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丘远光 《陕西教育》2005,(10):47-47
爱应该是有理智的。而有理智。就是能自觉地控制感情;克服那些无益的激情和;中动.不感情用事。爱如果失去了克制,不顾后果,就会变成溺爱,溺爱就是该管不管、该教不教、放任自流、任意迁就,这种爱定会把子女惯坏.所谓“爱之不适,足以为害”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2.
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而要表现的人类的活动,则成为写作中永远的主题。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银珠宝,不是现钞储蓄,而是智慧、理智与情感。人类可以运用智慧和理智创造任何物质财富,然而, 却没有什么"财"可以变成智慧。人类为什么会有充沛的精力,坚定的意志去进行不懈地对智慧的争取呢?智慧,需要什么去维持?它的基础又是什么? 情感,是智慧的基础,智慧需要情感的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了解,就会产生对学习的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又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能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使师生情感共鸣,发挥教学的最高效应。一、重视情感交流。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所致,不大善于用理智支配情感,而常常以情感支配和影响理智。喜爱教师,就喜爱教师教的这门课。倘若遇到令他讨厌的教师,则会拒绝学习这位教师教的课。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重视情感的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者的爱是世上最崇高、最无私、最理智的爱。教师用心去热爱学生,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并唤起相应的情感,这样,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就会达到和谐一致,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6,(3)
情感与理智情感,是一种感性的东西。有时,它如同洪水猛兽,势不可挡,一旦泛滥,就会冲蚀理智的大桥,留下破败的痕迹。理智,则是一种有节的思考。生活中,太需要理性的束缚了。小则针砭时弊、以法治国,大则评判古今、以史为鉴,在类似这样的很多事物上,都不能掺杂情感的因素。感恩的心我们到底在悲伤什么?当我们忧愁生活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所拥有的,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呢?小时候,我们总愁父母对我们不好,成天到晚逼我们做不喜欢的事情。再大些,我们又开始愁作业,愁考试,愁压力。而再大一些,我们又对社会不满,觉得生活是压迫,是痛苦,却从不知…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感会激励人们去努力地学习、工作、创造;而消极的情感会阻碍、压抑工作、学习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夏畅 《新课程研究》2009,(8):183-184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积极的情感会激励人们去努力地学习、工作、创造。中学的政治课教学,不仅要进行有关知识的传授,更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注入情感,改变学生情感和情绪。本文主要谈谈如何把情感融于政治课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后得出结论说,愉快既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性格。愉快的心境来得快,去得也快。然而愉快的性格则较为稳定,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情感倾向,比如说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他们指出,愉快的性格应该从童年时期开始培养,以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父母如果把精力集中在下列因素上面,就能够培养出孩子的愉快性格。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其理论性强,也较抽象,如果在教学中再采用单调枯燥的说教.课堂气氛就会死气沉沉。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情感教学,贯彻教师的教学意图,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一、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在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更苦.这种局面,对学生学习数学是相当不利的.高中生在学习活动中往往带有情绪性,如果伴随学生思考的是兴奋、激动和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就能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然而学生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善于用理智来支配情感,却常常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选人教材的文章都包含着很强的感情色彩和艺术感染力。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去引导体味这种感情,阅读功能就会减少许多。如果没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要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收获、有积累,就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或与文章类似的情感体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李稳然 《河北教育》2003,(11):36-36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理智告诉人们用什么方法去做,而情感则决定人们愿意怎样做。情感就像是一条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河流,它是道德的基础,是理智的动力,是人生生不息的力量。因此,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在天堂里     
一天,哈里与凯瑟琳去打高尔夫球,在打完第五洞后. 哈里说:如果我少一杆,而你多一杆的话,我们就会平分这个洞.  相似文献   

14.
论编辑情感的产生机制和情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情感是编辑在从事编辑工作中的情感体验。编辑在工作中如能正确认识并善于运用这种情感体验,则会对编辑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从编辑情感的产生机制看,外部信息的刺激是编辑情感产生的客体条伯;内在需要是编辑情感产生的主体条件。编辑的情感具有感染和唤醒机体特征、创造性特征、动机特征、理智特征,以及情感结果的非我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同学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不同的同学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带来不同的影响。良好的同学关系使学生心情舒畅愉悦,可促进学习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同学关系不好,则会产生冷淡、忧虑、孤独与无助感,导致抑郁不欢的心境,从而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感会激励人们去努力地学习、工作、创造;而消极的情感会阻碍、压抑工作、学习的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更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曲《声声慢》成就了李清照,也让世人永远记住了这位凄美的女神。首句“寻寻觅觅”,出语非凡,留给世人太多思考。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思?当然缘于此时的心境,流亡的辛酸、亡夫的悲痛,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使她孤独、空虚到了极点。孤独无依的她急需寻找一种情感,或者某种东西,去消解她的内心不得释怀的愁苦,此时的她就像掉进冰冷的河水中。  相似文献   

18.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  相似文献   

19.
三态人生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你愿意征服一切事物吗?那么就让你自己服从理智吧。而俄国文学家果戈里则说:理智是最高的才能,但是如果不克制感情,它就不可能获胜。两位先贤的告诫,各有侧重,一个强调理性,一个注重情感。其实,理性和情感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背相反却又相融相通,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20.
海宏龙 《宁夏教育》2007,(7):129-129
人与人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方伤害另一方的事儿,这种不愉快的事一旦出现,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愈积愈深,严重者犹如冰山一座。用硬的办法往往很难解决,最好用软办法去解决。这个软办法常常就是道歉。通过一方的主动道歉取得另一方的谅解,这样相互间的矛盾就化解了,所以道歉是一缕和煦的春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