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法律儒家化是我国古代法制发展的一个重要进程。"春秋决狱"是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审判方式,是汉代法律儒家化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汉代法律儒家化分析,进而阐述其对我国现代法律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田建华 《兰台世界》2012,(15):62-63
汉代的法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确立了春秋决狱的法律制度,儒家的道德规范成为法律原则,开创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对中国的法制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孙亮 《兰台世界》2014,(6):41-42
汉朝统治时期,立法思想出现了转型,汉代立法思想的儒家化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汉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儒家化、汉朝立法形式的儒家化、汉代刑法的儒家化、汉代刑罚的儒家化、汉代汉朝民事经济法制的儒家化、汉代司法上的儒家化。  相似文献   

4.
汉朝统治时期,立法思想出现了转型,汉代立法思想的儒家化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汉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儒家化、汉朝立法形式的儒家化、汉代刑法的儒家化、汉代刑罚的儒家化、汉代汉朝民事经济法制的儒家化、汉代司法上的儒家化。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8,(Z1):29-30
<正>一、中国古代法律的人性化1.西周的德礼化与人性化。我国古代法律一直本着人性化的原则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从国家建立之初一直到唐朝,我国法律一直在不断发掘人性化的内容。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在很大意义上是西周的道德化、礼制化。被奉为儒家经典的西周典籍"四书五经"大部分都是经由孔子整理的,它记录着西周时期的规章制度和思想文化。所以,我国古代法律彰显人性化,实际上就是西周的德礼化,而后来的儒家思想是西周德礼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6.
程丹 《兰台世界》2014,(9):137-138
陆贾不仅是我国汉代首位提倡教化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汉代复兴儒学的先驱。陆贾对先秦儒学所倡导的“以民为本”教化思想予以继承,倡导在性善论中学习先秦儒家经典。  相似文献   

7.
陆贾不仅是我国汉代首位提倡教化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汉代复兴儒学的先驱。陆贾对先秦儒学所倡导的"以民为本"教化思想予以继承,倡导在性善论中学习先秦儒家经典。  相似文献   

8.
本书从社会史和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儒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历史命运。作者以儒家经典的经学化、孔子的圣人化、儒家的教育选举制度和政治法律制度的儒家化来界定制度化儒家的基本形态。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废除、现代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新的观念体系的形成等过程的分析,揭  相似文献   

9.
方倩 《兰台世界》2014,(11):128-129
董仲舒是我国汉代时期著名的思想教育家,汉代著名哲学家以及今文经学大师,另外,他还是一位儒家学术思想大师,后人称其为汉代孔子。在经历了长期刻苦钻研后,其学术思想愈发精湛,成为声名远播的经学教育大师。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是我国汉代时期著名的思想教育家,汉代著名哲学家以及今文经学大师,另外,他还是一位儒家学术思想大师,后人称其为汉代孔子。在经历了长期刻苦钻研后,其学术思想愈发精湛,成为声名远播的经学教育大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探讨了汉代儒家礼法文化的起源与形成,然后探讨礼法文化的社会控制功能,主要包括维护专制统治,强化法律运作和规范家庭宗族关系.  相似文献   

12.
徐琼琼 《大观周刊》2011,(21):64-65
“引经决狱“又称“春秋决狱”,西汉武帝时期,为了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在政治法律领域开展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化运动。为了使儒家的指导思想与法家化的法律之间实现统一,董仲舒开创了春秋决狱,即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精神来定罪量刑,把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的实践之中。春秋决狱在断狱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不成熟的断狱方式所带来的危害。 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背景的原因,我国古代的春秋决狱原则没有随着整个世界法律的进步而发展,仅仅调整了个案的衡平。而对比西方,英国的衡平法却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成为了成熟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丁雨 《兰台世界》2012,(30):83-84
文章对汉代射箭进一步分为步射和骑射两种类型,并对汉代射箭普及的原因进行探讨,深入分析了汉代射艺的兵家和儒家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14.
"德主刑辅"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以阴阳五行学说和儒家的纲常伦理体系为基础提出来的法律思想。作为汉朝的立法思想",德主刑辅"思想对于汉朝的刑罚执行制度、刑罚原则以及刑事政策制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田翠英 《兰台世界》2006,(16):62-63
本文以法律制度史为研究视角对《孔雀东南飞》进行解读,并依此分析了我国汉代的有关婚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司法的角度来看,科举制独设进士科,废弃了以选拔法律人才为主的明法科,扩大了儒家廉政思想在司法机构的影响,使司法机构日益儒家化,对明代司法审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颖 《兰台世界》2014,(2):36-37
从社会司法的角度来看,科举制独设进士科,废弃了以选拔法律人才为主的明法科,扩大了儒家廉政思想在司法机构的影响,使司法机构日益儒家化,对明代司法审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晓舟 《兰台世界》2016,(24):87-89
汉代外交空前发展,在硬实力强劲的基础上,帝王的外交理念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外交的发展走向。儒家化外交思想的影响,加之汉文帝宽简舒和的个性使得"羁縻化"、"修德致远"、"德威并施"性质的外交贯穿始终。文章对汉文帝的文书进行研究,通过内容和言辞等不同角度来分析文帝的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9.
以往学界对两汉经学的研究,或仅局限于经书、经学本身的考索,或仅满足于社会背景的简单分析,大多未能很好地揭示和把握经学与汉代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山东大学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涛博士新近推出《经学与汉代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薄弱环节。该书二十六万余字,分作六章,从学术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了儒家经学产生和早期发展的历程,考察了儒家经典在汉代授受、流传的情况,分析了汉代经学各主要学派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因,研究了经学与汉代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救  相似文献   

20.
作为法律儒家化的产物",八议"制度旨在维护封建贵族官僚的特权,为维护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法系的重要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