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生如戏     
今年夏天,行里做出了无偿资助考上外省重点大学的八名贫困学生读书的举措,每人5000元,并组织员工到车站欢送。到了车站,才发现为了组织这次欢送活动,行里真是煞费了不少苦心。礼仪小姐身穿旗袍,手捧鲜花,顾盼生姿。我们五六十人则手持横幅,分成两列呈夹道欢迎状。不一会儿,那几名被资助的学生在各自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了车站。他们的衣着极其普通:洗得泛白的衬衫,灰蓝色的粗布长裤,各式各样的旧凉鞋,让人隐隐感觉到他们的艰辛。也许是看见现场有这么多人,他们的神色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了拘谨和不安。电视台的记者到位后便正式开拍。先是学生们在…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 2.从不同角度品味寓意.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设疑导入 教师引言:俗话说,“人生就是一场戏”,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戏.今天这堂课上,也将上演一场戏,戏的名称叫“黔之驴”.素未谋面的一只驴和一只虎见面了,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3.
人生如骑车     
<正>父亲正在教儿子学骑自行车。儿子不过七八岁,和自行车一般高。学了半个多小时,儿子仍旧没有进步,一上车车便倒了。即使车当时没倒,也只是歪歪斜斜地走上几米  相似文献   

4.
每人伍千元,无偿资助考上外省重点大学的八名贫困学生,无论捐资者有着怎样的动机,采取怎样的方式张扬与包裹,其中的真情与善意,也大约还是有的吧?就是他们救急救穷的真心本意一点也没有,纯粹出于利己的目的、自我包装,那么,就这八份伍千元的实现价值来说,就电视媒介的劝善功效来说,也还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为什么会觉得像戏呢?大概是说捐资者的虚假,捐资者行此举而意在彼;打着行善的幌子为己;捐钱是假,拍场面是真;帮人是假,进行广告宣传是真。由此生发出对这一捐资助学行为的鄙夷与不信任———如戏。但是,他们毕竟还是行了善,捐了钱,帮了人…  相似文献   

5.
人生如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  相似文献   

6.
人生如戏,戏若人生。葛亮在《戏年》中葛亮采用了多个小故事的模式进行创作,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少年的不同时期的视角去感受形形色色的人生,讲述平凡人的故事,体味生活中的爱情、亲情、成长以及人性。《戏年》描述了充满人情味的烟火人间,以平凡的故事给予我们内心的震撼和共鸣,人间的温情和冷漠相互交织,人性的善恶冲突彰显得淋漓尽致,这些平常的人间故事拥有着可贵的人间温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葛亮文字的温度。  相似文献   

7.
从怪老师的“戏”说起怪老师这些天也不知是怎么啦,张口闭口就是“有戏没戏”的,有时还来一句:“你还没有把戏做足啊!”评点作文时,怪老师也把这句话挂在嘴上。比如上一次,他让大家写一件自己原本不愿意做,后来不得不去做了,而且在做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事,就指着诸葛大生的鼻子痛心疾首地《说:“你呀你,本来好好的一篇作文,可惜在有戏的地方你没有把戏做足。”诸葛大生当然知道这是比喻的说法,可是他真的不知道,倒个垃圾还能做出什么戏来?虽说他也知道,情节不够可以来一点艺术加工,可他总不能把垃圾写成遍地开放的花朵吧?后来就有消息传来,…  相似文献   

8.
人生如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智者深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然后问:“这水是什么形状?”没等回答,又把水倒入杯子,这时,这人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中不见了。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这个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  相似文献   

9.
前些日子,我发现阳台上的花盆中,绽放了一朵嫣红的法国兰,细长而碧绿的枝干支撑着花朵向着阳光生长。顿时,我心头涌上了一股莫名的喜悦,是因花朵的美丽?还是因对生命的敬意?几日后,天气转阴,半夜里下起大雨,风雨齐作,弄得窗户哗哗作响。我暗想:“那盆花可能不行了吧?”谁知,雨过天晴后,花儿不但没谢,而且,它的旁边又长出了一枝,映衬着窗外被“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更显高傲、美丽。与前者一样,它向着阳光生长,我再次为之感动。一周后,花凋零了,往日的鲜红与翠绿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唯有一抹枯黄,它走到了尽头。我爱花,爱它们的万紫千红、五…  相似文献   

10.
“三个女子一台戏”。如果是五十多个女生一年又要上演多少台戏?作为女子高中的班主任,如何利用这一台台好戏来培养角色(学生),塑造角色呢?“小戏”就当“小戏”唱,培养学生豁达、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场景:预备铃响,学生甲冲进教室,跑向自己座位。“咣”一声,她的书包把学生乙的饮料碰倒在地板上。甲没有拾起,也没说声“对不起”,而是拿出课本准备上课。只听  相似文献   

11.
戏里戏外     
看了这个题目,你是否有些好奇,戏里戏外到底会发生些什么事呢?先说戏吧,那是一个小品,演员有陈云、叶利振、王麒皓,还有本姑娘我。小品的名字叫做《拜年》,我们是在教师节那天表演的,可喜的是收效还不错呢!好了,首先介绍戏里的一看号主角:王麒皓。此人心宽体胖,出了名的爱指手画脚。这不,他的老毛病又犯了:“猫仔(叶利振),你有点表情好不好,四个人当中就你像块木头一样,好像在背书,哪像演小品?”唉,就他表演最积极,那动作、神态都像极了戏里的“老香水”,用我的台词就是:“高压锅煮鸭子——肉烂嘴不烂;老母猪戴口罩——还挺在乎那张老脸!”…  相似文献   

12.
《社戏》是鲁迅作品中颇具特色的一篇 ,内涵丰富。“社戏”即指“社会之戏”或“人生的戏” ,而不单单指向“社戏”这一地方戏种 ,因而具有极深的社会意义和批判意识。作者以相当篇幅的优美抒写传达出另一角度观照下所呈现的又一心理态势 :审美经验与人生境界的渐入。这是同一文本 ,不同角度之下的两种读解。  相似文献   

13.
人生是戏     
<正>戏者是什么?戏者就是演戏的人。演戏的人在哪里?我想,到处都有。演戏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我想,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戏者,她有她的戏里戏外。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只有一部戏,那便是我的人生,我的每次哭笑、每个改变,都在推进戏的发展。我的现在是纪实片,我的回忆是文艺片,我的未来是科幻片。生活总是不等人的,但值得庆幸的是,主角仍是原来的我。  相似文献   

14.
钱谦益《草堂诗笺》云:“作诗以论文,而题曰《戏为六绝句》,盖寓言以自况也。”这里说明了本诗所重在一“戏”字。又说明“戏”的缘故是“寓言以自况”。杨伦的《杜诗镜铨》又有进一步的说明:“庾信、四杰,特借作影子,非谓诗道以此为至也”。发明题中“戏”字,深入文人用心。 钱氏接着又引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锐:“然则当公之世,群儿之谤伤者,或不少矣。故借庾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支柱     
一、屈原“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尔,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汨罗江畔,仍回荡着三闾大夫临终前的贞言;两千多年的碧波,激流仍涤荡不去那傲立于天地之间的英魂。被陷被疏,屈原未倒;被逐被放,屈原未倒;怀王囚死干秦,楚国前途无望,屈原却倒下了。屈原一生忧国忧民,楚国的强盛便是他一生的支柱;当这伴随他一路走来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地,他的人生便画上了一个令人伤悲的休止符。生命需要的不只是一颗心脏,还需要一种精神;当这座精神的支柱颓然倒塌,生命将何以存在?人生  相似文献   

16.
安顺地戏的唱本 、 唱腔 、 行头和审美特征表明它是通过将成熟戏剧的表现手法引入村赛仪式形成的一种仪式性戏剧.黔中地区的艰难图存 、 华风教化和仪式传统,是屯堡人引戏入仪的主要社会历史背景.引戏入仪是中国戏剧史书写中被忽略的一条支线,安顺地戏是这一支线存在的例证.安顺地戏是屯堡文化的标志性事象,从安顺地戏这一独特的"身世"可知屯堡文化并不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 、 特定地域文化在黔中的原样留存,而是中土文化这一基本条件与黔中各种偶然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唯一性的文化.引仪入仪的智慧,彰显了屯堡人在追随传承中土文化的同时,因时 、 因地 、 因势创造自己独特文化的精神与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人生如戏     
每每看过一部喜剧,想象人生每天这么快乐该多好;看过一部悲剧,陷入悲痛中许久不能自拔;看过一部生活剧,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恍惚间,到底是我在看戏,还是我在演戏。我想起流传甚远的庄公梦蝶: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  相似文献   

18.
人生如行舟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硬汉桑提亚哥的形象:他在海上和成群的鲨鱼搏斗了三昼夜,最后筋疲力尽地拖着那条被群鲨咬剩的大马哈鱼的骨架回到了岸边。他留给人们的一句话掷地有声:“人,只能被消灭,却不能被打垮!”我想,人的一生是不是也像桑提亚哥那样驾驭着属于自己的小舟去完成美丽的生命之旅呢?就大多数人而言,他的一生都不可能拥有艨艟巨舰或者楼船画舫,而多半是拥有一条简朴的小舟。人们也只有在与惊涛骇浪的搏斗中,才能锻炼成勇敢的弄潮儿。如果老是在一潭死水或涟漪轻漾中泛舟,一旦遇到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时,难免要舟毁人…  相似文献   

19.
人生如棋     
世事如棋局,人生如对弈。人生往往在丢“车”保“卒”,还是丢“卒”保“车”两者间徘徊,而不知所措,妄图两者兼得。然而,人的可悲处就在于此:该舍之时偏偏要得。 古人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古人又说:“忠孝不能两全。”可见舍与取由古至今都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的确,人们常想鱼和熊掌兼得,但也该想到在你获得的时候你也失去了些什么。尤其是在这个充满功利主义的社会,人们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一切向“钱”看,那么我们会失去更多宝贵的东西。麦崇楷得到钞票而失去了自由,…  相似文献   

20.
人生·戏     
人生就像一场戏。不同的是,戏可以重演,人生却不能再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