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史冀 《金秋科苑》2011,(10):149-150
西方多国对利比亚采取军事打击,结局尚是未知数。谁也不会简单地认为,一场战争只靠几轮空袭就会速战速决。第一阶段是空袭,接着会否有大规模的地面战?假如有地面战,对于北约军队来说,利比亚会是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样的"泥潭"吗?"战争泥潭"的可怕在于,发生在其中的战斗并不一定是按现代战争的规则而进行,有时候,传统的战争手段也很"给力",譬如让动物参战。动物参与人类战争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有时候,被人类驱使的动物会比人类更疯狂。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同时也是动物的地狱。在利比亚开战的背景中,美国"趣味科学"网站向人们展示了几种有趣的"战争动物"。  相似文献   

2.
程矗  刘雨薇 《科教文汇》2012,(6):171-174
"中国威胁论"自其"诞生"以来,一直都被西方反华势力作为遏制和诋毁中国的论调,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还有很广泛的市场。虽然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但是这并不能消退鼓吹"中国威胁论"的逆流。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在国际社会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威胁论"必然会伴随着中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直面"中国威胁论",而不是要回避它。深入地去探究为什么西方会把中国的崛起作为一种威胁?这些把中国的崛起看成是威胁的论调是不是真的能站得住脚?只有找到其产生的根源,我们才能从容地去应对。本文旨在从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探究"中国威胁论"产生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找寻消除"中国威胁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没有科技精神?中国的科技精神在哪里?要探讨一个民族的科技创作能否构成一种精神,就需要将衡量的尺度标架在解答生命的、人生的全部意义这一历史主题之上来,由此才能寻出科技的真正精神在哪里。在古老的中国,科技正是生命武器,意图解决生命难题以维系生存之道,但它从来不会把这一武器指向别人,而是指向自己。这就是中国的科技精神。  相似文献   

4.
说到历史.似乎是一个尽人皆知.谁都会用的概念。比如我们会提到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城市历史,以至一个家庭或个人的历史:比如我们会说“自己的历史要靠自己书写”;或者说“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这已经成为历史”等等。大概不会有人刨根问底”历史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5.
单伟建 《知识窗》2007,(10):20-21
380年前明代天启年间,北京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变",史称"天启大爆炸".在中国历史上,它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其爆炸原因至今仍然困扰着历史学家和科学家.几百年过去了,爆炸现场早已破坏殆尽,任何爆炸的遗迹都荡然无存,如何破解这一谜团呢?  相似文献   

6.
信号与噪声     
《信号与噪声》中涉及如下有趣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天气预报说降水概率为60%,你出门会带伞吗?被雷电击中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地震发生之前,我们真的无法预测吗?中情局为什么会忽略"9.11"恐怖袭击发生的信号?禽流感为何会突然爆发,又突然消失?为什么大数据时代的预测更容易失败?"信号"是我们想要和需要的事实,比如能帮助我们侦破早期鞋子炸弹案的信号。"噪声"则是另一回事,通常是不相干的信息,它阻碍或误导我们搜索信号。  相似文献   

7.
知多少     
《科技新时代》2006,(5):107-111
听说有人用果冻搭建了一座城市,是怎么回事?;太空中的老旧卫星和火箭零件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为什么吃生鱼片时要吃芥末,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今天在车库门前发现了一块不知从何而来的古怪石头,它会不会是一块陨石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天地万物间的事物虽各不相同,但总有相似之处。因此人们利用这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已知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来推断其他事物的“相似的未来”。选种推断,在自然领域曾经屡试不爽,但是在社会领域,虽然社会历史有时会有“惊人的相似”,但就总体而言,“未来的相似”却大打折扣,因为社会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那么,相似性原理能否应用于社会预测?如果能够.它会有哪些局限性?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费东 《科教文汇》2010,(22):72-73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上网时经常听到"恶意代码"的说法,那什么叫"恶意代码"?它有什么样的危害?本文将简单介绍"恶意代码"的危害和防范,以激发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应对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至高无上时,你会做什么?或者说白了,如果你有了足够的钱,你会做什么?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虽然不像生命的意义那样贯穿着全人类的整个历史,却也让很多人感到头疼。这也是《新美学商机》开篇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载入史书的"藏龙古井" 水井,人们见的多了;古井,人们见的也不会太少;但载入史册的古井,恐怕见过的人就很少了。四川省雅安地区的蒙顶山上,就有这么一眼古井,它在史书上就有专门的记载:这口井名叫"蒙泉井",又名"甘露井",始建于西汉年间,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减肥真难     
一天,俩人见面,甲:"好久不见,好像胖了。"乙内心沉重强作欢颜:"是吗?看来我要减肥了!" 又一天(其实没几天),俩人见面,甲:"哎呀,最近苗条了,有什么高招介绍介绍?"乙心底雀跃不露声色:"真的吗?我最近吃XXX,看来真的有效啊!”暗里却寻思:刚量了体重好像没变化呀。  相似文献   

13.
雪花朵朵开     
《科学大众》2011,(1):68-71
寒冬,百花凋零,却还有一种“花”,它洁白、晶莹,并且会从天而将。它就是我们熟悉的雪花。雪花为什么都是六角形的呢?鹅毛大雪是怎样形成的,关于雪花,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接着往下看,你全部会知道。  相似文献   

14.
马勇 《百科知识》2013,(14):10-13
在近代中国早期的历史上,太平天国是一个怎样评估都不算过分的重大事件。这个与清廷对峙十几年的"异样政权",即便最终失败了、终结了,但确确实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我们不难设想,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  相似文献   

15.
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柴扉仿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只要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他就不能停止脚步。"到2050年,中国近海的生态环境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整个生物的生产力是高了还是低了?溶解氧是多还是少?海洋的酸化有多严重……"这些都是他将要用毕生所学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陶瓷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在国际上久享盛誉。在历史上,中国有瓷都之称,陶瓷几乎贯穿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它是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载体,记载了所有时期的历史信息。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小红  党玲侠 《科教文汇》2010,(29):68-68,70
马克思主义自问世以来,已走过100多年的历史,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先进的理论,其丰富的内涵及意义远非文字所能尽言。我国素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说,这用来讲马克思主义再合适不过了。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它出于生活,源于斗争,但同时又远远高于生活,不少人将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单纯的阶级斗争工具或是片面地认为是政治斗争理论。虽然一些学者也对文化建设的问题做了研究,但大多拘囿于党的文艺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的解读、精神实质及缺欠不足之处等。那么在文化建设中,究竟该如何看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指导"还是"指挥"?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坚持"一切依理论而行"?这是当前工作中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白杨 《百科知识》2011,(24):42-43
您会洗手吗?面对这一问题,很多人不屑于回答。洗手,谁不会?打打肥皂或抹点洗手液搓搓,再用水冲冲不就行了。然而,全国范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绝大部分人并不会洗手。  相似文献   

19.
当你使用地图时,有没有想过你手里的地图是否准确?它会不会把你引入歧途?在人们的心目中,地图最能如实地反映这个世界,它是值得信赖的帮手。但仔细观察地图,你也许会发现“差错”,不加解释的话,甚至可能动摇你对地图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甘锋 《科教文汇》2012,(25):37-39
理论性网络课程学习难度大,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根据"政治学原理"设计与开发经验,基于现代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五个环节之中贯穿"三个统一"的课程核心理念,探索理论性课程的教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