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选取北京545名中小学教师,考察其对教案检查的态度,并探讨教案检查与教师工作压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教师更倾向于认为教案检查阻碍教学,而不促进教学;(2)"阻碍教学"维度与教师工作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均有显著正相关;(3)在工作压力总分及各维度上,对教案检查持不同态度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矛盾...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选取北京545名中小学教师,考察其对教案检查的态度,并探讨教案检查与教师工作压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教师更倾向于认为教案检查阻碍教学,而不促进教学;(2)阻碍教学维度与教师工作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均有显著正相关;(3)在工作压力总分及各维度上,对教案检查持不同态度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矛盾作用组的教师工作压力最为显著;(4)回归分析表明,教案检查频率和教案检查方式对教师工作压力有显著负向预测性,阻碍教学维度对教师工作压力有极显著的正向预测性。  相似文献   

3.
1前言 编制教案既有助于经验不足的新教师进入课堂,顺利进行教学,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资深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而为了督促检查教师工作,教案也成了一个管理教学的手段。然而,教案被检查的同时,也被当成衡量教师工作态度是否认真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当前语文教师的备课,“抄教案以应付检查”“教学设计与上课实际完全脱节”等怪状随处可见。鉴于以上认识,我校自2000年开始,本着“要想教师有所为,应允许其有所不为”的认识,从改变语文教师的备课形式入手,为教师的创新和发展“松绑”,对全体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尝试,具体操作策略如下:一、审视备课方式根据本校“教师工作经历、教学业务能力层次明显”的师资实际,从“求实效、求发展”出发,我们对“语文教师备课应备些什么?”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撰写教案应体现实效。教案撰写要求做到少而精,每位…  相似文献   

5.
南宋大诗人陆游曾向晚辈传授过写诗“绝招”:“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样,一个教师要想上好课,不是只在教案上花力气,而是在教案外要下更大的功夫。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一味在教案上花心血,忽视了在教案外下功夫。不言而喻,教师这样做,大都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不是为了教学的需要。不是吗?一些学校领导在指导、检查备课这一环节上颇有偏差:把教案写得工整与否、字数的多少当作备课的唯一体现,当作衡量备课充分与否、敬业态度优劣的标准,当作选先进、评职称的根据。这些教案还必须是新写的,即使一年前教…  相似文献   

6.
想起检查教案,我就耿耿于怀,因为我也是教案检查的"牺牲品". 作为衡量教师备课工作的态度和质量的一种手段,教案检查是应该的.问题是,检查不该一刀切、形式化.在一些学校,一律要求教案越详细越好,否则,教师不但挨批评,还要扣分,有的直接扣钱.  相似文献   

7.
目前,伴随着第一批新课程新教材在实验区的启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最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教案作为教师备课的终结性结果,无疑在创新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理性审视教案的功能和作用,高扬创新教育的大旗,大胆改革实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一、走出教案管理的误区教案,顾名思义,是教师授课前的教学方案。传统的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课时、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等。一个教师教学的态度和教学质量的优劣,学校通常以检查教…  相似文献   

8.
张兰香 《甘肃教育》2014,(19):90-90
正多少年来,小学教师上课前必须先备好课,写出教案,而且教案内容要具体,形式要完整无缺,书写要工整、认真,否则就有"不认真"、"不敬业"之嫌。学校管理者也以检查教案来判断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久而久之,演化出一系列备课要求的条条框框,学校领导检查时逐条对照,死搬硬抠,愣是把教师查了个"不亦乐乎"。教师就是在这种状态下,  相似文献   

9.
最近,调查了解了一些学校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情况,发现在教案的内容与形式、教案的使用与检查诸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蓝图——教案,也必须改革。重复性的、形式主义的教案应当废除,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教案应当提倡。目前,教案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少教案只是“知识型”教案。这种教案的内容是语文知识的汇集,或是教学参考资料的摘录。形式往往相似,内容年年雷同。这种教案只写了“教什么”,没有写出“怎样教”,因此,不能结合教学实际,不能反映教师的教学个性,不能适用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实用价值不大。写这样的教案,只能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不能反映教师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在每期例行的教案检查后,总有一部分“优秀教案”供全体教师参观学习。所展示的优秀教案,几乎清一色是人教版教案或素质教育新教案的翻版,只能说抄得很详细也很工整,符合标准教案的要求:从教学目标到课时安排,从教学重点到教学难点,从导入新课到教学过程,从课后小结到作业布置,  相似文献   

11.
某语文教学期刊前段时间就教案的有用性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用和无用都言之成理,有据可依。据我多年的观察,大部分教师的教案是无用的。主要表现在绝大部分教师的教案是抄袭的,甚至在一些比赛上,雷同的教案、课件比比皆是。另外,有些教师上课根本不用教案,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教案与实际教学完全脱钩,写一套讲一套。讨论教案有用没用,主要看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精神面貌。热爱语文教学的老师,再没用的教案也会发现出点价值来的。其实"用"是有主体和客体的。用的主体似乎必然是教师,用的客体就值得研究了。应付检查  相似文献   

12.
我说教案     
检查教案是教学检查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一般认为,教案写得好,工作态度就好,工作能力就强。我当教师时却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我发现身边的教师中,有些教案写得工整,备课详实,教学却不受学生欢迎;有些教案虽然简单,甚至不带教案上讲台的老师,教学却颇受学生欢迎,现在我由一名教师成为  相似文献   

13.
同样一份教案,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教学效果却可能截然不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水平差异。教师不能机械地背诵教案,要把教案中的设计,变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迪他们思考。教学语言除了要注意完整性、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发展性和思想性之外,还要讲究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节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是否充分;备课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但长期以来,由于管理者认识上的偏差,误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并且过分夸大教案的作用,认为只要有好的教案,就能上出好课,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保证教案的质量,管理者不仅要求教案各种项目齐全、内容详细、字迹工整,而且把检查教案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常年不懈地抓;期中查、期末查,每月查、临时突击查……有的学校还举行优秀教案评比,将教师的教案与本人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挂钩。于是,老师们为了避免背上不负责任的黑锅而影…  相似文献   

15.
马忠根 《考试周刊》2008,(53):167-168
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教师教案检查及优秀教案展评,但是看了众多的教案后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似乎每一篇教案都是有血有肉,然而总觉得有点虎头蛇尾,因为在教学反思这一栏中,众多教师填写的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好"、"教学效  相似文献   

16.
经常有机会参加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对普通教师备课、教案的查阅活动,在查阅中,不少检查者对那些书写认真或是电脑打印的从外观看极少涂改、极其美观的教案十分推崇。他们认为这些教案足以体现出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于是,在最后总结查阅结果时,这类十分干净、美观的教案住往归列在优秀的行列中向全体教师进行通报。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教师上课一定要写教案,这是学科教学的常规要求之一。教案是教师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等,是有利于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但是,教案包括的诸多内容,又让老师们感到很困惑。有一些教师认为,教案只是形式上的东西,上课时根本用不上,写教案是在浪费时间,根本没必要写;也有的老师认为,教案写得过细,限制了教师课堂上的发挥,所以应根据个人情况写教案,不能统一要求;还有的教师认为,教案应该有统一的格式及要求,否则课堂的随意性太大。让我们看看下面几位教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因为工作和教学研究的需要,最近有机会查看了部分数学教师的备课笔记,发现好多数学教师几乎都是全文照抄现成的“备课手册”或其他优秀教案。这种作法的主要原因,一是为了应付学校行政部门的检查,二是以为别人的教案(尤其是发表的教案)总比自己的强些。三是为了节省时间。诚然,参考别人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教学过程管理的日益重视和不断加强 ,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学过程的检查也越来越细致 ,许多学校为此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量化评估办法 ,这无疑是教学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良好表现。但是 ,在具体的检查评估过程中 ,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问题 ,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一、教案检查表面化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 ,教案检查也就成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检查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 ,许多学校对教案制订了具体要求 ,诸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后记等环节要齐全 ,书写要工整 ,…  相似文献   

20.
课堂 ,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每天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播知识 ,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所以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工作最重要的环节。那么 ,怎样评价一堂课呢?无非是检查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怎样教”、“效果怎样”。“教什么?”教学督导员课前要检查教师的备课教案 ,看教师是否按照教学大纲选用教材 ,安排教学内容 ,教案书写是否认真、工整、规范?教案必须符合四项基本原则 ,跟上科技发展 ,不能一部教案讲几年。备课内容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规定范围 ,高于、深于或低于、浅于大纲要求的水平 ,过于繁杂或过于简单都不行。凡事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