立师范性与学术性相互依存的综合性理论教学体系;其四,以培植职业情感,增强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是其学科建设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小学教育性质、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厘清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儿童学以及其他多学科的关系,以及对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本身的理解,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基础教育,进一步实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基工程的重大举措,明确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任务。科教兴国,基础教育是基石,它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是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重中之重。 纵观20世纪100年世界教育的沧桑变化,我们发现21世纪世界初等教育将要形成的主流,很多方面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所倡导的方向是如此的接近,当然还有相当部分我们还没跟上时代的节拍。既有许多值得继续保持发扬…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制定本《规定》的目的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是培养观代化建设人才的奠基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此专列了若干条款。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初等教育。他们把普及初等教育视为培养大批科技人材的基础。为了提高青少年在小学、初中这个打基础阶段的基础学力,千方百计采取多种途径,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这里仅就美、英、法、西德、日六国初等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某些特点,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