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梭在其政治哲学的写作生涯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局外人”叙事模式。在《论科学与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的视角是外在于真实时间和历史之外的“局外人”;在《社会契约论》中,视角转换为时间和空间之外的“局外人”;从《爱弥儿》到《一个孤独者的漫步遐想》,卢梭的叙事逐渐远离人类现实生活,成为纯粹理想建构。“局外人”视角并非卢梭有意为之,而是受其身处时代和共同体的影响,遵循了从最初的自然人走向最后的自然人,从不自觉的孤独自由走向自觉的孤独和自由的内在逻辑。这种视角澄清了卢梭在实质上是启蒙时代的引领者而非反对者,重新揭示了启蒙的意义在于理性和情感的双重内涵,还原了一个融贯一致的真实的卢梭形象,也启示了现时代的知识人。  相似文献   

2.
我的小书柜     
◆本期推荐一:《孤独散步者的遐思》(卢梭著,熊希伟译,华龄出版社出版)(卢梭著,熊希◆收藏指数:★★★★★内容简介《狐独散步者的遐思》是十九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的杰作。这本书是卢梭跟自己的心灵亲切交谈的产物,是对自己心灵的分析和解剖。它最真实地再现了处于最纯真状态中的卢梭形象———真诚,淳朴,爱自然。《孤独散步者的遐思》与《忏悔录》、《新爱洛绮斯》等作品一道构成了卢梭的作品风格:推崇感情,赞扬自我,热爱大自然。在这部书里,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被人生的灾难和孤独所压倒的卢梭,而是在自然里重新…  相似文献   

3.
一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学家。他出身于瑞士日内瓦一个小手工业者的家庭。父亲是个钟表匠,同时也是一个感情丰富、具有爱国热狂的有知识的人。在他的熏陶下,卢梭不仅自幼便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而且还培养了高傲而不容屈辱的性格和自由民主的浪漫精神。当卢梭十岁时,父亲由于遭到迫害而远走他乡;生而丧母的幼童这时便成了孤儿。不久以后,卢梭便开始了长期的飘泊流浪生活,先后当过学徒、仆人、家庭教师、书写员、抄写乐谱员等等,饱尝了人间的酸辛和折磨。一七四九年,即三十七岁时,卢梭偶而在一本杂志上着到法国第戎科学院题为《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的征文启事,立即感到思如潮涌,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写出了  相似文献   

4.
哲人理智,文人浪漫,这是通常应有的现象。哲人若很浪漫,文人若很理性,不仅少见,而且往往与他们各自的事业不相宜。卢梭却是一个奇特的大家:不仅在哲学上见解独到、影响深远,而且又是18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浪漫气质、感性思维与理性判断、逻辑推理交错互织在他的各种思想、学说中,两个车轮的并行留下了一行奇特的辙印——有时让卢梭以惊人的预见力和洞察力发现事物的本质,有时却又使他的某些理论成为虚幻的空中楼阁。本文试从这个角度来考察一下卢梭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我思故我在     
初闻这个词是在卢梭著作《孤独漫步者的遐思》中,是卢梭成功反驳他那个时代的感觉论者和唯物论者坚持的基本原则的概括。“我存在”与“我在”的差别证明他有从事哲学研究和用自己的一生来体现的雄心。然而,我是无法与这位哲学大师的“思”同在的,而我又不太在意那些往事。人心如水,冷暖自知,写下来,只是为了记住往事。  相似文献   

6.
"返回自然"是卢梭的口号。《漫步遐想录》是卢梭晚年最后的作品。本文试图从作家的自然哲学出发,分孤独、漫游与遐想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解读出文本的内涵与创作意义。作家在痛苦中自剖与思索、至死不渝地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其遗世的自然之歌是写给自己,也是写给后人的。  相似文献   

7.
启蒙运动的精髓就在于思想的独立与自由,卢梭一生宁愿孤独也不放弃自由的生活,是启蒙运动精神的最佳范例。卢梭在思想上崇尚个人自由,同时在社会生活上又十分注重人的社会性,提出"公意"概念,主张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以形成真正的公意,并最终有效地保障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8.
18世纪法国天才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以优美的笔触娓娓叙述了男主人翁爱弥儿和女主人翁苏菲古典浪漫而又曲折艰辛的爱情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其爱情教育的基本观点。重温卢梭的爱情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第一,审美观:美在心灵。卢梭是这样描写他笔下的女主人翁的——"苏菲并不美丽,但男子们一到她身边就会忘掉  相似文献   

9.
在雪花纷飞的12月,圣诞节又将到来了。圣诞节是个奇妙的日子,浪漫的爱情不断发生;纯真的孩子期待礼物;孤独的人们寻找温暖。我们也在那些圣诞的影像中,碰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奇遇结良缘。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有理智上倾向西方而感情上留恋中国的倾向,所以卢梭对西方城市生活的批判对他们有着莫名的吸引力。知识分子的超脱与浪漫成为他们热捧卢梭的一种解不开的情结。其中,刘师培更是成为近代宣传卢梭的积极分子,他传播卢梭的思想始于《中国民约精义》。此文在当时传诵一时,通过研究发现,卢梭对人类自然状态的赞美特别符合中国文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种理想社会是以许行的"并耕"为特色的平均主义无政府社会,可见西方思想传播所受到的传统的制约。所以卢梭的学说成为刘师培式无政府主义的重要理论,在刘氏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18世纪法国天才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以优美的笔触娓娓叙述了男主人翁爱弥儿和女主人翁苏菲古典浪漫而又曲折艰辛的爱情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其爱情教育的基本观点。重温卢梭的爱情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第一,审美观:美在心灵。卢梭是这样描写他笔下的女主人翁的——"苏菲并不美丽,但男子们一到她身边就会忘掉  相似文献   

12.
《新爱洛伊丝》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小说家卢梭的代表作。在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中,卢梭是最富传奇和浪漫经历的一位。他1712年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自幼丧母,父亲对他管束甚少,任他个性自由发展。在父亲的指导下,卢梭从小读了很多书,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那些古代的历史人物,使他“形成了自由思  相似文献   

13.
启蒙运动的精髓就在于思想的独立与自由,卢梭一生宁愿孤独也不放弃自由的生活,是启蒙运动精神的最佳范例。卢梭在思想上崇尚个人自由,同时在社会生活上又十分注重人的社会性,提出“公意”概念,主张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以形成真正的公意,并最终有效地保障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14.
太白诗豪放飘逸,承屈骚传统,咏之有飘扬欲仙感。飘扬所在为气奇、气逸和气壮。气奇,夸张浪漫,用数字夸饰语言,营造天真浪漫的意象;气逸,超脱淡泊,表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淡然;气壮,乐观自由,体现其豪迈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1.“作品的主人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反抗精神;他内心充满了孤独和苦闷,却又蔑视群小。”下列作品中,与这一描述最相符的是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卢梭"归于自然"的天性哲学,之于当今教育背景,阐释了其浪漫自然主义教学思想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及教学过程与方法,以为我国当下的教学改造提供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18世纪的多数思想家为科技理性摇旗呐喊、倡导人类要充分享用一切文明成果时,卢梭即从人生存的角度对科学和艺术进行反思。卢梭先于康德提出“人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命题,显示了他对人的问题的深切关注。而这一人学思想反映到艺术哲学领域,必然体现为标榜伦理、崇尚自然和张扬浪漫的文艺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查尔斯·狄更斯出生于1812年,后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在英国具有显著地位。先期卢梭的浪漫主义在狄更斯作品《双城记》有很好的体现。《双城记》作为狄更斯的显著代表作,又是一部基于法国革命背景而诞生的浪漫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思想浪漫精妙,感情激动澎湃。本文主要分析狄更斯《双城记》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9.
个性·矛盾·悲鸣--论苏曼殊的感伤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作为一个神秘、浪漫的文学天才,在近代中国东/西杂陈的剧烈动荡中,走过了他短暂而凄凉的一生.他孤独、矛盾的心灵在世纪末的风雨中痛苦挣扎、绝望哀鸣,这种浓郁的感伤情愫已融入他生命的深层,并成为他浪漫生命之旅中的一朵哀艳之花.他的感伤之旅主要包括个性主义反抗的矛盾性;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情感共鸣及个体反抗的精神畸变;浪漫感伤情怀在小说中的深入呈现等.  相似文献   

20.
城市稻草人     
稻草人,为爱而守候田野的浪漫骑士,我心中从未扑倒的偶像,影响我一生命运的孤独诗人。此刻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你内心纯洁的光芒,读懂了你写于大地之上的诗篇。想一想,我真的应该感谢命运对我如此厚爱,在满是尘埃与噪声的世界里,能找到一块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