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技风》2021,(5)
为获得客观而准确的驾驶疲劳判别阈值,基于穿戴设备采集了4小时模拟驾驶过程中的皮电、肌电和脑电信号,通过反应时间和脑电信号区分清醒与疲劳状态,计算不同状态下皮电肌电信号样本熵值,最后绘制ROC曲线确定清醒和疲劳之间的判别阈值。研究表明:皮电信号样本熵在疲劳状态下低于清醒状态,而肌电信号样本熵在疲劳状态下高于清醒状态,但变化规律不一致,可能与不同疲劳程度有关;皮电信号样本熵阈值为0.0197,准确率为0.91;肌电信号阈值为0.70185,准确率为0.85。  相似文献   

2.
庞世华  岳旺 《内江科技》2009,30(5):141-141
表面肌电信号是皮肤表面记录下来的神经肌肉系统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其时频特征及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对该系统活动水平和状态有敏感依赖性,故可作为神经肌肉功能评价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应用sEMG信号分析评价肌肉疲劳的应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的时、频分析两个领域。本文介绍了表面肌电的信号分析方法,并介绍了肌内疲劳至少存在两类作用机制,即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3.
人体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的传导而发生变化的生物电现象称为肌电。因此,利用无创表面肌电信号可以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评价肌力以及进行运动技术动作分析等。  相似文献   

4.
足肌力量的大小和柔韧性的优劣,在田径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重视对足肌损伤的预防,足肌的损伤会时常发生,将直接影响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作者根据几年来的初步探索,对防治足肌闭合性损伤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02,(7):81-83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是因臀部深层肌肉梨状肌损伤,而致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等的综合病症,在临床腰腿痛中占有一定比例.一般认为,由于坐骨神经系统分枝、腓总神经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和坐骨神经自梨状肌中穿出,当梨状肌痉挛、挛缩时,肌束幅度改变,两束间间隙逐渐减少,使其间穿出的神经受压,因而出现所谓的"梨状肌症候群".临床中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往往误诊为"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坐骨神经炎"、"臀肌筋膜炎"、"风湿性肌炎"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骶棘肌下段损伤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我科收治的134例骶棘肌下段损伤观察疗效。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骶棘肌下段损伤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复制缺陷型含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进行体外包装并检测病毒的表达,探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新途径。方法用体外连接的方法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和逆转录病毒pLXSN的酶切产物连接成重组逆转录病毒。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导入PA317包装细胞系中获取高滴度的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病毒,检测病毒滴度并观察BDNF在鼠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经PCR、酶切鉴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已导入PA317细胞,并可在鼠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结论制备了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重组逆转录病毒,为进一步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治疗神经损伤性疾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运动陈旧性医学损伤复发严重程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运动陈旧性医学损伤复发严重程度同运动强度的关系。方法:对某学院体育系310名大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研究,其中男生170人,女生140人,采用AIS评分规则分析学生运动陈旧医学损伤复发率和伤情程度,获取上述分析对象的损伤复发率,通过损伤复发率指标对正常复发率阀值进行测试,对损伤复发率和运动强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不同人群的运动情况,在运动中主要运动损伤类型是陈旧性损伤复发,占据总病例数的37.5%,并且陈旧性损伤复发主要集中在膝、腰部位,分别是膝损伤(30.7%),腰部损伤(29%),肩损伤(15.2%)。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损伤复发率也不断增加,正常损伤复发率阀值强度同运动强度相关,随着运动强度递增,运动陈旧性医学损伤复发率也不断增加。结论:运动陈旧性医学损伤复发严重程度同运动强度具有较高的关联性,ISS评分在运动陈旧性医学损伤复发程度分析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运动神经损伤后,会导致运动神经部位肌肉萎缩,运动员伤后恢复的关键是防止肌肉萎缩,使神经部位肌肉得到营养,治愈肌营养不良症。提出了器械心理混合再生疗法治疗肌营养不良症,从而最终治愈运动员由神经损伤而导致的肌肉萎缩。根据受伤运动员的不同肌肉萎缩病症,采用运动器械辅助、减少运动量、改变训练部位、结合心理治疗等步骤,以达到治疗目的。该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112例由于运动神经损伤造成的肌营养不良受伤运动员,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研究,观察使用器械心理混合再生疗法12个月后受伤运动员的徒手肌力、MBI以及FMA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器械心理混合再生疗法后69.6%的受伤运动员肌力有所改善,生活活动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有所提高,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阐述人体肌电信号产生的生理学机理基础上,分析了表面肌电信号非平稳性特征,归纳了肌电信号的应用领域,指出表面肌电信号采集方法与处理过程,最后对表面肌电信号应用于人机接口控制肌电假肢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