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中美高校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实践经验的异同,能够为完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参与途径上,中美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管理学生事务,以学生代表身份参与学校各级会议,以个人身份向学校高层管理人员提出建议,美国部分大学的学生代表在学术评议会上具有投票权.参与领域上,中美学生主要参与了教育教学、后勤管理和人事管理等事务.在人事管理事务上,美国大学赋予了学生更大的知情权和建议权.对此,我国应坚持和发展学术自由理念,推进大学信息化和法制化建设,加强学生领导力和治理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2.
作为大学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学生可通过协商民主机制,将自身的诉求与大学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管理者的目标平衡与融合,通过制度性渠道与程序参与大学治理,实现大学治理结构的优化。我国大学与学生关系的转变以及学生的学习权利,构成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法理基础。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有利于增强大学相关决定的正当性以及被接受性,提高治理效能,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客观限度,大学应根据事务性质、学生参与能力、参与意愿等因素,确立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方法和范围程度。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事务的科学合理治理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学生事务的"规范、民主、高效、协商"运转是大学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标尺。为此,从多边治理理论的视角构建"多主体、多中心、多纬度"的现代化学生事务治理模式是高校科学化内部治理体系构建和高水平治理能力培育的重要举措,应该从学校、学院、学生、社会、家长五个主体,构建学生事务党务、行政、教师、学生、家长的五元协同治理机制,实现学生事务的高效治理。  相似文献   

4.
教师参与是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但学界关于教师参与学校治理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讨论仍显不足。基于PISA调查数据探讨教师参与学校治理的影响效果问题,多层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教师参与学校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学业表现,但教师参与不同领域的学校治理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教师能力是影响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并且教师能力能够显著调节教师参与学校治理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为此,首先要树立善治治理理念,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治理;其次明晰教师参与边界,提高教师参与能力;最后要优化教师参与路径,建立教师参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命令—服从为导向的控制型模式,以企业—顾客关系为导向的服务型模式,以社会—公民为导向的自治型模式都难以真正维护学生的公共利益。文章以治理理论为依托,以学生非正式组织为研究视角,构建了学校党委、学工系统、学生正式组织、学生非正式组织多元参与、联合互动的学生事务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理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组织来完成,没有社会组织的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不可能完全实现。社会治理创新既包括政府在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治理方面的创新,也包括社会组织在社会事务治理方面的创新。社会组织作为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创新意识、发现创新机遇、凝聚创新共识、提供创新动力、推动创新进程、沉淀创新成果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高等教育全面推行共同治理理念的过程中,社区学院由于学术权威力量薄弱、外部管控较多、职能事务复杂,故在教师参与治理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为此,社区学院多采用集体谈判协议,用于协调雇佣双方的劳资关系与矛盾冲突。通过对2010年至2020年美国“高等教育合同分析系统”中22个州的237份社区学院集体谈判协议进行编码与分析发现,教师参与治理有助于处理复杂的教学管理事务、保障兼职教师的合法权益、深化共同治理的理念。目前,社区学院教师参与治理以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协商式治理路径为主,参与范畴较为广泛,逐渐从学术、经济等传统领域,延伸至学校整体发展事宜和其他行政部门工作等非传统领域。在共同治理理念转化过程中,美国社区学院和教师逐渐明确事务范围、注重协商效率、强调权责对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设计高校本科生学生事务参与度评价标准入手,面向浙江大学在读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全面了解本科学生在学生事务参与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参与学生事务的类型、所担任的角色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参与环境满意度的反馈等情况,并利用SPSS统计工具的数据统计方法,系统了解学生事务参与度与学生生源、政治面貌等因素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治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路径。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强调学生公民作为主体参与社群事务,帮助学生在参与社群中养成公民资质。本文对美国学校公民资质教育理论、实践以及相关文献展开研究,对学校公民参与社群管理相关案例进行了梳理,对参与探讨地方公共议题、参与关注特殊群体,以及参与社群事务管理等案例进行了阐释。我国学校教育应帮助学生在参与社群中为人民服务,对一系列志愿活动项目进行服务学习式的转化,从而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体现为行政主管、教师和学生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结构、对共同事务参与决策的权力,以及基于此的联合行动方式(运行效果)。本文对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并探寻其发展脉络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