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及推导公式的方法 .智力目标 :理解“错位相减”并会初步应用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类比、证明等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自我探究 ,使学生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 ,体验数学美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培养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及推导公式的方法———“错位相减” .教学方法 :问题与发现教学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1 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课题在简要复习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之后 ,导引新课 .老师 :“现在 ,一个穷人遇到了等比数列的难题 …  相似文献   

2.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经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探索,归纳过程;会运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掌握类比归纳、转化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进一步增强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引发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养成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探索、归纳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发展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2.难点:如何将多…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初步感知不完全归纳法,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4.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5.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媒体1.电子实物投影。2.每个小组三张长…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及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能利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推导能力进一步提高,培养生独立思考、迎难而上的解题习惯。  相似文献   

6.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优化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三角形面积计算》是人教第九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容是在学生学完长方形、正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和三角的认识的基础进行教学的,是习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并能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公的推导,渗透平移、转化的数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象、概括、猜想等能力,发展学的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意识以及合作能力。重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探究、发现三角形面积计算式。教学理念:1.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一…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4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公式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归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地位与作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学生在初步掌握代数方法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后,进一步要求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也是整个教材中唯一一次对点与直线位置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这一节的内容也为后面学习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作准备。2.教学目标:(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公式的应用;(2)领悟蕴涵于公式推导中的数学思想及简化运算的基本策略,并在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探究的精神,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  相似文献   

10.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一起列人其中,并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在新课程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科学探究作为一项新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始终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关心社会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一、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 探究式教学是将知识作为探究过程来讲授,让学生像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一样.  相似文献   

11.
张苏平 《化学教学》2002,(11):18-2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卤素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应用知识。2 .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 ,初步掌握氯气的部分有关化学性质。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能力。2 .通过氯气在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1)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3)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德育目标 (略 )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 :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案例分析 (开放性 )四、教学…  相似文献   

12.
"晋江二中周边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及其对生物影响的研究"是我校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一. 1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1.1研究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2活动目标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设计和操作实验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探究策略等.  相似文献   

13.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体积》基础之上的开发和延伸。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建构过程,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数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实验、合作等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建构过程。3.情感与态度:在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促进合作意识,分享学习成  相似文献   

14.
<正>一、设计说明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理解正切函数的概念,会用正切概念计算或解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操作、探究、思考等过程理解正切概念并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2.重难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探究学习以养成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学会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现象、发现规律从而提升学习能力。结合数学课程内容中重要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则开展经常性的探究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实施上重自主学习,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围绕"问题"开展科学的探索、研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解题过程中的目标意识与思维监控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与情感,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从具体的案例出发,就中学物理解题过程中的目标意识与思维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表现为主体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缺乏问题意识的学生,缺乏主体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不强.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等目标.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8.
学生实验探究,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验器材的预设与生成"过程".教学"四适度":提供器材要"适时";选择器材要"适量";给定器材要"适切";使用器材要"适地".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习惯、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等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决是当今数学教育目标之一,借助合情推理、先猜后证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十分有效,波利亚(G.Polya)的"解题程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探究、怀疑、猜测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的策略主要有: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良好习惯;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