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中山公园始建于1919年,位于日本满铁附属地内,初名为千代田公园,因临近千代田通(今中华路)而得名,是日本人在附属地内修建的专供其游乐的场所。1919年,满铁在附属地内规划出公园预定地,东西长530米,南北宽385米,面积204050平方米,最初辟建成苗圃。1924年,制定出公园建设规划,将公园划分成游览、运动、安静、儿童游乐、动物观赏等区域。1926年,公园初步建  相似文献   

2.
中山广场     
《兰台世界》2014,(5):F0002-F0002
中山广场位于和平区中山路、南京街、北四马路三条道路交叉处,面积26462平方米,是当时奉天城最大的广场。该广场有别于中国传统的方格型中心广场格局,是以圆形的广场为中心,周围道路呈放射状。中山广场始建于1913年,位于满铁附属地内。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将沈阳城西的大片面积占为“铁道附属地”,并存附属地内进行大规模建设。1913年,日本人在铁道附属地中心修建了大广场,最初称作“中央广场”,在广场中央建有日俄奉天大会战纪念碑,同时还住广场内开辟人行道,平整广场周围地面。1919年,日本人将中央广场改称“浪速广场”,并种植树木,设置花墙。  相似文献   

3.
满铁附属地指的是日本满铁在南满铁路、安奉铁路及其支线占用的中国土地。在这大片土地中,日本拥有绝对的自治权。安东,今丹东,紧邻朝鲜,是列强进入中国内部的一个重要口岸,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安东早已被日本觊觎。日本占据安东之后,重筑安奉铁路,建立起安东铁道附属地并将其打造成侵华的一个重要后勤补给站。  相似文献   

4.
中山广场     
<正>中山广场位于和平区中山路、南京街、北四马路三条道路交叉处,面积26462平方米,是当时奉天城最大的广场。该广场有别于中国传统的方格型中心广场格局,是以圆形的广场为中心,周围道路呈放射状。中山广场始建于1913年,位于满铁附属地内。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将沈阳城西的大片面积占为"铁道附属地",并在附属地内进行大规模建设。1913年,日本人在铁道附属地中心修建了大广场,最初称作"中央广场",在广场中央建有日俄奉天大会战纪念碑,同时还在广场内  相似文献   

5.
日本侵占旅大为租借地和攫取了满铁之后,在进行政治、经济、军事侵略的同时,加紧教育侵略,在租借地内和满铁沿线及附属地内推行奴化、同化教育,妄图达到永久占领、彻底实行殖民统治和扩大侵略的目的.面对中国教育权的逐步丧失,辽宁人民与之进行了坚决抗争,在20年代形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收回教育权运动,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在满铁附属地统治长达40年,对该地区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这一地区的学校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7.
<正>6月8日,市档案馆馆长荆绍福应邀做客"沈阳晚八点"文化沙龙,以《满铁奉天附属地:今日太原街之商圈》为题,为近百名读者和慕名而来的书友讲述沈阳百余年前的历史。讲座包括满铁附属地的历史由来、附属地概况、奉天驿(沈阳站)及站前建筑、附属地道路、春日町(太原街)、浪速广场(中山广场)、附属地教育、附属地行政和警察机构、附属地军队等九个部分。讲座展示的老照片达60余张,有的照片已超过百年,是沈阳火车站及中山广场和周边建筑历史图片的一次集中  相似文献   

8.
大连位于我国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是我国东北三省的海上门户,是渤海海峡的重要港口之一。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侵略者攫取了“关东洲”(其中包括大连)做为他们的附属地并把关东军总部和满铁株式会社总部设在大连。  相似文献   

9.
<正>奉天大和旅馆始建于1927年,由日本侵华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建造并经营,是中山广场(时称浪速广场)周围七大建筑之一,堪称满铁附属地的地标性建筑。整座建筑风格独特秀丽,内部装修豪华,是当时奉天城最大、最豪华的旅馆,是专门接待日本上层人物的场所。1905年日俄战后,日本取代俄国,获得东清铁路长春至大连支线的铁路及其附属权益。1906年,日本  相似文献   

10.
<正>奉天省城有条大街曾被命名为国际大马路。它修建于1917年,北通中山路,南至南三马路。在1917年至1931年间,它一直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附属地与奉天省城商埠地的分界线,在当时具有一种"国界"的性质,是一条界街,因而称其为国际大马路。所谓的国际大马路是在两条平行街路的基础上修建的,西侧的马路称东五条街,东五条街及其以西地区是满铁附属地,归日本人管辖;东侧的马路称九经路,九经路及其以东地区是奉  相似文献   

11.
"满铁图书馆"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晓菲 《图书馆建设》1998,(1):73-75,78
美国朋友Maureen说,近来她在Internet上进行文献分析时发现,有关"满铁图书馆"的研究文献明显增多,日本关于"满铁图书馆"的研究悄然兴起.从1907年到1945年的近40年的时间里,满铁图书馆作为日本侵华的文化机构,在日本对中国实行的经济、文化掠夺中的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满铁图书馆已成为历史,何以日本学界仍对此兴致勃勃呢?满铁图书馆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正>中山路始建于1912年,是沈阳城具有欧式风情的一条百年老街路,最初叫昭德大街,后改称浪速通、最后定名中山路。不同于奉天古城区,中山路是日本侵占沈阳后的产物。日俄战后,日本从沙俄手中接管了南满铁道及其铁路用地,并将铁路用地改称奉天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附属地,简称"附属地"。日本不断非法扩张附属地面积,并开始有计划地经营这一攫取来的"国中之国"。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新书目》2013,(10):76-80
内容简介《满铁档案资料汇编》共15卷,约1200万字。全书按满铁档案文书、满铁资料、满铁图书以及个人文书等四大类分别收集满铁遗存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阐述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华北沦陷区统制、封锁以及强制掠夺乃至武装掠夺的全过程,多角度地展示了当时的历史实况。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侵华期间满铁参与了大量的侵略活动,如军事运输、文化宣传、资金提供、情报支持等。这里仅就满铁参与的中国抗战调查,为日本侵略者制定军事行动和统治政策服务之事简述一二。  相似文献   

15.
鞍山神社山     
<正>"神社山"原名"镇守山",最早见于辽阳县志这座算不上高大雄伟山无秀丽山色的山峰,却在短短几十年间因为历史的发展和更迭而几易其名,成为鞍山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者。鞍山因为矿产资源丰富而为日本人所看中,并意图将其打造成一座现代化城市。1917年,日本人制定了"满铁附属市街计划",将镇守山纳入计划范围,耐其进行全面绿化,并于1924年在此山东坡建造了一座供奉"天照太神"的神社,随后"镇守山"便更名为"神社山"从1919年开始,日本人不断在神  相似文献   

16.
于存雷 《兰台世界》2013,(12):102-103
在日本侵华期间满铁参与了大量的侵略活动,如军事运输、文化宣传、资金提供、情报支持等.这里仅就满铁参与的中国抗战调查,为日本侵略者制定军事行动和统治政策服务之事简述一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07,(35):10-10
公园地产成熟发展带动区域升级 100年前.美国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心地带。规划出一个长4000米.宽800米.占地3.4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这就是纽约中央公园。15年后,周边地价增长了9倍。在纽约的中央公园边.只有全世界最有钱的人才能住在第5大道和帕克大道。从此拉开了公园地产的序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褚赣生 《中国索引》2007,5(3):41-42
1满铁资料的由来及收藏情况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取了中国东北地区的东清铁路南满洲支线长春以南的路权。1906年6月7日以日本天皇142号敕令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满铁作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国策公司”,在其存续期间(1906—1945),设立庞大调查机构[除本部所属四个调查室外,尚有北支(天津)经济调查所、上海事务所、北满(哈尔滨)经济调查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小西边门     
<正>小西边门是历代清帝来盛京必经之路。清末,部分城墙和城门日渐倾颓。清光绪末年,大西边门、小西边门换了新的样式。清末至民国初年,小西门是连接老城和满铁附属地、奉天商地的重要交通节点,1908年通车的马拉铁道车和1925年通车的有轨电车都曾从这座古老的关门下穿行。值得一提的是,从照片上可见边门两旁经济繁华,商埠号林立,边门下人来人往。日药毒扫丸的广告牌醒目树立在边门旁,可见日  相似文献   

20.
王萍 《兰台世界》2006,(11):58-59
铁道部档案馆从1999年开始对馆藏的满铁资料和藏书进行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奴役我国人民、掠夺我国资源的强盗行径深感震惊.因此想通过此文引起档案部门对抢救、整理和研究利用"满铁"资料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