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儿童犯罪率的增加,西方各国都注意加强德育,不仅专门开设了一些品德教育课程,而且也注重德育方法的研究。除一些与中国基本相同且常用的德育方法外,最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德育方法。 1.正面教育法这是西方国家儿童品德教育中常  相似文献   

2.
刘丽英 《教师》2011,(35):8-8
幼儿品德教育应以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前提,采取移情体验、观察模仿、正面教育、强化重复等策略,以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适切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幼儿品德教育应以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前提,采取移情体验、观察模仿、正面教育、强化重复等策略,以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适切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幼儿时期儿童的心智还未发育完善,因此加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可以促进儿童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养成。传统节日可以在幼儿园的品德教育中发挥作用,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传统节日分析了幼儿园品德教育的发展,通过中华传统节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进行研究,希望对促进幼儿品德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儿童品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其实效性备受关注。笔者从分析品德的本质、结构及形成的心理机制入手,剖析儿童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儿童品德教育要有实效性必须重视培养儿童形成负责、诚实、善良等良好品德,而且要丰富儿童的道德体验,并在品德教育中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使儿童注重自我品德的修养。  相似文献   

6.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儿童的品德教育。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了解儿童特征儿童时期,在道德方面,儿童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三者之间往往是脱节的。这是由儿童的年龄和个性等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一方面是由于儿童的知识和经验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不但秉承了中国文化重“人伦”的传统,而且是儿童品德教育的典范。它将儿童品德教育的至上性落实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在具体的教育内容、方法、形式中贯彻了“道德至上”的教育理念。蒙学中的品德教育模式对于当代儿童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真正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品德教育在提倡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现代社会非常重要,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是新一代接班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跆拳道运动以其独特的训练方式和教学方法对人们的健康和品行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美国儿童,尤其是十几岁少年,越来越缺乏道德价值观念,自1983年以来,致力于品德教育的组织开始涌现,诸如华盛顿州的“品德教育伙伴”,加利福利亚州的“重视品德联盟”等组织,他们制定出有力的计划,向儿童进行道德宣传。品德教育运动已赢得克林顿夫妇以及与他们同龄的美国公民的热烈赞同。克林顿政府拔款支持制定并实施了品德教育计划,克林顿还在国情演  相似文献   

11.
儿童品德主要是指儿童教育的品德素质,包含勇敢、坚强等方面,在幼儿初期展开品德教育,是教师根据儿童品德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对儿童施加正确的影响,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未来形成良好的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的情感正处于发展、定型阶段。思想品德教学担负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学生,把握品德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面教育,坚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同情心是儿童道德成长与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儿童同情心缺失的原因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儿童同情心的培养几点看法,以期对儿童品德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品德教学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人生之路上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在品德教育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以他们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真正做到品德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培养,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应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应为学生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向上的兴趣。思想品德教育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小学德育工作,要从日常点滴做起,要从抓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做起,要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快乐之中,要以身作则,以表扬为主……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基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专家理论的指导,我认识到密切联系生活在品德教育上的重要性,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品德教学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人生之路上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在品德教育中我们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8.
品德教育重在养正,参与社会重在担当。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紧密的联系生活,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内容广泛,包含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等,直接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9.
儿童欺负行为主要发生在校园或者以校园为媒介的社交群体内,是一种常见的校园不良行为,并有可能发展为校园暴力。对欺负行为及其动机进行分析,培养儿童健康人格,采取科学教养方式,加强正面教育是对欺负行为进行有效干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三、品德培养与年龄特点儿童的品德是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与儿童的认识能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也有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品德教育,要照顾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心理判断的一些研究。他的研究是很有特色的,这里只说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