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战友 ,原意为一起打过仗的人 ,引申为一起当过兵的人。我将保定市新市区档案局原局长刘继敏视为战友 ,但我们没有一起打过仗 ,因为我们都生长在和平年代 ,没有赶上战火纷飞的战争岁月 ,也没有一起当过兵。我们互称战友 ,是因为都在档案部门这同一战壕工作 ,而且很说得来。初识刘继敏是在 1991年 ,当时我在保定市档案馆阅览室做接待利用工作 ,刘继敏被市委办抽调撰写组织史资料。写史离不开档案 ,他每天到市档案馆来查阅档案。我们一个调档 ,一个阅档 ,几乎天天打交道 ,时间一长就熟悉了。他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工作认真负责 ,非常敬业。虽然是…  相似文献   

2.
“我是《西行漫记》的见证人。当时斯诺的来访活动我都参加的。”这是马海德在我们访问他的时候谈的第一句话。今年2月15日是埃德加·斯诺逝世十周年。一个雪后放晴的寒天,我们来到中央卫生部顾问室访问马海德,请他谈谈对斯诺的回忆。马海德和斯诺两个人,在中国漫长的革命征途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有位通讯员告诉我,他整天忙于采访撰稿,但采用率太低,有些灰心了;事有凑巧,接着又有一位通讯员告诉我,他现在功底不够,想停笔,好好读几年书再写稿。当时我没有认真思索,也没有谈什么,现在看来,这两位同志的想法都有些偏颇,实在应该谈些意见,帮助纠正。我们知道,经济学中有投入和产出一语,是讲经济效益的,我以为从事新闻写作也有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述     
学不干时身更贵, 书期供用老弥勤。——录公严师诗句我从一九三八年开始写作,到目前已有五十六年了。但认真算起来,我从事研究和写作的时间并不多。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使我有好几次不得不放下笔来。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一九四五年,我只写了几篇短文。一九五五年反胡风到一九七九年末平反,在这二十多年中,由于偶然的机缘, 我才鼓起勇气记下当时的感受。我并不奢望这些文字将来可以发表,只是为了排遣生活的空虚,想在流逝的岁月中留下一点痕迹。这期间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八年春,我从延安到达武汉,然后去南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当时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房子,已经住满了人。我就去见范长江同志,当时他住在汉口江汉路附近的儿童书店楼上。他的住房,有一间会客室,和一间只能放一张单人床和一只两屉桌的小卧室。我和他素昧生平,只在《大公报》上常读到他的长篇通讯,可以说是很冒昧的。见了他之后,我就把自己的去向和身上既没有钱,又没有住处的困难告诉了他。他说,好办。这儿已有好几个平津流亡来的男女同学,暂时住在这  相似文献   

6.
二、晤见埃您加·斯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西京招待所看到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斯诺在当时已经是中外知名的记者,他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赢得了世界声誉。我比较详细地晓得中国红军和我党中央许多领导人的革命事迹,就是从读斯诺的著作开始的。那是1937年的早春,我们刚到太原不久。有一天,我们得到一本西北人民出版社翻印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其时《西行漫记》的英文版还没有出版(该书1937年10月山伦敦戈蓝茨公司初版发行),这本书是收集斯诺在英美报刊上零星发表的一些报道陕北见闻的文章,和若干篇毛泽东和斯诺的谈话纪录汇集而成的。——1937年初,斯诺自己把这些为报纸写的文章寄给北平的几位中国学生(他在北平燕京大学担  相似文献   

7.
二、晤见埃德加·斯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西京招待所看到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斯诺在当时已经是中外知名的记者,他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赢得了世界声誉。我比较详细地晓得中国红军和我党中央许多领导人的革命事迹,就是从读斯诺的著作开始的。那是1937年的早春,我们刚到太原不久。有一天,我们得到一本西北人民出版社翻印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  相似文献   

8.
艰难的第一轮融资1996年,我正处在创业初期。当时我去找美国知名风险投资专家、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资深教授爱德华·罗伯特,见到他时我就跟他说,"我想创业,你看我回国这段时间的业绩,能不能给我投一笔钱。"我以前就认识罗伯特,他对我做的事表示"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有兴趣,但没有敲定。这是当年4月的事。到6月我就又回到美国,再找罗伯特谈,他说他愿意投资,但是先按200万美元估值。他表示可以投一笔钱,但是必须还要有另外两个人一起投才行,因为一个人投风险太大。  相似文献   

9.
1我是在一条长长的走廊尽头见到这位老人的。当时他在新华社办的一家报刊当编辑 ,大约正准备退休(或许已经退休)。因为是老乡 ,我刚从外地采访回来 ,便到他的办公室里坐了一会。秋日的阳光照耀着。他的桌上堆满了资料书籍 ,只有一小块可以编稿写字的地方 ,身子一前倾 ,就像埋进了书稿山中。看得出来 ,他的工作极其勤勉 ,为人也忠厚谦和。这些都是从事新闻工作不可或缺的好作风好品质。当时谈些什么已经忘了 ,大约并没有要紧的话。作为一个资深记者 ,他到了值得敬重的年龄。但他肯定没有教导我的意思 ,反显出一种亲和力。离开他的办公室后…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八年一月的武汉,实际上是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和太原失陷后的全国抗战中心。国民党政府当时名义上已迂都重庆,但许多政府机关乃至军事指挥机构都集中于此,大公报、扫荡报、武汉日报和邹韬奋同志主编的抵抗三日刊也在当地出版。从北方和长江下游逃难来的人,由川、滇、黔、两广等地开赴前线的军队都经过此地,造成当地流动人口激增,呈现一派战时繁忙纷乱的景象。新华日报原来在南京筹备出版。当时党中央派叶剑英同志和秦邦宪(博古)同志驻南京,成立八路军办事处。由于南京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失守,新华日报筹备出版的工作不得不转移到武汉进行。我在一九三八年一月初从西北战场到达武汉,大公报范长江同志约我作长谈。他告诉我  相似文献   

11.
1948年9月,我和郑汝骊正处于待业状态,智建中带领东北招聘团来杭州为东北大学招聘教师、干部。于是一拍即合,举家前往东北。到长春的时候已经是10月、11月左右了,天气已经比较凉了,学校还给我们这些南方来的老师发了棉衣。初到师大我们到校之后都被安排在化学系工作。当时化学系老师很少的,给我们的印象也很不好,因为都是日本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我居住的贵昆线滥坝车站,平时很少放露天电影,除非是逢年过节或特别重大的节日,因为那时候可以娱乐的文化活动实在太少,既没有电视,也没有舞厅。当时我和小伙伴们惦记最多的事除了过年,就是看电影。过  相似文献   

13.
忆白石老人     
1949年我进北京城不久,就打听白石老人的情况,知道他还健在,我就想看望这位老画家。我约了沙可夫和江丰两个同志,由李可染同志陪同去看他。他住在西城跨车胡同十三号,进门的小房间住了一个小老头子,没有胡子,后来听说是清皇室的一名小太监,给他看门的。 当时,我们三个人都是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文化接管委员,穿的是军装,臂上带臂章,三个人去看他,难免要使老人感到奇怪。经李可染介绍,他接待了我们。我马上向前说:"我在十八岁的时候,看了老先生的四张册页,印象很深,多年都没有机会见到你,今天特意来拜访。"  相似文献   

14.
有一件事,过后多年想起来都让我感到内疚。那是1986年,我在阿克苏驻站,就住在记者站的小院里。有一天,记者站来7位老人。他叫什么名字,长的什么模样,事隔这么多年我已经完全记不得了。只知道他找我这个“新疆日报记者”,是希望借助党报的力量讨还公道的。从老人的叙述中,我知道他数天前为一桩纠纷,受到当地执法部门某些人十分粗暴的对待。当时我脑子里的念头是:“这种事管不了”,“写了报纸也未必能登”,结果几句话就将老人给打发走了。事实上,就算当时自己当记者的资历尚浅,调查一些复杂问题的功力也欠缺,但至少可以请老人…  相似文献   

15.
认识徐林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是1998年年初,我给一家流行杂志做了一个稿子,需要配主人公的照片,由于我既没有照相机.也不擅长拍照,报社的朋友知道后便作了“中介人”,让我找徐林帮忙,当时的我心里还有点犹豫。担心他会婉拒。没想到,徐林一听我要拍照片,便满口应承。初次见面。我们并没有半点陌生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海伦·福斯特·斯诺在《斯诺和我的写作生活》一文(载《新闻战线》1980年第一、三、四期)中说,中国今天几乎没有“写作心理学”的研究。她认为,这是现代中国“在一切艺术领域”没有产生象《战争与和平》那样“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杰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姑且不论她对中国现代何以缺少传世之作的分析是否正确,但是她指出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受命写作了一本书<穆青传>.在写作<穆青传>之前,我对穆青了解得很少,只是为他的文章而感动.偶尔在新华社的院子里与他擦肩而过,当时他留给我的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这个被新华社人称为"老头儿"(我们新华社的同志都叫他"穆老头儿",从来没有人叫"穆社长";虽然也在一些正式场合叫穆青同志,但最常叫的就是"穆老头儿")的社长真是非常朴实,不像"官儿".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父亲高中学历,在当时他们那个年代来说,算是学历比较高的一拨人了。我的老家阁楼上面,有好几箱他读书时候的课本儿,几何、代数等科目。在父亲的认知里没有“档案”的概念,但是一直在做着这件事——收集、保存着我们家里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书本、房产证、户口本、结婚证、出生证明这些重要的证件自不用说,但凡跟我有关的东西他都要好好保管起来,比如我自踏入学堂开始,获得的每一张奖状、每一张喜报、订阅过的练习册、课外读物等。  相似文献   

19.
廖雯颖 《青年记者》2010,(13):51-52
去年10月,全运会开始之前,我接到采访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任务。当时我刚进报社才一个多月,什么经验也没有,要采访罗格这样一位重量级的大人物,我感到非常紧张。又因为晚报只争取到一个采访名额,我必须连文字带摄影一个人扛起全部的活,一点马虎都不行。  相似文献   

20.
1936年初春,斯诺夫妇移居北京已整整3年。此间,由于美国统一报业集团宣告倒闭,他失去了该报业辛迪加驻北京记者的工作,再次成为自由撰稿人。他边在燕京大学兼任讲师,边为《星期六晚邮报》等影响较大的美国报刊写稿,靠该报偶尔寄来的一笔优厚的报酬维持生计。据海伦·斯诺在其传记中回忆,1933年上半年斯诺给《星期六晚邮报》的第一篇投稿《西方威望的衰落》被采用后,得到稿费750美元,“靠这笔钱我们可以生活一年多——而且生活得很阔绰。”可见,当时美国大报对西方世界在远东的地位和利益是十分关注的,这种情势也为斯诺这样目光敏锐、富于创见的观察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正由于此,斯诺在失业后不久,才拒绝了美联社为他提供的驻京记者职位,而选择了可以四处奔走、随心探索的自由记者的道路。斯诺本人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