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欣  苏丹 《科教文汇》2012,(5):201-202
商务旅游区别于传统观光型旅游,作为旅游高端市场的主力军,商务旅游的优势和潜力日趋显现出来,成为促进城市国际化的助推器.西安交通体系四通八达,文化底蕴悠久丰厚,科教产业发达密集,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国际商务旅游的优势.本文从商务旅游的内涵、分类入手,解剖西安建设国际商务旅游城市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具体的形象定位.  相似文献   

2.
阎海燕  徐波 《科学文化评论》2007,(3):166-167,156
日益增加的全球行业运作的业务整合需求,使国际商务人才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进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因此,本文针对“走出去“战略中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阎海燕  徐波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3):166-167,156
日益增加的全球行业运作的业务整合需求,使国际商务人才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进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因此,本文针对“走出去”战略中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融合国际商务理论和创业理论的观点,在介绍国际创业概念演进的基础上,认为创业导向、国际化知识、国际化模式和国际创业机会是影响国际创业的四个基本要素,并揭示了国际创业的内在机理:虽然创业个体或团队的创业导向和知识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国际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的效率与效果,但还需根据国际创业机会的类型选择恰当的国际化模式,最终才能获得超常的国际创业绩效。  相似文献   

5.
“卓越计划”工程不仅对于工科建设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其他学科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既精通理论又通晓国际商务知识的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日益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在卓越理念的指导下,从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基地、考核模式以及校企合作的长远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培养卓越国际化商务人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清华大学对外中心-加达国际联合培训中心是由清华大学对外中心与加拿大加达国际商务投资咨询公司共同成立的。其宗旨是在中国进入WTO以后,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及外国企业了解中国提供培训。清华大学是驰名中外的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对外中心负责清华大学的海外培训工作。交流中心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清华大学和合作单位高水平的讲员队伍、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及优质的教学环境为海外政府、工商界、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培训。加拿大加达国际商务投资咨询公司专业从事国际间商贸、投资、技术、教育交流与咨询服务。数年来,加达…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0后,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国内的商务环境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才市场对既熟悉商务规则又能用英语熟练进行涉外商务活动的拥有BEC证书的人才需求趋势不断上升。本文分析了BEC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难题,探讨了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国际商务快速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商务英语人才。本文对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探究。并对市场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培养既具备商业贸易、市场营销、经济管理能力,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的特点在于其应用型、更加国际化以及突出各院校自身特色。因而其管理制度在体现与学术型硕士管理共性的同时,也应展现专业硕士和各院校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行业岗位和我国国际商务发展的需要,通过搭建高度仿真的国际商务业务场景,并与国际商务模拟实训软件的运用相结合,构建基于空间的国际商务仿真互动平台,实现国际商务仿真互动临岗实训模式,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实际的外贸业务环境,能将自己融入到业务角色中去完成全套实训操作,从而真正做到与外贸实践接轨,是解决国际商务人才实践技能培养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这也使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成倍提高。为了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加成功地进行国际化,企业在开始国际化之道时,必须对国际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必须掌握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技能与技巧。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引入企业国际化程度这一变量,考察其对高管团队同质性、异质性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以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行业中具有海外业务的307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国际化程度对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平均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差异、任期差异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显著调节作用.最后,提出了实施国际化战略过程中优化高管团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标准化战略对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适应中国企业标准化战略基本模式的有标准追随战略、标准引进战略、标准公开战略、合作联盟战略、参与标准制定战略等等。基于标准化战略的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路径选择是:以标准化战略作为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着力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争夺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参与WTO相关评议以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推动落实标准的认证认可制度;加强标准化战略信息系统建设;培养国际化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business research scholars’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influence their research performance and how this relationship is moderat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different knowledge-based resources. The authors analyze citations to journal articles authored by business research scholars with German affiliations and examine how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is determined by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and a researcher's knowledge resources in terms of language skills, research experience, and foreign market knowledg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ugmentation of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resources (i.e., when researchers lack language skills and foreign market knowledge) positively influences the performance of a collaboration-based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i.e., collaborations with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The collaboration-based strategy also improves performance for less experienced researchers, but this advantage diminishes with increasing research experience. The findings provide further insights into drivers of scholars’ research performance and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policy.  相似文献   

15.
徐欣  夏芸 《科研管理》2017,38(10):85-93
本文基于中国创业板市场特殊的制度环境,从专利产出效率和数量两个维度,研究了我国创业企业国际化战略对于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和国际化正成为创业板公司重要的战略举措,虽然我国创业板企业比较年轻,但已具备了相当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国际化战略对于专利产出具有效率提升效应,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则专利产出的效率越高;实施了国际化的企业会有更多的专利产出数量。本文结论为我们认识中国创业企业国际化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并为国家深化企业自主创新、完善国际化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业务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现有研究基本认同国际化程度和企业绩效满足S型或倒S型的曲线关系,即"三段论"理论。基于对"三段论"理论的探讨和整合,利用140家国内汽车产业中小企业2005—2009年的特征面板数据,实证证明现有理论无法完整描述中小企业在国际化扩张的同时企业绩效的变化趋势。结论显示,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有4个明显阶段,国际化程度和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在这4个阶段不尽相同,二者呈现M型曲线关系。"四段论"在预测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企业绩效的变化情况比"三段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吴航  陈劲 《科研管理》2019,40(11):102-110
已有研究对于不同国际化战略的创新机理缺乏关注。基于探索与利用视角,将国际化战略划分为探索性国际化与利用性国际化,实证研究了两种国际化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检验了企业年龄、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国际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探索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必须与组织(企业年龄)、战略(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环境(国际环境动荡性)因素相匹配。研究结论对于国际化战略理论与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航  陈劲 《科研管理》2006,40(11):102-110
已有研究对于不同国际化战略的创新机理缺乏关注。基于探索与利用视角,将国际化战略划分为探索性国际化与利用性国际化,实证研究了两种国际化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检验了企业年龄、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国际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探索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必须与组织(企业年龄)、战略(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环境(国际环境动荡性)因素相匹配。研究结论对于国际化战略理论与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粟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6):30-33,37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跨国经营活动改变了技术创新的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企业孵化器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企业孵化器的虚拟化和国际化趋势反映了技术创新模式的新变化,本文讨论了这两类企业孵化器技术创新的两类趋势发生的基础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牛华勇  栾硕  宋阳 《科研管理》2019,40(4):277-288
高等教育国际化绩效与教育质量和人才水平紧密相关,其中商科教育始终位列各类国际化专业之首,因此从此学科切入研究教育国际化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沿用以国际间的双向沟通与交流为核心的商学教育国际化定义,结合商学的学科特点,通过完善和调整已有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构建了包含7项定性指标和15项定量指标的商学教育国际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32家国内商学院和16家国外商学院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并采用投入归一化的DEA模型分别从战略、教学、科研、管理和人员5个维度对国内外商学院的教育国际化绩效进行评价和比较。由于教学维度的两项指标存在统计困难,实际收集到的是区间数据,因此在此维度的绩效测度中采用了分别计算绩效得分下界和上界的两组DEA模型。基于绩效测度结果,本文发现:国内商学院和国外商学院在管理和人员两个方面的国际化绩效差别不大,相比于国外商学院,国内商学院在科研方面的国际化绩效较好,但在战略和教学两个方面的国际化绩效较弱,并且在教学国际化程度上具有明显的劣势。鉴于国内商学院在各维度下表现出的绩效损失,本文对其提出如下改进国际化绩效的建议:战略方面,依托地区教育资源及发展优势,积极与境外商学院展开合作;教学方面,深入推进课程的国际化,鼓励外文授课和使用原版教材,大力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方面,将国际化纳入提拔干部和评聘职称的考量因素,扩大学院自身的书刊资源库,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人员方面,引入国际化师资力量,适当提高外教在教师队伍中的占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