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以实事求是精神,重新揭示钗黛婚姻的悲剧意蕴。它不是封建宗法制度肆意扼杀叛逆青年的幸福爱情,以政治婚姻代替感情婚姻。木石前盟属于理想型,金玉良缘属于现实型,由于贾宝玉执意追求理想主义,才酿造现实型婚姻的悲剧。钗黛悲剧体现着曹雪芹微妙的心态:美妙的理想与复杂的现实之间可避免的对抗。  相似文献   

2.
斯佳丽和瑞特是小说《飘》申的主人公。他们的形象都是正负两方面性格的组合体。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婚姻的悲剧。文章通过对斯佳丽和瑞特的性格分析来揭示他们婚姻失败的原因,并讨论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婚姻。  相似文献   

3.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描写“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小说.以一出在“无爱的人间死灭”的爱情悲剧,探索妇女解放道路,探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新路。《伤逝》的悲剧意义在于个人、社会和追求三个层面:以一个梦醒者的反思,忠告个性主义不能使青年驶达幸福的彼岸;对封建传统势力毁灭五四青年自由幸福的罪行进行了严峻的批判,揭示悲剧意义的根源;奋斗者“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寄托着鲁迅的希冀。  相似文献   

4.
一位欲望都市的感性女人--唐晓南,作为中产阶级白领阶层女性的共同代表,她自私、追求生活时尚和低级趣味,在追求个人婚姻幸福的同时,缺乏社会责任,缺乏对自己清醒的理性认识和思考,终至成为欲望时代的悲剧女性。  相似文献   

5.
品味姻婚     
婚姻是人生的一段里程。自从世上有了男人和女人,婚姻就成为人类社会无法逃避的话题,一代代的延续着、叙说着。  有人说婚姻是幸福的,也有人把它比做坟墓。无论是幸福的婚姻还是不幸的婚姻,我们毕竟选择了婚姻。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协调婚姻中失衡的东西,不能让它阻碍我们获得幸福,这也是我们争取幸福的思想准备。  婚姻本身对待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它无法强加于人幸福或者不幸。但是,现实生活中确有幸福的婚姻和不幸的婚姻。而导致这两种婚姻的,其实就是人们对于婚姻的两种态度。对婚姻持何种态度,是我们…  相似文献   

6.
宋玲 《考试周刊》2012,(68):194-195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婚姻陋俗毒害着青年男女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女子更多地成为陋俗的牺牲品。如今应摆脱陋俗,更新观念,让悲剧不再重演,让更多的年轻人去自由地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婚姻。  相似文献   

7.
蘩漪与安娜作为两部世界名著中的主人翁,都是以悲剧为结局。她们的悲剧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她们的悲剧都是社会的悲剧;二、她们的悲剧都是从不幸的婚姻开始的;三、她们的悲剧都是将幸福的希望寄托于不能使之实现幸福的人身上造成的;四、她们的悲剧都是与自身思想上的不成熟性分不开的。不同之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在反抗的过程中,蘩漪比安娜更积极、更彻底,方式更极端;二、她们的悲剧又各具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之一。它描写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以血的事实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吃人的罪恶,寄托了青年一代对幸福婚姻的热烈向往和追  相似文献   

9.
婚姻是人生大事,也是文学创作不竭的源泉,是文学作品的重要“母题”。古人吟唱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出了饮食男女的心声与追求;为一人而生,为一人而死,梁山伯与祝英台至死不渝的爱情让我们为之哭,也为之笑。当然,我们也曾为“三岁为妇,靡室劳矣”的她愤愤不平,为“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刘兰芝暗自流泪。婚姻是一本难懂的书,我们分析悲剧的成因,我们渴求美满的幸福,婚姻承载了太多悲欢离合,让人害怕,又令人着迷。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美好的婚姻也有各自的幸福,探究古文中那些美好的婚姻,或许能找到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祥子与虎妞婚姻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是现代小说创作的明珠。祥子与虎妞的婚姻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之一,也是小说的一大看点。它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性。这场婚姻悲剧既是社会悲剧又是个人性格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女性悲剧的主题,是中外古今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如果说,女性是美的最高体现,那么,悲剧则是女性的永恒影子。在女性和悲剧之间,仿佛有一条隐匿着的锁链,沉落在历史的荡荡长河之中。”①本文所要论述的建安文人诗赋中女性的悲剧,正是这荡荡长河中的一滴水,它既是古今中外女性悲剧的缩影,又是特定时代——汉末建安女性生活和命运的真实写照。纵观建安文人诗赋,我们发现,建安文人塑造了一系列美女、思妇、弃妇和寡妇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通过反映她们对自由爱情和幸福婚姻的执着追求与这一追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王娅娴 《考试周刊》2011,(61):22-23
本文在分析安娜悲剧原因的基础上探究造成现代现代婚姻悲剧的三大因素:婚姻悲剧,出身和性格不同,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3.
从姚木兰的形象看林语堂的悲剧意识和快乐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位美丽而独特的女性形象——姚木兰。通过对姚木兰的婚姻与爱情的分析来阐释林语堂的悲剧意识和快乐哲学,即他认为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虚妄的,但他又始终把个体的快乐和幸福追求当成人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和张爱玲笔下的长安虽然诞生在东西方两个不同的国度,但是她们却存在着鲜明的共同之处:丰厚的家业没有给她们幸福、单亲家庭是她们的梦魇、专制的家长成为她们终身的桎梏、无望的爱情与婚姻为她们的悲剧人生画上了苍凉的句号。总之,家庭和家长成为制造她们悲剧的元凶。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人人向往幸福,追求幸福的生活,只有从伦理维度真正理解和把握幸福的真谛时,才会懂得幸福婚姻的真谛。以精神的充实、人性的完善、心灵的恬静与安宁、人生意义的获得为指归,才有可能解开离婚率高的原因,才能经营好幸福的婚姻。人们开始注重婚姻的质量而不是婚姻的形式,注重婚姻的和谐度、持久度和幸福感。婚姻的幸福意味着家庭的幸福,家庭的幸福必然促使社会的幸福,乃至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对爱情及婚姻的态度,中、西方历来都有不同的理解,因而中西方作者在其各自的作品中赋予主人公以不同的性格、理念及其生活.简·爱的幸福和含烟的悲剧充分体现了中西方认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不同意流行的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看法,提出《红楼梦》的主题是女权问题。《红楼梦》揭示了男权制是造成妇女悲剧的根源。在男权婚姻制下,妇女只是产子续后的工具。宝黛是女权思想代表人物,其悲剧不在宝玉而在黛玉没有婚姻自主权利。妇女一旦沾染男权婚姻制便使自己陷入另一种形式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童心丹 《文教资料》2012,(29):17-18,21
德莱赛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第一位杰出作家,他在小说《美国的悲剧》中塑造了很多消费时代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在物化的社会中很容易被影响,或追求富裕享乐的生活或进行挥霍性消费,爱情与婚姻被她们当做实现梦想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消费时代的女性和她们的婚姻爱情观来阐释美国消费文化与生活方式对女性的影响,从而揭示出在异化的消费社会,女性很难得到纯洁的爱情与幸福的婚姻。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以杜十娘、王昭君、刘兰芝三个古代女性的悲剧婚姻为代表,探究"被婚姻"给她们带来的痛苦以及她们对封建礼教的抗争,从而揭露出女性悲剧婚姻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问题过去一直避而不谈,近几年来才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与研讨。但是,这些文章也只是阐述了鲁迅与朱安婚姻的始末,而还没有一篇文章专门研究他们旧式婚姻产生悲剧的原因。有的也只是在阐述“鲁迅与朱安”的关系中,强调一下造成这一婚姻悲剧的社会和家庭因素,不谈或少谈悲剧主人公本身的原因。这显然是不全面的。笔者在此愿对造成鲁迅旧式的悲剧婚姻的主、客观因素,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