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迄今,注释郭沫若旧体诗词的有:《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纪游诗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郭沫若少年诗稿》(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和《郭沫若楹联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对于五家注释,我曾写过几篇文章,提出了某些不同意见。兹综合近向研究所得,撰写此文,再向诸家求教。如一得之见可取,幸甚,倘倒白为黑,识者正之。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七年消耗别人的生命(散文,署“端木蒸良”) 一957年3月作于北京。 原刊1957年3月30日《北京晚报))第3版(舀IJ 刊“五色土”)。祖的未来学一角(散文,署“端木蔚良”) 1952年3月作于北京。 原刊1987年3月31日《中国环境报》第4版 (副刊“绿地”)。题任信著《生活诗集》(旧体诗词,署“端 木款良”) “手迹影印”。 1957年2月于北京。 原刊1987年3月长沙出版的《岳麓诗词》(只 刊)第8期。为张家鼎著《满族自学入门》序(署“端木萃 良”)。 1957年2月于北京。 收1987年3月北京出版的《满族自学入门》 内。刊编“花信”(散文,署“端木孽良…  相似文献   

3.
《诗、小雅、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此章写得情景交融,历来为论者所乐道。清代王夫之曾谈到此章诗,认为是“为乐景写哀,以衰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即我们现在所谓“反衬手法”。现代学者周振甫也曾在他的《诗词例话》中把此章作为反衬的例证之一。但我认为,此章诗并不是用了反衬手法。 显而易见,《采薇》诗中的戍卒并不是“急于回家而不顾雨雪忙着赶路”(见《诗词例话》),而是相反,“行道迟迟”,心情并不是“愉快  相似文献   

4.
马驹誉是一位只读过私塾,没有上过正规中学和大学,没有一张文凭,靠刻苦勤奋自学成才的教授、学者和诗人.马驹誉1941年至1949年曾先后在桂林师范学院、南宁师范学院(均为广西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任教授,并与谭丕模、张毕来、杨荣国结为挚友.他从12岁开始习作旧体诗词,著有诗歌30多册,多被抄家散佚.出版的《马驹誉诗文集》,收入旧体诗词250余首.他的诗词直面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抨击贪官污吏,寄情山水风物,感叹世态炎凉,字里行间流露出忧国忧民的“仁民情怀”.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1947年转战陕北时期创作的两首五律《张冠道中》和《喜闻捷报》,经考证,所据抄件系按手稿照录。诗中所写地名、史实、景物等,真实反映了作者当年的经历。两诗的格律风格符合作者写旧体诗词的实况,特别是两诗用湖南方音押韵更体现了作者写旧体诗词的一大特点。总之,《毛泽东诗词集》收入的上述两首五律绝非伪作。  相似文献   

6.
昆明师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五期发表了陈晓华同志的《新诗与旧诗》一文。这篇文章热情地为新诗呐喊,批评了当前报刊滥发旧体诗词的现象,读后颇多教益和启发。但该文第五部分说:鲁迅“一生  相似文献   

7.
杨嘉仁教授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四川大学,先后任教于山东大学和郑州大学,教书育人,桃李成蹊。五十余年来,吟咏不辍,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有《丁香》、《好秋》诸集,汇为《随缘居吟草》一编。2008年11月,河南诗词学会与郑州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了“杨嘉仁先生诗词研讨会”。本刊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撰文探讨杨嘉仁教授诗词的艺术与成就,今刊出两篇笔谈文字,冀稍有助于当代之旧体诗词研究。  相似文献   

8.
编写《江南新韵》有两个目的:一是让“今人用平水韵”写旧体诗词常碰到不和谐的问题得以消除,二是不“使欣赏原有的格律诗词受到影响”。这两个目的不可能同时达到。这部诗韵矛盾百出,编者随心所欲,任意而为,以致错漏很多,无助于今天和今后的写诗填词。  相似文献   

9.
旧体诗词界掀起写“工业诗词”的热潮,唤起人们对诗歌革新的兴趣。本文从诗美积习谈起,强调旧体诗词要反映现代工业生活,必须营构新的意象,开拓新的构思方式,形式体态上有新的“意味”。  相似文献   

10.
我三年前曾写过一篇《“昭明太子十学士”说》,作为首届《昭明文选》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载在《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6月版)中。对于“十学士”和《文选》编辑的关系,虽曾提到,但不曾明确地指出他们不能代替昭明太子萧统对于主持编辑《文选》的地位。因此在这一篇论文中,我要补充说明我对于这一事实的看法。仍得从“十学士”谈起。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诗词抄》(周艾文、于听编订、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诗词抄》)于一九八一年初发行后,听说争购一空。这在目前诗歌似乎有些“滞销”的情况下,还是颇为难得的。这本《诗词抄》,是迄今搜集郁氏诗词最为完备的一个本子。它于旧体诗词五百多首外,还收录了部分断句、联语和歌词。对了解作者的“全人”和诗作的全貌,还是有好处  相似文献   

12.
《诗刊》自创刊起,就发表了以毛泽东诗词为代表的大量旧体诗词作品,在当代诗歌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事件使旧体诗词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不证自明,并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在客观上鼓励了包括新文学家在内的广大诗人尝试、转向旧体诗词写作。在诗歌观念上,改变了人们新旧诗对立的思维模式。还使得报刊杂志成为当代旧体诗词重要的传播媒介,旧体诗词获得更多公开发表的机会。《诗刊》发表旧体诗词,使得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实现了互利双赢,提升了旧体诗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一张旗《说“疑”》一文(载《语文学习》2000年第5期),根据《辞海》中“疑”有“似”的义项,认为李白《静夜思》中“疑是地上霜”的“疑”即“似(象)”,并举出杜甫《梦李白》、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及薄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句子作为例证。而耿建华在《唐宋诗词精译·诗卷》关于《静夜思》的“解析”中又认为“床”“应从‘井栏’解”黄河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155页)。庆学在《郭沫若妙解‘床’字》一文(载徐州师大《中学语文教学周报》)中介绍说,郭沫若先生也认为“床”为“井栏”义。笔者以为,上述解释是与《静夜思》所凸现的意境难以吻合的。  相似文献   

14.
再谈“平分土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土地改革中没收和分配土地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一文中,对于“平分土地”问题单写了一段,但是写得比较简略,没有展开。文章发表以后,很快就看到了金德群同志写的《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党的“平分土地”的主张》(载《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以下简称“金文之一”),并重新读了金德群同志写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分配土地的标准问题》(载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给胡乔木同志的信》中指出:“诗难,不易学,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为什么呢?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基于此种原因,毛泽东同志甚至自谦为“还未入门”。毛泽东非常钟爱旧体诗词,用旧体诗词进行创作,他的诗作无一首白话诗。他甚至认为“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同上)本文拟对毛泽东律诗、律绝的格律作统计、分析,以体味其中的“冷暖”。毛泽东无五律公之于世,本文分析平仄律限于七律。  相似文献   

16.
一 世纪之交的钟声很快就要敲响。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回顾本世纪风云变幻、波澜起伏的历史,回顾记录并参与了这一历史的传统诗词(习称“旧体诗词”,概以“新体诗歌”比较而言,今姑沿用之)创作活动,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本世纪的旧体诗词创作活动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从清季的宋诗派“同光体”到清末民初的“南社”,从世纪之初的诸多“旧文人”到五四运动以后的不少“新作家”,从书斋讲台上的学者教授到政坛上的领袖、马背上的将军,旧体诗词的作者层面广泛,创作活动从未间断。另一方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世纪的旧体诗词创作活动在不少时间内陷入冷清沉寂的局面。像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时期,知识分子所习用以寄志言情的旧体诗词甚至只能以“地下  相似文献   

17.
《垒忠字》(载《浯溪诗词》第二期)是伍锡学先生写于60年代的一篇出色的诗作.它通过一个生产队在荒丘陡坡上堆垒“忠”字的典型事例,对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庸俗荒谬的极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真实形象地再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感  相似文献   

18.
关于郭沫若旧体诗词及楹联的注释,去年我在《求索》第一期、《湖南师大学报》第二期、《贵州社会科学》第三期和《沫若研究》第三辑上,相继发表了四篇文章,对诸家注释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兹作注释质疑续补,再向专家学者们求教。一、《郭沫若全集》注释商榷(一)“怀石理则那”屈子行吟处,今余跨马过。晨曦映江渚,朝气涤胸科。揽辔忧天下,投鞭向汨罗。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则那?——《过汨罗江感怀》1926年作对于诗末一句的“那”字,《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注  相似文献   

19.
著名作家端木蕻良青年时代就爱读《红楼梦》,是个“红”迷,又因为他对旧体诗词下过一番功夫,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宇,货赏他的人说他有才气,奚落他的人说他是“公子哥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三个时期评述了巴人旧体诗词写作:少年时代苦读苦吟,奠定基础:“五四”以后,在新文学创作中,信手拈来,妙笔生花;晚年写的《庐山组诗》,言为心声,更显示了诗人的人品文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