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美是人类的希望,是生存的支柱。美的事物往往能引人奋进,催人奋发。对美的感受能力如何,往往关系到一个人的情感与人品。随着美学理论和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审美在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的功能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把审美教育结合到教学实践中,发挥  相似文献   

2.
王铭璇 《教师》2019,(1):83-84
音乐课是小学阶段培育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课程,音乐欣赏教学则以学生的审美经验为基点,教师通过引导与设计来帮助学生培育音乐审美素养。然而在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课程中,欣赏作为感知音乐、体验音乐的重要路径却往往被忽视。文章从欣赏教学在培育农村小学生音乐素养上的意义出发,结合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从实践的角度为农村小学及教师提供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借鉴策略。  相似文献   

3.
沈滢兴 《成才之路》2024,(11):73-76
书法艺术以其线条美、字形美、墨色美、布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素养以及审美判断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实践与欣赏的结合,同时开展个性化教学,进行创意引导,实施多样化评价方式。文章在分析书法教育中的审美要素、加强书法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究相应策略,以此发挥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积极作用,并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文质兼美,是人类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精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美育资源.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现结合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文质兼美,是人类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精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美育资源。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现结合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6.
审美素质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美,针对学生实际进行美育语文教材中,可以说篇篇都渗透着美:写景中的绘画美,叙事中的含蓄美,童话中的想象美,诗歌中的音乐美、形象美,等等。如小学语文教材中:《趵突泉》《春雨的色彩》《长城和运河》《春天在哪里》等都是典型的美文。帮助学生发现美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教材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的今天 ,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因此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通过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 ,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 ,抓住听、唱、想、说四环节 ,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优化音乐欣赏教学。一、“听”的参与是欣赏教学的关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欣赏的一切实…  相似文献   

8.
小学美术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台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性艺术学科.美术课程有着鲜明的实践性,它强调学生在审美活动与创造活动中的主体参与.因此,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欣赏、如何参与、如何动手实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美术教学是否成功.在日常美术教学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对学习理论进行了仔细研读,尝试通过学习理论这座桥梁,教会学生美术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他们通过擦亮眼睛观察、融情入境地鉴赏,以及放飞想象去创作,走进美术殿堂,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9.
“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这句话说出一个道理:虽然美是客观存在的。但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意义重大。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通过教学活动进行的,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中英语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也是教师教学中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教师的教学要根据英语的特点自然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学会欣赏美,评鉴美,实现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是学校美育的主要目的。而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教师为审美活动的主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对美的感受能力。本文拟结合自己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感受,谈谈如何通过为学生提供参与审美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教会学生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看待美、欣赏美、交流美的过程就是审美。在艺术创造中,人们把审美的过程用感受艺术作品、欣赏艺术作品、交流艺术作品的方式表达出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过程,则是感受语言的艺术、欣赏语言的艺术、交流语言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会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艺术魅力,从而变得更喜欢语文。一、小学语文教学上审美教育实践的流程新课改的精神要求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用审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学生可  相似文献   

13.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育应当以审美、表现美为主要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它以一定的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画面的欣赏,实现对美术的美的感受和鉴赏。”由此可以看出,教会学生欣赏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可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做好审美教育的“导游者”,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效果,在审美教育中让学生进行性情的自我陶冶。那么如何上好欣赏课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固然重要,但教师往往忽略或不够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与美,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审美教育。那么,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对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定清 《教师》2014,(35):47-48
欣赏阅读之美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用心去感受课文,从而发现文章的美,欣赏文章的美,进而创造美。因此,本文将对小学生语文阅读之美进行探讨与分析,从激发兴趣、品味意境、真情阅读、大胆表达四个部分进行教学改进,渗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金孟权 《现代语文》2005,(10):74-75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中诗词占了三个单元,如何完成诗词教学任务,成了该册教学的重点.诗词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诗词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就诗词的形象美、声韵美、含蓄美、意境美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审美情感与体验在诗词教学中的渗透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语文教学在美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适宜的方法构建良好的审美氛围,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欣赏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名作,其中的文字和语言丰富多彩,篇章结构变化有致,并且蕴含了生动的人物形象等美学要素。教师应该做到洞察幽微,指导学生在词语和段落之间去发现美和欣赏美。  相似文献   

18.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初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欣赏课中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综合审美素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本文从欣赏语文教材中的形象美、品味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分析语文教材中的思想美这三个方面,集中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底蕴将影响学生终身。所以教师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欣赏到文言文文章中语言之美、语感之美、意境之美,并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真正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之美,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整体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