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现认为,人是历史的前提和基础、人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是历史的目的。科学弋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正是建立在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2.
“五四”以后,中国史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部分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理论上阐述了怎样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发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并以此阐明历史科学的基本原理,为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体系作初步的设想,于是,中国史学发生了有史以来的一次巨大变革。探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同形形色色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斗争,不仅是研究中国现代史学史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的分析,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现在党的学说中的创造性运用.从马克主义党建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角度,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重大突破,论述了“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思想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前高校改革和发展的科学指针。  相似文献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既是十四年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行动指南,更是共产党人对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的认识的一次飞跃.无疑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科学理论指导、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创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不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具体而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提,科学反映时代精神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客观根据,实现“两个结合”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科学认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中 ,首先必须科学说明邓小平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决定的。邓小平理论的产生 ,体现了实践或实际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有机统一。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则是邓小平理论与时俱进的科学结晶。  相似文献   

7.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发展思想是这一科学命题制订的理论基石;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变化则是提出这一科学命题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世界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维度。当前 ,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时期 ,在这一重大的历史紧要关头 ,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为指导 ,准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内涵、本质及发展趋势则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在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失败”,反而得到了新发展,其发展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开拓创新的理论品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是在“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实践中产生的,其理论背景是资产阶级对宗教的批判,特别是18世纪法国启蒙学说对宗教的彻底否定;其社会背景一方面是历史的发展表现为“全球化”特征,另一方面宗教的变化表现为与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扩张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产生,是无神论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也确证了它是一种“以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宗旨的、革命的和批判的科学的宗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国家与法的思想,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更是马克思从唯心史观走向唯物史观的桥梁。马克思关于国家与法的思想经历“理想主义”、“黑格尔主义和费尔巴哈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阶段。通过对这三阶段的历史考察,我们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进程及其在这一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品格,为我们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12.
法国著名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在其著作《列宁和哲学》中认为: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反杜林论》之间,有一段漫长的哲学沉默,在这期间只有新的科学说话。“这种新的科学是唯物主义的,……它的一般理论被称作‘历史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已向我们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落后于历史科学。”在阿尔都塞看来,马克思只创立了作为科学的历史,但是没有制定科学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和精髓。这一理论的形成,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生产力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和精髓。这一理论的形成。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生产力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重大论断,既精辟论述了“能”“行”“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必然。“两个行”重大论断不仅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凝聚的历史智慧,而且昭示着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科学把握这一论断的深刻意蕴,对于党在新时代高举伟大旗帜、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谱写辉煌篇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历史实际证明了的科学理论。这一点连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非马克思主义学者都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在于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创新的马克思主义。高校“两课”肩负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使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两课”教育教学中“三进”,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需要,更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范畴的历史发展,不仅能全面地把握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可以逻辑地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运动。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哲学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变革。实现这一伟大革命变革的关节点,就是科学的实践范畴的确立。实践概念古已有之。中外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什么是“实践”,进行了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8.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应当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找准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找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灵魂和核心恩格斯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我国革命和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为此,这里不妨运用数学的方法对这一思想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了解其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0.
在哲学对象的历史演变问题上,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古代哲学是“知识总汇”,近代哲学是“科学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并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哲学对象上所引起的革命。哲学对象的历史演变果真是这样进行的吗?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并与持上述观点的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