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举世瞩目的四川高山原始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其中,在以亚高山暗针叶林为主体的森林植物群落中,冷杉林是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类群,它含岷江冷杉,鳞皮冷杉、长苞冷杉和急尖长苞冷杉。川滇冷杉、峨眉冷杉、巴山冷杉、黄果冷杉。对冷杉林物种的亲缘性,仅以上述成林的生态类群中物种的相似性来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扫描电镜下,比较观察了冷杉属全世界36种2变种的叶角质层内表面的结构特征,根据叶角 质层内表面胞间凸缘特征的显著差异,将冷杉属植物归为4类:(1)直且发达的单凸缘;(2)双凸缘; (3)不发达的单凸缘;(4)弯曲且发达的单凸缘。并发现这四种凸缘类型在冷杉属中的分布格局与该 类植物的地理分布具有相关性。根据所观察的结果和前人的属下分类系统以及化石资料,认为北美西部是现代冷杉属植物的一个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3.
运用标准木解析的方法对藏东南部不同海拔高度急尖长苞冷杉的树高、直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杉在生长时期对气候变化的反映十分敏感,在100年以内,适生区树高平均每年生长32.8cm,是林线处的5.6倍,直径平均每年生长4.8cm,是林线处的3.4倍。极端气候条件是决定冷杉种群在林线附近生存、生长和扩展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北坡云冷杉林胸径、树高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云冷杉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长白山区是云冷杉林类型最多而且分布较广泛的区域,但对它们的结构与动态研究较少。文章根据长白山北坡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云冷杉林的200块标准地资料,对林分的胸径和树高与结构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发生变化的状况以及林分林木直径、林木树高与林木株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林木直径与林木株数之间存在着幂指数关系,林木树高与林木株数之间亦呈幂指数关系,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云冷杉林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最后对云冷杉林的经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源冷杉     
张玉荣 《百科知识》2007,(4X):34-34
资源冷杉系我国南岭山地新发现的冷杉树种,为常绿乔木,高20~25米,胸径40~90厘米,树干通直圆满,高大挺拔,树冠高耸于阔叶林层之上。叶似杉叶,树皮灰白色,片状开裂。叶片先端有凹缺,树脂道边生。球果直立,椭圆状圆柱形,成熟时为暗绿褐色。该树种是1961年中央林业调查队和广西林业调查队在对湖南省资源县(现属广西)进行森林调查时于银竹老山发现,因此定名资源冷杉(Abies ziyuanensis.K.Fu.et)。  相似文献   

6.
邓坤枚 《资源科学》1993,15(6):29-38
本文通过对横断山区高山树线地带冷杉(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orr与急尖长苞冷杉Abies oeoroei orr var.)解析木资料进行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过程等方面的分析研究。阐述了高山森林的生长特征及生长规律。同时,对高山树线地带森林资源的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喜马拉雅冷杉是喜马拉雅地区特有植物和主要建群物种。文章通过分析喜马拉雅冷杉林的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采用径级结构替代年龄结构分析其种群动态从而预测其更新趋势。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冷杉群落成层现象明显,乔木层物种较少,以壳斗科和槭树科树种为主,灌木层以多种杜鹃和西藏箭竹为主,草本层发达;天然林下喜马拉雅冷杉幼苗缺失,种群径级结构呈现衰退型,次生林下喜马拉雅冷杉幼苗较多,种群径级结构呈现增长型,但径级分布较狭窄,大径级个体数量少。  相似文献   

8.
正5月10日,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资源冷杉人工繁育科研团队发布消息,历经两年科研攻关,该团队成功培育并出苗"植物活化石"资源冷杉800余株。这是我国几十年间,首次实现资源冷杉人工繁育零突破,对壮大资源冷杉种群数量,研究北半球植物区系发展演变、生物多样性以及冷杉属植物的系统演化等具重要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9.
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内外温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三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藏东南部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内、外温度变化规律步调基本一致,总体温度变化、总体规律表现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温夏凉。在不同季节内森林对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各不相同:春季在一年中温度变化最剧烈,林内高于林外;夏季(生长旺季)林内外温度变化较平缓,林内温度始终低于林外2℃左右;秋季林内外温度均在0℃以上,早晚温度较低,中午较高;冬季白天林内外温度变化较剧烈,夜间较缓和。土壤表层温度林内外昼夜温差都较大,但林内变化较林外缓和:林内外土壤受气温影响的深度不同,林外为20cm,林内只有15cm。  相似文献   

10.
按照生态采伐作业技术更新的具体模式,在本文中,落叶松云冷杉林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生态采伐技术的适宜模式。模型包括林分特征描述、采伐方式、培养目标、采伐作业设计、伐区清理、集材、更新和技术要求和规格等方面,给东北天然森林生态采伐更新提供了模板。  相似文献   

11.
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木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藏东南部色季拉山的北坡,在三处不同海拔带随机选取12个临时样地作对比,采用树木定位、角尺度法和方差分析对急尖长苞冷杉林木分布格局研究,依据角尺度均值范围介于[0.475,0.517]时为随机分布,大于0.517时为团状分布,小于0.475时为均匀分布,得出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木的分布格局的规律以及其随海拔变化的关系。总体来说,随海拔的上升其分布格局由团状分布向均匀分布过渡。  相似文献   

12.
云冷杉林是以松科(pinaceae)中的杉属(picea)、及冷杉属(Abies)的树种为建群种,广泛分布于北球的一种植被类型。它遍布于我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华北和湖北的山地中,其蓄积量占我国森林总蓄积量的21%强,在我国的森林资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云冷杉林在中国及欧亚大陆的分布有很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表现在其分布上限随纬度的增加呈现出有规律地减少,在局部地区受代表水分影响的经度作用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变,并在北纬80℃附近达其分布最上  相似文献   

13.
邓坤枚 《资源科学》1992,14(3):60-66
云冷杉林占我国森林资源总蓄积量的20%多,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林树种之一。云冷杉林在欧亚大陆广泛分布。特别是我国青藏高原的横断山地区位于长江源头地带,云冷杉林在该地区不但是用材林,而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云冷杉林被采伐以后其更新非常困难,也成为世界林业方面的普遍问题之一。随着  相似文献   

14.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群落结构和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华 《资源科学》1980,2(4):17-29
云冷杉林是小兴安岭地区主要的森林群系之一。它不仅能提供大量木材供建筑、家俱、飞机、枕木、电杆、船舶等之用,同时也是纤维和造纸的重要原料基地。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本区云冷杉林的研究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为了弥补这一缺限,结合教学工作,对小兴安岭地区的谷地云冷杉林进行了连续数年的半定位研究,现将取得的初步成果整理出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资源冷杉     
资源冷杉系我国南岭山地新发现的冷杉树种,为常绿乔木,高20~25米,胸径40~90厘米,树干通直圆满,高大挺拔,树冠高耸于阔叶林层之上。叶似杉叶,树皮  相似文献   

16.
试论转基因植物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月,中国农业部批准了三种巴西转基因大豆的进口证书,由此,我国公开的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达到82个。与此同时,"登海3686"、"中农大236"、"中农大4号"等转基因玉米品种和3种转基因水稻以及Bt转基因棉花品种在我国国内的违规种植呈蔓延趋势。理论研究和实验都表明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转基因植物会对附近的近缘野生种产生遗传层面上的影响,干扰和破坏自然界的遗传多样性,进而可能威胁整个自然生态平衡,由此引发的生态灾难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7.
回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实施,已走过4个多年头。《纲要》提出了"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16字战略方针,全面引领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工作。2011年,《纲要》颁布实施进入第4个年头,恰逢"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此这一年也成为我国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之年。在知识产权创造层面上,我国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2011年,全国共受理3种专利申请163.3万件,其中发明  相似文献   

18.
正就在2017年5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再次传回了一组令人惊叹的照片,它在进行俯冲任务时拍摄到了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夏季的奇异云层。2017年是"卡西尼号"航天器传奇旅程的最后一年。这篇传奇的科学史诗终将在2017年9月画上句号。自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1997年用"大力神-4B"运载火箭将"卡西尼号"发射升空,在正式进入环绕土星转动轨道的13年里,它兢兢业业地探索土星及其卫星系统,获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9.
云南蓝果树     
1997-2000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在云南省,调查人员发现了一种总株数不足20株的极度珍稀濒危树种,它就是我国特有的云南蓝果树。  相似文献   

20.
兰科在横断山地区是维管束植物中的大科之一,共有91属,363种及9变种。 4属为我国特有属,其中1属为本地区所特有;155种及9变种为我国特有种。  其中69种及5变种为本地区所 特有。本文对属、种进行了分析,并对全部种的分布格局作了详细的介绍,概述了本地区兰科植物的区系组成及特点。本文从兰科植物属、种的分布提出了四川峨眉山是东亚植物区中划分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和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分界线上的一个重要的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