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思  曾金发 《科教文汇》2008,(30):41-41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前的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的智慧、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集体备课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教师之间开展集体备课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独立院校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开展科学、实用的集体备课活动。并以广西某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为例分析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如何备教材、备学生及备教法,以为其他独立院校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3.
钱笑毅 《科教文汇》2008,(34):139-139
集体备课是同一学科教师间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一,经过实践的检验,已经成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这种集体备课活动对教师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等各教学环节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集中教师集体议课,采用定时、定人主讲,大家集中讨论、提问答疑的方法共同准备教学,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笔者将总结分析外语系集体备课的教学实践及取得的积极效果,并且对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研究性备课"是指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备课,以研究的要求改造日常教学工作。研究性备课以教师个人备课、集体备课、教师二次备课多种形式开展,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于备课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中英语教学集体备课要旨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围绕大纲,坚持“四备”基本要求。这是达标的关键所在。(2)必须在达标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备课方案,提高备课效率。为此必须做到“写、议、改、补、记”五字要求。(3)避免集体备课的两种不良倾向,掌握集体备课火候,在二者之间寻求最佳优化点。  相似文献   

6.
周梨 《科教文汇》2023,(19):37-40
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是思政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理论水平,促进各学段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的制度健全和组织保障有待再聚焦,主动作为和创新思维有待再提高,备课形式和成果呈现有待再创新,数据管理和可视系统有待再强化,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组织保障机制,明确以协同育人为目标的教师培养机制,确定以同一主题为原则的操作运行机制,完善以数据管理为重点的实时监管机制,从而有效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还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循,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是不能解决实质问题的。只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才能提高备课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和效益。那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8.
备课是教师根据幼儿情况、教学内容等方面来对教学活动进行预设方案,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要备好课,而有效备课就成了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本文以小班综合活动《甜蜜糖果屋》为例,从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制定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准备充分有效的教学用具、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以及有效反思等五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备课,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9.
董康 《科教文汇》2012,(11):17-18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教学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笔者针对中职德育课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实例,提出提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挖掘典型生活素材、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以及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大众化的计算机教育中,更加强调应用性,采取"案例驱动"的教学方式,辅以贴近现实、易于理解案例的教材,结合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实训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文以"VB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探析实施案例驱动教学的要素。  相似文献   

11.
刘道芳 《科教文汇》2012,(35):130-130,132
英语课是一门语言课,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很难与品德教育相联系.要把德育融入英语口语课堂中,就更具有挑战性.只有善于发掘、注意创新、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才能把语言课与德育教育完美地结合.  相似文献   

12.
叶琴 《科教文汇》2012,(5):19-20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然而现行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或以学科为中心或以知识为中心,课堂枯燥乏味,犹如一潭死水.如何让中职德育课堂“活”起来?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精彩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创新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三是优化教学手段,营造直观课堂;四是拓展训练自主开放,提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质量直接决定授课质量。为提高备课质量,教师须在关注学情、设计教案、编写讲稿、制作课件、试讲试教等方面下功夫,反复琢磨、不断揣摩,以促进教学质量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谢琳 《科教文汇》2011,(23):53-54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三个问题,指出了新教师备课时需要把握的三大要点,并对新教师如何提高备课能力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何玉珊 《科教文汇》2014,(5):176-177
思想品德试卷分析课容易出现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教师往往把试卷分析课上成单纯的解题课,造成试卷分析课堂单调沉闷的状态。本文通过阐述试卷分析课堂不同环节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力争展现教师课堂教学的幽默感和趣味性,试图改善试卷分析课单调沉闷的课堂状态,构建轻松快乐的理想课堂。  相似文献   

16.
黄稆 《科教文汇》2014,(3):172-173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阔读能力;物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活动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其备课能力有密切关系。思政课教师的备课能力会影响到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和马克思主义能力的培养。思政课教师要采取备学生、备自己、备教材、备教学、备平台的有效方式,以及采取个人备课、领导干部宣讲备课、专家讲解备课、集体备课、网络学习备课、不同院系与学校备课的形式,以提升自己的备课能力。  相似文献   

18.
梁丽君 《科教文汇》2012,(26):43-43,52
德育课是技校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课教学成效如何,将对育人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找到好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提高德育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体会到,增强德育课教学实践性是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吴晓利 《科教文汇》2014,(4):41-41,43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界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高,为此,各大高校必须积极地改进教学目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调动全校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本文就高校教育改革与德育有效性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在高校教改背景下要改善德育环境、发挥德育的主导作用并且将德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以增强德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黄国城 《科教文汇》2011,(20):20-20,43
面对新世纪德育理念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在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上必须积极适应新世纪的要求.从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认真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改进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认真备课;研究学生思想,寻找最佳结合点;讲究方法技巧.追求寓教于乐。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