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宁说:“我仍相信中国是冠军队伍:…。”日本前世界体操冠军.现男队教练监物永三说“冠军应该是中国队。”美国体操猛将比得威玛说:“真对不鹉比赛在 美国进行,我也没办法。”是啊,中国体操队怎么没获得团体冠军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在回答记者关于“目标”的提问时说:“集训第一天我作动员时就讲明了,我就是奔着世界冠军回来的,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不想拿冠军的教练不是好教练,不想拿冠军的队员不会成为优秀选手.绝不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有退路,只能向前冲.”铮铮作响,掷地有声!言如其人.郎平曾经被日本报刊称为“世界排球史上,五十年出一个”的优秀运动员.她在中国女排三灾八难之际,克服重重障碍,毅然从美国归来.肩负起了重振中国女排雄风的重任.这对全国排球界及体育爱好者来说.是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3.
我的朋友陈教练是建国初期归国的华侨。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去看望她。一进门,见到一个海外打扮的英俊少年。老陈介绍说:“这是我的侄儿,刚从国外归来,也喜欢体育。”小伙子彬彬有礼地对我深鞠一躬:“阿姨。”我望着他,不禁思绪万千。据说我们祖国有一千几百万华侨散居在世界各个角落。他们的思想感情的脉搏和祖国人  相似文献   

4.
电话里约好了在体育大学采访久闻其名的沈祥福教练,到了校门口我却傻眼了。那天是沈教练带两名俄罗斯外援到体育大学搞体能测试的日子,可我却在人迹稀少的校园里找不到足球场的方向。 我见一中年人带两穿运动服的老外走进来,便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走了几步,我忍不住问: “请问您是去体能测试的吗?” “是。” “您是哪个队的?” 中年人谨慎地看了我一眼,才答道:“北  相似文献   

5.
英格兰训练场上,助理教练麦克拉伦面色阴沉地碰了一下主教练埃里克森的手:“领导,现在有个问题要向您汇报,太太助威团已经到了……”。埃里克森的笑容顿时灿烂了:“这可是好消息,乌尔里卡在哪里?”麦克拉伦:“乌尔里卡来了,不过简妮蒂也来了!好像挺生气。” 埃里克森的笑容逐渐凝固在脸上:“你是说鲁尼的老娘?喜欢打主教练的那个?”“是的,埃弗顿的教练都快被她打遍了。”好吧,麦克,我把你从米堡调来,你  相似文献   

6.
陈桦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当中国游泳界的“金花一一黯淡之时,她却像火花,突然在人们的眼前闪烁起来.人们认识陈桦,是在1998年曼谷亚运会上,那次她一口气夺得3枚金牌,让人刮目相看,她自己也说:“连做梦我都想不到!”从那次大赛起,她被列为中国游泳界冲击悉尼奥运会金牌的排头兵,正如中国游泳队教练鲁永明所说的,“陈桦已经成了领头人.”  相似文献   

7.
一个世界闻名的高级足球教练,为什么对中国倾注了特殊的感情呢? 贾拉汉先生自己说:“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人能否定中国体育的巨大潜力,足球也不例外。”这是贾拉汉在大连“可口可乐——临门一脚”足球教练技术进修班上说的第一句话。贾拉汉先生是国际足联的高级讲师,北爱尔兰人。他曾在北爱尔兰的甲级队效力多年,还在北爱尔兰16岁以下国家青少年球队担任了七年教练和经理。从1981年到1983年,他担任林菲尔德俱乐部的教练,率该队6次夺冠,并获得3次亚军,这些比赛包括1982年联赛和冠军杯赛,以及欧洲冠军杯赛等。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苏文化、体育交流协议,苏联田径著名教练尼古拉·阿维洛夫和依夫根·阿尔扎诺夫来天津指导田径队训练。两个月的“合同”期满之后,洋教练对天津队员刻苦训练的精神赞不绝口,更对天津产生了难舍难离的感情。阿维洛夫教练说:“中国之行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留恋的地方。”阿尔扎诺夫教练激动地说:“中国人真好!这就是我在中国天津执教的感受。”两位洋教练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很好辨认。阿维洛夫是位跨栏教练,身高马大,性格开朗,和蔼可亲。阿尔扎诺夫有着中长跑选手挺拔、匀称的身材,平时寡言少语。他俩都是首次来中国。刚来到天津就  相似文献   

9.
中国男子排球队教练邹志华说: 这次中国男子排球队能在汉城亚运会上夺得冠军,其功劳应属于全国人民。在这里,我首先想借《体育博览》一席之地,向一直关怀和支持我们的广大的排球爱好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这次参加亚运会是下了狠心的。事前有人劝过我,参加亚运  相似文献   

10.
我在美国跑“单帮”已好几年了,从哪说起呢?就从我怎么会去美国说起吧.那还是1987年10月的事了.当时我作为中国青年田径代表团的成员去欧洲比赛.我那会儿练的是跳远.那次比赛我跳得也很一般,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欣赏我!这人就是带队前来比赛的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田径总教练查普林先生.不过令我哭笑不得的是他欣赏我的并不是跳远,而是跨栏!巧的是,查普林先生的助手李犁是我在国内原就认识的一位中跑教练.比赛完了他告诉我:“查普林教练很欣赏你,说你要是去美国练跨栏,一年之内就可以破亚洲纪录.”  相似文献   

11.
那天我去采访刘黎敏的时候 ,她刚换上游泳衣 ,正准备下水。赵戈教练对我说 :“刘黎敏最近腰不太好 ,我让她下水活动活动 ,你稍微等一下。”我问赵戈 :“刘黎敏这次回来 ,你觉得她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赵戈想了想说 :“感觉没有太大的变化 ,不过她独自在美国训练 ,仍然能够保持这么好的水平 ,应该说是自控能力更强了吧。”可是我却觉得刘黎敏的变化很大 ,只是说不清变在哪儿。我们一同回到训练局大楼。进门的时候 ,门卫拦住她问 :“干什么的 ?”她回答说 :“游泳队的。”然后笑着对我说 :“这次回来 ,许多人都不认得我了。”来到三楼 ,她没有…  相似文献   

12.
马拉多纳是阿根廷前国家队教练梅诺蒂的学生.他们在国际足坛上都是很有影响的人物:一个是叱咤风云的骁将,一个是世界冠军队的教头.但是,曾几何时,他们却俨然成了仇人.他们曾在报刊上相互出言不逊,他们曾几次相遇却把头扭开.幸好,今年夏季的一天,阿根廷著名的《体育周刊》出面,把梅诺蒂和马拉多纳请去.先生和学生终于坐在了一起.《体育周刊》作中间人,请他们谈足球.然后又请他们谈自己——《体育周刊》:你们之间许久不说话了,从什么时间开始的?为什么?怎么成了这个样子?马拉多纳:我觉得没有必要再讲这些.我想同他说话,想向他提问题,想向他讲事情.今天我很高兴,是我非常幸福的一天.我想过很多遍,贝肯鲍尔和舒斯特之间的事情特别让人难过.记得他们之间是怎样激烈地吵架吧?我对自己说:何必呀!我和梅诺蒂之间,所发生的事情是同样的.但不能说我们就是想这样做,所以,我很高兴把这种想法讲明.此外嘛,一切都是误会.  相似文献   

13.
朱阿姨赢得儿女心 有一天荣高棠去看病,一位热心的护士对他说:“荣老,管大姐去世了,你这么大年纪,虽说身体不错,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找个老伴吧!我给您介绍一个人怎么样?” “是谁呀?” “朱琛燕呀!现在是卫生部保健局办公室主任。她独身已经12年了。要不要我给你们介绍介绍?” 荣高棠豪爽地说:“不用,朱琛燕我认识……”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新体育》2008,(6):7-7
“一个主要问题是,写中国体育的人对中国如之甚少。大多数体育记者都是评论员,并不进行实地调查。” ——47岁的布朗奈尔是圣路易斯密苏里大学的人类学家,在以中国体育为研究对象的一小群学者中,她的立场是最乐观的。她说“我参与过美国的花样滑冰,相信我,那里的孩子们也得成天训练,他们的父母也逼着他们。当我看到美国媒体上说中国的体育学校是‘痛苦的流水线’时,我觉得很荒唐。”  相似文献   

15.
笑说诸宸     
诸宸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刚进国家集训队的一件小事.当时我们的驻地还在北京老山,平时她学起棋来总是如饥似渴.有个男棋手老被她缠着教棋.一次他逗她说:“那得叫我干爸爸.”诸宸说:“那你下完棋要去给我买西瓜!”她叫了他“干爸爸”,他果然又教她下棋,又去买了西瓜.后来我问她:“你怎么能随便叫人干爸爸呢?”她说:“那怎么啦,叫他一声,他腿都快跑断了.”  相似文献   

16.
小朱 《新体育》2003,(12):54-55
橘红色的碟靶,伴着清脆的枪声在空中盛开。张山说这是她要花一生去欣赏的美丽…… 巴城无“奢望” 1989年、1990年两届世锦赛女子双向飞碟桂冠已经让张山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前就成了中国飞碟射击的新希望。 启蒙教练江泽祥在她出征奥运会的前一天挂来长途:“奥运会上放一颗‘原子弹’啊!”国家队教练刘继升也在赛前的训练日记中写道:”我有预感.张山会在巴塞罗  相似文献   

17.
"游泳王子"沈坚强,在六运会上一举夺得七枚金牌,引起了中国泳坛的震动.他的启蒙教练是谁?人们十分关注.她叫周珍妮,现在上海市静安区少体校工作.她何以从事体育工作呢?她说:"鬼使神差."提起她指导小沈训练的时日,那更是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18.
《新体育》2000,(1)
亲爱的朋友: 踏着轻盈的脚步,我们迎来了千禧第一春。在世纪之交,春雪给所有《新体育》的新老朋友道一声万福! 在朋友们的关爱下,“五环连着我和你”栏目已走过了六轮岁月。六年里,我们的栏目不断改进,不断变化,而不变的是我和您的体育情缘。 新的一年里,本栏目又有新的变化。“春雪热线”将本着“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这一宗旨,在“为您服务”这一环节多用心气儿。您的事就是我的事,有什么要我帮忙的,您尽管说。“读者绿地”取代了去年“快人快语”栏目,目的是给您扩大说话的地方。只要对中国体育发展有利,您尽可直抒胸臆,只是文字别太长了,以不超千字为宜。“五环桥”、“漫画乐园”“回音壁”不变;“编辑部的故事”仍不定期搞。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您给我来信时,最好在信封上写上小栏目,是“春雪热线”还是“读者绿地”……一目了然。 真心期待您的声音,渴望为您服务。 我这儿准备好了,您呢?  相似文献   

19.
闲逸通幽     
1【不妨一笑】主持●开怀帐单寄给上帝米洛头昏、恶心、卧床不起,睡了几天也不见好转。他只能硬着头皮来到医院。米洛对护士说:“我是个穷人,请你把我安排在三等病房好吗?”“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你一下吗?”护士问。“没有!我只有一个姐姐,她是一个修女,也很穷。”米洛告诉护士。护士听了后,生气地说:“修女可不穷,因为她和上帝结婚了。”米洛讲:“那好,就请您把我安排在一等病房吧。等我出院时,您把住院费的帐单给我姐夫寄去就行了。”严重的眼病眼科医生看了看病人的左眼,自信地说:“很明显,这不仅仅是眼病,它反映出你的神经系统、肝、心…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在一次“夕阳红”电视专栏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主持人对一个60多岁、从事会计工作几十年的老太太说:“您都工作了几十年了,好不容易退休,为什么不在家享享清福,还要出来工作呢?”老太太说:“我觉得自己还年轻,应为社会发挥余热。在家呆着浑身不舒服,觉得自己好似无用之人。”主持人又问她:“现在的公司不再像以前那样办公,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来说,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您觉得能跟上这个节奏吗?”老太太十分自信地回答:“能。”她那充满自信、肯定的回答赢得了在场观众热烈持久的掌声。老太太还告诉主持人,出来工作让她觉得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