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素荣  宋绍飞 《今日科苑》2009,(22):218-218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由"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活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观察、发现、并且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以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科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来促进学习。文章通过对该理念的学习与探讨,并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将“以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以积极寻求教学的经验交流和能力提升,改善思品教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政治热情。  相似文献   

3.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思考、分析,促使学生对概念和操作理解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及自我创新的能力,使教师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以下主要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提出的背景、教学案例的设计以及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对课堂教学方法来说,讨论式教学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有些教师对课堂讨论式教学理解的偏差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使课堂讨论走入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使品德课堂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整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虽然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探究,但并不是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教师可以起到导学的作用,教师应习惯于走到学生中间去,指导并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关注每一名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课堂进度,不断地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韩晨霞 《科教文汇》2011,(36):131-131,150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来。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从营造宽松环境、运用变式教学、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指导实验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认可,正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但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课堂的合作学习只停留在形式上,实效性不高。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在深入钻研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合作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时间进行充分、科学、精心的预设。  相似文献   

8.
林春金 《内江科技》2011,32(9):208-208
新课改倡导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须"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本文从实施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对策与方法来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利霞 《科教文汇》2009,(21):194-194
新课程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武学习。对课堂教学方法来说,讨论式教学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有些教师对课堂讨论武教学理解的偏差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使课堂讨论走入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主题教学法",结合中职Access数据库教学中的具体内容,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主题教学法"教学方案设计的操作方法,"主题教学法"在中职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有着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而合作学习是促进学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点,小组合作学习就自然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也只有有效的小组合作,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本文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案例,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2.
吴云 《科教文汇》2011,(12):106-106,110
在化学教学中设计"问题情境",教师对学生设"障"置"疑",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本文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含义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的阐述,分析了高中化学问题情境设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潘向红 《知识窗》2014,(14):21-2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大力改革课堂,追求高效课堂,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的现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根据这一理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我完善等环节,营造出浓厚的自主合作学习氛围,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让课堂灵动起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中快乐地成长。笔者以“细胞呼吸的过程”这节课为例,介绍了自主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4.
蒋中秋 《知识窗》2013,(22):17-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要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和自由地发展,教师必须重新构建课堂,思考建立体育探究课堂的可行性。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愿望探究教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5.
陈丽斌 《科教文汇》2009,(32):144-144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得到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中,小学语文教师若能精心地提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够激活课堂,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郑献清 《科教文汇》2010,(11):107-108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果理解偏差就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理解本质,把握时机,合理运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放权",让学生自主学习。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我们把握了自主与接受性学习的平衡,自主合作学习的平衡,自主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平衡,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其有效性就可以把握在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会在望。  相似文献   

17.
刘善德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50-250,252
网络教学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改变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由"教学"转变为"导学",教师的角色也因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者向导、组织者、支持者、管理者、监督者等。为"扮演"好教师的多重角色、发挥其"导学"作用,作为从事英语教育的一线教师,就应该及时转变教育观念,熟练掌握和应用教育技术,多收集英语网站的信息,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我,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当代经济知识的年代,对学生的培养逐渐趋于对其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视,将目光从学习成果转化到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教师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互动教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引入性问题等进行交流、互动,营造一种融洽的师生氛围。  相似文献   

19.
白伟 《知识窗》2013,(3):24-24
本文针对当前"高效课堂"存在的"对教材内容进行不合理的加工和取舍"、"教师仍然主宰课堂"、"课堂讨论形式化"、"淡化教学设计,教学过于随意"、"对学生评价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转变教学理念,追求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建设相应的学科资源库"、"准确定位现有课程资源"、"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充分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等对策,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旭光 《内江科技》2010,31(10):205-205
合作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被很多教师运用于课堂实际,正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但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课堂的合作性学习只停留在形式上,实效性不高。为了提其实效性,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深入学生实际,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对合作性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时间进行充分、科学、精心的预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