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特点、城乡关系与城市化间的关系,以及近代中国城乡关系对城市、乡村,尤其是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后认为:近代中国的城乡关系,不仅弱化了城乡关系中联系性加强所产生的对城乡发展的积极拉动作用,而且导致了乡村的残破和城市的畸形发展,使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低速缓进,并最终滞缓了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西北陆疆民族地区城乡发展历史资料与现代西北陆疆若干城乡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比较古今中外城市发展轨迹和城乡一体化理论成果,提出中国西北陆疆民族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路,即以保障国家陆疆安全和平发展为前提,乡村牧场以农业、牧业为主导产业,城市以商业、工业和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城乡并重,最终实现族群和谐、城乡互补、边疆稳定的"小城大村"目标。需采取的具体途径是:公路铁路口岸所在乡镇与乡村牧场发展一体化与戍边相协调;所有边境县辖区乡镇与乡村牧场互补发展;避免县城、地州、省区城市过度城市化,走小城与大村并重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呈现的一种城乡协同、一体化发展的现象.长期以来,城市是工业的集聚地,乡村是农业的集中区,由此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使二者互惠促进,能够有效的防止各种社会矛盾的发生,促进城市农村快速、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本文以内蒙古巴林左旗城乡一体化推进为例,深入分析了其动力机制.探讨巴林左旗城乡一体化推进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尤其是以皖北城乡一体化为例,开展关于农村大学生职业选择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切实的走访宿州学院大学生,了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在城乡融合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与实践困境,提出以对接乡村振兴和数字中国的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导向,通过加强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创新和产业“数字化”融合应用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形成城乡联动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乡村学生发展质量的有效举措。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发展对乡村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学业水平和身心素质提升显著。通过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发展提升乡村学生发展质量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架构优化,这条路径适合新建校和薄弱校;二是优质资源注入,这条路径适合自身有一定发展基础和发展思路的乡村学校。目前,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发展已经是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提升乡村学生发展质量的有效路径,值得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7.
祁林德 《天中学刊》2012,27(3):63-66
城乡一体化并不仅仅是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其实质是城乡之间的融合与共生。城乡之间诸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和保证。城乡差别是城乡融合与共生的基础条件。城乡一体化既是现阶段构筑城乡新格局的重要目的,又是未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8.
城乡统筹下农村空间整合研究——以南京市郊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发展与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任务,农村空间整合是我国当前及未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南京,强中心、弱边缘的地域空间特征非常明显,郊县城镇体系不完整,村镇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针对城乡空间特征和郊县村镇建设现状,南京市郊县农村空间整合应采取的主要策略:一是以“三城九镇”为重点,规划建设农村城市化三级平台——农村城市化策略;二是以村镇布点规划为抓手,重构农村生产与生活空间——农村空间整理策略;三是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发展策略。城乡统筹发展是农村空间整合的基本立足点和目标,建设农村城市化的核心载体是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整理与重构农村空间则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空间重构的主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8,(1):51-54
在新农村建设中,美丽乡村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美丽乡村建设能够对空心村进行整治,实现乡村空间的重构,改善人居环境,并且缩小城乡差距,这是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很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建设实效。  相似文献   

10.
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性任务。现阶段,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当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遏制乡村教育衰败、重建乡村教育形态和创新教育体制机制,为此要确立城乡教育一体化不等于农村教育城镇化、农村学校是一个社区组织、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的关键在于自组织和激励相容等新观念。  相似文献   

11.
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形态与制度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进入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发展的新阶段。在"行政区管理体制下"和"跨行政区合作体制下"存在多个层次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教育一体化的问题形态主要是教育的"半郊区化",县镇与乡村教育一体化的问题形态主要是农村教育的"过度城镇化"。要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必须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城乡教育一体化财政与管理体制,建立与双向城乡教育一体化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提出了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晏阳初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奉献精神对我国如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因此,重温晏阳初的乡村教育思想,有助于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今社会人们致力于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它包括城乡经济、空间布局、人口就业、市场发展、社会形态、制度设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和相对均等化。新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必须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劳动力、技术、资金、土地、信息、资源等要素在地域上相互邻近的城乡区域单元之间进行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从而实现三次产业链式联动发展新格局,使城乡在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广泛融合,形成相互依托、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和新型城乡形态,使城市和乡村自然天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复杂统一体,最终实现城乡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构成不同层次的复杂系统的全面融合与协调发展,这是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对于促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城乡学校布局过程中存在片面注重规模效益、过度开展撤点并校的问题,加剧了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的衰落,动摇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和文化根基。布局问题背后有主观的价值取向、决策机制和政策执行等问题,也有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和地区差异巨大等客观因素。当前应深刻认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紧密关系,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观,研究制定科学的布局标准,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推动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条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文化政策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我们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制度、加大供给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现在是到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结构转型和城乡协调一体化的时候了。而要实现结构的转型,最有现实可能,也是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实现国民待遇,降低城市化门槛等途径,首先解决第三元的结构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的乡村建设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乡镇建设无序、缺乏规划、环境恶化、城乡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的问题,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在此现实情况下,《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指导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对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的认识入手,结合目前城乡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在《城乡规划法》的背景下科学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孙凯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132-137,140
教育补偿是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为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教育权利所采取的教育补偿制度和各种补偿措施。在教育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实施乡村教育补偿是社会公平的理性诉求,是政府的权责复位,是现实社会的强烈吁求。乡村教育及城乡特殊弱势群体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中教育补偿的对象,教育投入和教师资源补偿是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涵(一)教育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支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而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切实保护好城乡生态,特别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江南水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