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游颐和园     
到北京的第一天中午,我和妈妈游览了十分迷人的颐和园。沿湖堤走了没多远,我便见到一个牌坊,名为"云辉玉宇"。牌坊上色彩纷呈的彩画,装点着周围灰暗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乌镇之旅     
从乌镇回来已将近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我似乎总在等待,等待思绪的沉淀,且不论沉淀出的是什么。还记得刚从乌镇车站走出来时,望着那显得有点破旧的街道,半开半闭的店门,街上半天找不到一个人影时,我心中的失望顿时如洪水般泛滥了开来。但显然,失望来得快,去得也快,当我望见矗立在小街中央的暗灰色的牌坊时,心中顿时一惊,虽一眼就能看出这牌坊的年龄不会超过10岁,可它那庄严、古朴的气势与整个古街浑然一体。牌坊上“乌镇古街”四个大字遒劲而有力,正是这四个字成了时光隧道的分界线。一跨过这条分界线,人一下子便像回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相似文献   

3.
乌镇随想     
早就听闻桐乡乌镇保留着大量明清遗迹,古色古香,闻名遐迩,一直想一游。一个细雨纷飞的早晨,我终于如愿以偿。一个多小时后,我已置身于乌镇一座宏大的牌坊前。天空仍然飘着蒙蒙细雨,有点水气,却丝毫掩饰不住那牌坊钢筋水泥的本性。坊前一尊雕塑,讲的是临水住家浣衣冼菜的故事,人物倒是栩栩如生,可旁边的喷泉却画蛇添足地告诉人们这是现代  相似文献   

4.
牌坊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本文在介绍施氏恩褒牌坊的同时,探究了牌坊的功能与发展、功德牌坊设立的程序、施天裔的生平简介及施天裔在泰为官的主要功绩。  相似文献   

5.
《颐和园》一文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描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伟大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整篇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简洁优美,自始至终都流露出一个“美”字。教学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相似文献   

6.
正抗战胜利后,张大千曾一度借居在北京颐和园内,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令他神往不已。他原打算在北京定居,其时正巧有一清王府房屋出售,张大千看房后很是满意,便与房主谈妥了价钱,交付了定金。某日,张大千从一位古玩商的口中得知,南唐顾闳中所作的中国人物画珍品《韩熙载夜宴图》,被北京玉池山房购得。张大千闻讯  相似文献   

7.
牌坊是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研究牌坊可以从侧面了解当时社会文化方面的有关情况。海南的牌坊数量多、分布集中,这给海南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研究海南牌坊的分布情况、主要类型及它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海南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8.
徽州牌坊兴盛的根源及其文化传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牌坊这一独特的建筑在徽州这个远离京城的地方,其产生、形成、臻于成熟的历史中无不顽强地传递着封建统治阶级的信号。本文对徽州牌坊兴盛的根源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作为封建官方传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牌坊蕴含的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9.
牌坊,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缅怀所谓的“忠臣”、“孝子”、“节妇”、“烈女”、“寿星”而修建的一科形似牌楼的石木或砖木建筑,它是我国古代“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控伦理道德观念的产物。在古村尤其是清代,建造牌坊有着严格的规定,拟建前首先要撰文报县、府及省巡抚衙门,再呈报总督衙门转利部,由军机大臣请旨恩准后才能修建。故各地的牌坊上,都有“访旨族建”的匾额。《淑浦县志·牌坊》载:“彰善津恶树之,风声惩勤以励,风化其事原无异致,便因惩使人不为恶,固不如因功使人乐为善。是故显赫一时,国家不惜爵命…  相似文献   

10.
对牌坊的研究,许多文章单一从建筑学的视角去探讨。实际上,浙江省的科举功名牌坊具有纪念科举举人、进士功名的作用。修建科举功名牌坊原因主要有皇帝下召修建和地方官员、家族人为光宗耀祖自建。科举功名牌坊的类型分为举人牌坊和进士牌坊两大类,举人牌坊分为普通举人牌坊与解元牌坊两类,进士牌坊分父子进士牌坊、兄弟进士牌坊,状元牌坊是进士的最高牌坊,有三元坊。科举功名牌坊表达了浙江古代社会民众的人生梦,具有鼓励民众勤奋学习、推动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和建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童年的时候,家乡有一座牌坊。山野荒村,稀稀疏疏的几十户人家,这座牌坊成了家乡人唯一的骄傲。它由青石、汉白玉砌成,表面被打磨得十分光滑。顶上雕刻着鸟兽花纹,十分精美。儿时,那是我最向往的地方。胡子比年龄还要长的爷爷坐在牌坊旁边的光滑石头上,给我们讲这座牌坊的来历:相传在很久以前,家乡出了一位状元郎,于是状元大摆排场,修建了这座巨大的牌坊。牌坊上几个大字“精忠报国”相传还是皇上亲赐的呢! 讲到这时,爷爷总会捋着胡子,笑眯眯地对我说:好好干,等将来咱娃长大了,也立个牌坊。我抬起头,望着牌坊顶上那条张牙舞爪的巨龙,  相似文献   

12.
童真 《广西教育》2005,(1C):76-79
颐和园。与苏州园林不同的是,颐和园是皇家园林,它的规模更大更气派。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1860年.清漪园(颐和园的原称)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为了建一个消夏游乐地,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  相似文献   

13.
《颐和园》是一篇看图学文,图文展现了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初读课文,理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了解作者在各观察点上看到了些什么,初步感受颐和园的美丽。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紧紧抓住课文  相似文献   

14.
棠樾牌坊群     
在古老的徽州,树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一个人一生的最高追求。在众多的牌坊之中,棠樾牌坊群雄伟壮观,全国罕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棠樾牌坊群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城西10多华里的棠樾村头大道上,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这里着重介绍“慈孝里”牌坊和乐善好施坊。“慈孝里”牌坊是为旌表宋末处士鲍佘岩、鲍寿松父子而建。据史书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世达率部叛乱,四处劫掠百姓,棠樾人鲍寿松和其父均为叛军所获。叛军决定二人只能存活其一,并由他们自行商定。于是父…  相似文献   

15.
颐和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地。颐和园大门上方的匾额“颐和园”三字,庄重、浑厚、雅致,与园林瑰宝颐和园协调和谐,令世人赞不绝口。题写“颐和园”匾额的就是贵州著名教师、书法家严寅亮先生。严寅亮(1854-1933年),字弼臣,号剩广,别号碧岑、阳坡山民、阳坡居士,贵州省印江县阳坡人。他出身于一个耕读世家,幼年勤奋好学,对书法尤其情有独钟。年14即以能书扁传颂乡里,惊动四邻,从此乡人索书者不绝。光绪十五年(1889年)35岁,始考举人,后授四川后补知县。第二年他千里北上至京城,先习业于国子监,继授馆于某侍郎家,不…  相似文献   

16.
夜游夫子庙     
放国庆长假了,我幻想着外面那热闹的场景,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带我去夜游夫子庙. 来到夫子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辉煌的灯火和攒动的人头,热闹的场景就在眼前了.一走进夫子庙的牌坊门,行进就显得有点艰难.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教学目标】感受颐和园长廊美丽的景色,掌握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流程】一、导入课题师:在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生齐读课题)它可是一座具有皇家气派的园林,里面的宫殿金碧辉煌,树丛葱郁,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相似文献   

18.
清代陵寝牌坊探微李海涛牌坊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精华之一,它蕴育着深刻的内涵。牌坊又叫牌楼,古名称“绰楔”,为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亦是一种特殊的礼教建筑,创自唐代。牌坊一般用木、砖、石、琉璃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装饰各种吉祥图案等。牌坊一般建在陵寝...  相似文献   

19.
和顺的牌坊     
鲁兴勇 《保山师专学报》2007,26(3):F0002-F0002
在近代中国,凡是财产和文化富集之乡,均会出现大量的牌坊,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都"丰收"的和顺,历史上曾有过九座牌坊。其中全石质牌坊有四座,木石牌坊有五座。按性质分牌坊为四类。一类为乡村标识性质的牌坊。如村头双虹桥边的"老牌坊"。  相似文献   

20.
游颐和园     
我学了课文《颐和园》后,对爸爸妈妈说我想去颐和园看看。暑假,我的梦想实现了。我来到了颐和园。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远近闻名的长廊。长廊有七百多米,一眼望不到头。廊间的每根梁上都有五彩的画。这么多幅画没有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枝叶茂盛。几颗几百年老树依旧散发着勃勃生机。我把手臂张开还抱不住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