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陷阱”,圈套也.陷阱本来是指人们为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上面浮盖伪装的东西,踩在上面就掉到坑里.化学命题将此迁移到溶液计算中,在许多题目中精心设计了陷阱,诱惑思维不深刻的同学。  相似文献   

2.
签合同时警惕陷井。(《半月谈》1997年第3期第22页)这是一篇文章的标题,其中的“陷井”实为“陷阱”之误。现代汉语只有“陷阱”而并无“陷井”。阱,音jǐng,捕野兽用的陷坑,只与“陷”字组合。陷阱,除“捕野兽的陷坑”之意外,还喻指“害人的圈套”,上面例子就是用此比喻义。  相似文献   

3.
“陷阱”者,圈套也.陷阱本来是指人们为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 上面浮盖伪装的东西,踩在上面就掉到坑里.化学命题者将此迁移到溶液计算中,在许多题目中精心设计了陷阱,诱惑思维不深刻的同学.  相似文献   

4.
这个标题,缘于我阅读《教学参考书》中《祝福》一课的感受。平时我难得阅读“教参”。这次回过头再次教到《祝福》,便先从课读起。旧重读,感受颇新。虽然章语言不纯熟、标点不规范,但作塑造的祥林嫂悲剧形象却深深感动了我——一种随着阅历和体验的增加而产生的新的感动。感动之余,忽然想看看“教参”,找找感觉,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第六册第五章“直线和园的方程”这部分内容,过去都安排在高中,我县初中教师还有较多没有教过。为此,全县组织了一次初三数学教师备课会,大家在自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简介”的基础上,我们曾对全章及各单元作了教材分析和提了教学建议。另外也就《教学参考书》中阐述不详的一些问题谈了几点不成熟的意见,现摘要如下,供即将任教的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6.
参数方程是中学平面解析几何的一部分。有些同学在学习这一章时,往往感到选定参数比较困难;在阅读有关参考书时,对某些例题所确定的参数,又不知作者为什么要那样选定,常常感到迷惑不解。现在,就“求轨迹的参数方程时,如何选定参数”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管见。  相似文献   

7.
《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小学语教学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一个学期单靠教材上的十多篇课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章来补充“营养”,但学生如何来阅读课外章呢?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感,传授学法,培养学生掌握、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  相似文献   

8.
当前,许多语类读物和中学生报刊常开辟“学鉴赏”专栏,主要刊登一些学作品(尤其是古典诗词和现当代散诗歌)的赏析章。许多章选例经典,分析精当,对学生积累阅读知识,培养阅读习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以及配合课堂阅读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毋庸讳言,也有一些鉴赏章,由于这样那样的一些弊病,不受中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表示,订购来的书报,这些栏目往往是“一跃而过”。这固然与学生的个人爱好和自身的学素养有关,但与这些章的“冗长、古板、僵化”(学生语),引不起阅读兴趣,难以产生共鸣不无关系。归纳起来,这类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弊病。  相似文献   

9.
文科教学开展“读、写、议”活动的探索南京大学□吕浩雪“读、写、议”顾名思义就是读书、写作和议论(即讨论)。具体地讲,所谓“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地阅读有关教学参考书和有关文献资料。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一般都安排...  相似文献   

10.
单项选择题是中考政治试题的主要题型。为了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准确牢固,命题者往往在该题型中设计一些认识或思维上的“陷阱”,考生稍不注意就会出错。下面结合例题,谈谈这些“陷阱”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市场的确算是繁荣了。就拿图书市场来说,以前只有当教师的才有资格阅读的“教学参考书”,如今已充斥市场。究其原因,关键是不少学生对它情有独钟。众所周知,目前的“教学参考书”中,为了教师备课的便利而提供了生字词的解释、用词造句的范例、段落大意和中心思...  相似文献   

12.
王玉英 《考试周刊》2009,(28):65-65
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问题则基本上类似,如:“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就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学生上课埋头于参考书,一旦老师提问就手忙脚乱地翻书找答案,而不是自己用脑思考.回答问题往往答非所问;课后作业抄答案,反正练习题解几乎都可以从参考书中找到,结果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书完全成了学生的“答案宝库”。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后果也就可想而知。针对这种情况,许多教师将参考书  相似文献   

14.
教《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阅读课时,常遇到一个问题: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总感到教学参考书中的“指导”有些不好处理。这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好章,笔很喜欢,初读一次,学生说他们也喜欢;但是,笔按着“教参”告诉学生这篇章怎么好,好在哪里,哪些字词用得准确生动,哪些句子含蕴深刻,哪些段落关键醒人,章的选材如何恰当,作的立意又如何高远……等等章之妙的时候,学生们却索然寡味。我很奇怪:一篇人人都喜欢的章,讲起来为什么反而让学生生厌。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学生上课埋头于参考书,一旦老师提问就手忙脚乱地翻书找答案,而不是自己用脑思考.回答问题往往答非所问;课后作业抄答案,反正练习题解几乎都可以从参考书中找到,结果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书完全成了学生的“答案宝库”。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后果也就可想而知。针对这种情况,许多教师将参考书  相似文献   

16.
在选择题中,出题者为了考查学生对化学双基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利用题干设置一些“陷阱”,致使一部分学生因双基不牢、能力不强、处理不当掉入出题者精心布好的“陷阱”而失分.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在学习中抓好双基,夯实基础,同时善于总结归纳,内化知识,练就慧眼,就能识别试题中的“陷阱”,并能根据布“陷”类型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下面就选择题中常见的布“陷”类型及解题策略作一总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灭的信念     
父亲和我到深山中打猎,我不幸掉进了深深的陷阱中,父亲想了许多办法,都没有把我从陷阱中救出来。天已黑了,深山中没有人,只有狼低低的吼叫声。父亲在上面喊:“别怕,我会一直呆在上面。”既然有父亲在,我还怕什么呢?整个夜晚,我一直睡得很香。  相似文献   

18.
生物试题中的“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试题中,命题者为了有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层次、思维品质和心理素质,常在试题中特意设计一些“陷阱”,这些“陷阱”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迷惑性和欺骗性。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只有努力做到慧眼识“陷阱”,才能有效提高答题的准确率。生物试题中的常见“陷阱”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林少安 《新高考》2004,(4):22-23
在解析几何的解题过程中,常有一些若暗若明、含而不露的条件.隐藏在题设或结论的背后,在我们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将我们的解题思路引向歧途.如何躲开题中预设的“陷阱”.得到正确的解题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对常见的“陷阱”做到心中有数.笔者整理出了解析几何题中的各种“陷阱”,同学们如果在解答解析几何题的时候,对照这些可能忽略的条件.一定可以得出更全面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在中考物理试题中,分析你会发现,有一类试题,出题者有意设置了一些“陷阱”,而这些“陷阱”,稍不留意就会误入其中,深受其害.下面就这一类问题以例题的形式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