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善画画。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他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较详实的史料为基础,剖析了王羲之成功的诸要素,为系列研究王羲之提供史论参照。  相似文献   

3.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日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相似文献   

4.
《孟浩然集》中的“袁拾遗”、“袁太祝”等,皆为孟浩然的乡友袁  。本文通过对二人交游的考索,不仅较为清晰地勾勒了其在开元中的有关行止,而且也订正了存在于近年来孟浩然生平研究中的某些错误。  相似文献   

5.
赝品     
在结婚十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的时候.万能博士终于决定为妻子买一件货真价实的貂皮大衣。万能博士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对各种貂皮大衣的价格进行了仔细研究,最后他无奈地打消了这个鲁莽的念头。“貂皮大衣不是我们这样的中产家庭可以拥有的。”他抱歉地对妻子说.  相似文献   

6.
书法史的划分,可分为前王羲之时期与后王羲之时期.前王羲之时期是篆书、隶书的时代,后王羲之时期是楷、行、草的时代.王羲之的楷、行、草新体,巧妙地把篆书与隶书的体式融为一体,使得篆书纵势下引与隶书两翼开张之间的张力达到了极致.王羲之行书,凭借其近乎完美的平衡感与协调性,使得后世书家连比肩而立的机会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意在探讨沈子善先生四十年代编著的《王羲之研究》一书的价值,不仅以当时间世的朱杰勤编著的《王羲之评传》一书为对照,参考至八十年代中期研究王羲之的书目,说明阅读该书对王羲之及其书艺能有较明晰的概念,而且说明该书尚有在材料汇列、问题梳理、参证名迹等方面的特色,指了该书是近现代王羲之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婚姻从对偶婚之后就是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从一个大夫一个妻子的含义出发,认定从父系氏族社会一直延续至今的婚制就是这种一夫一妻制.笔者认为:一夫一妻制的命名并没有反映男性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本质,因而不能解释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抢劫婚、买卖婚、典妻、卖淫等多种婚姻形式并存的现象,也不能很好地说明专门限制和束缚女性的家庭婚姻道德和法律.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命名与历史事实不符,与其本质含义不符.一夫一妻制的定义,不仅在于一个丈夫只有一个妻子,或一个妻子只有一个丈夫,本质含义应当是也必须…  相似文献   

9.
自大的苍蝇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房里,井然有序地摆放着笔、墨、纸、砚,其中,那一大瓶墨汁没有盖上盖子。  相似文献   

10.
王羲之确曾任吴兴太守王瘦梅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为江表大郡之一,自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以来.朝廷素委信臣主之。晋室东迁,吴兴是京畿建康的拱卫,更遴选重臣良将如周、蔡谟、陆统、陆纳、谢安等任太守。王羲之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亦曾于东晋孝...  相似文献   

11.
提到王羲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潇洒飘逸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兼采众家之长,论者称其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故有“书圣”之美称。其实,王羲之在诗文写作方面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名士41人(一说42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为这些诗做的书序《兰亭集序》,以文采书艺双绝而流传千古。  相似文献   

12.
张署行年考     
唐诗人张署,史书无传。韩愈集存与署赠答诗十余首,柳宗元亦有寄赠之作。署卒后,韩愈为作墓志铭,并作祭文。本文据以上文献线索,作精密考索。考定其生年为肃宗至德三年(758),卒于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享年六十。张署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均有交往,与韩愈尤为亲密,故对数人行迹,尤其是韩愈行迹,同时有精密考索,可补前人研究之阙失。  相似文献   

13.
刘立新 《江西教育》2004,(15):95-95
在乡下教书的妻子因课上得好,被县城一所颇有名气的寄宿小学聘用了,儿子也顺理成章转入了县城的龙津小学就读.而我依然扎根于乡村的一所小学。三口之家.被美好的机遇掰成了两半,一半在乡村,一半在县城.我在乡村、县城两点一线上来往奔波。妻子开玩笑地说,你是林中的一只小鸟,天亮了,从县城飞往乡村.天黑了。又从乡村飞回县城。  相似文献   

14.
1.王羲之七岁学书法.少年时期就有了小名气.于是他就骄傲了。  相似文献   

15.
沈亚之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才名和诗歌在当时文坛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沈亚之籍贯、家居之地、生平、仕历等情况系统和清楚地考索,可以在更深层次上全面了解沈亚之其人其诗。  相似文献   

16.
王羲之是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盛名的中国东晋书法家。关于他的生卒年,自古以来,说法多种,争议不绝。近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中国文学》卷与《美术》卷,虽各有说法,但仍大抵沿袭于《晋书》所言的“五十九寿”的范围内。本文依照《晋书》、《世说新语》,及王羲之的墨迹等古籍,从王羲之及同时代的名人的活动史料的考证入手,证实了王羲之出生在西晋太安二年(303),去世于太元四年(379),享年77岁。关于王羲之何年任江州刺史,古今史论之中大抵指为咸康六年(340)。本文依据《晋史》,考证为:王羲之约于永和元年(345)至永和三年(347),任此职。  相似文献   

17.
赵晋全老师发表于《语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5期的《〈兰亭集序〉主旨索隐》,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现了南渡后世家大族的名士们逃避现实、崇尚隐逸、及时行乐的心理意识。正是由于贪恋生的享乐,才把生看得很重,……其所以批判庄子混同生死.并非批判庄子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只不过是以否定庄子的达观的方式.代之以另一种更适合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而已。这种方式.单纯地追求玄远.重视身心逍遥,其本质仍是虚无没落的人生观”。笔仔细研究王羲之的生平、思想及《兰亭集序》的背景资料。发现赵晋全老师的观点有失偏颇.大有探讨的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书法家王羲之写字时,全神贯注。午饭时,书童把饼子和蒜泥送来给他吃。过后,他的夫人进屋一看,只见他满嘴是墨,还不住地夸奖夫人做的蒜泥好吃,原来他用饼子蘸着墨汁吃下去了。可见,王羲之研究书法,进入了专心致志的境界,因此才成为被后人仰慕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一册入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激起了不少师生对《兰亭集序》学习的兴趣,更引发了希望了解王羲之与兰亭的愿望。笔者长期生活、工作在绍兴,借着近水得月之便,来介绍一下王羲之与兰亭。  相似文献   

20.
王羲之吃墨     
王羲之小时候练字十分刻苦。可每当他高高兴兴地把自己写的字交给老师卫夫人时,老师总是摇摇头说:你的字写得太死!王羲之为此十分苦恼,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