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第一轮: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虽然中考试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出发点根本来源于课本。因此,通过教材复习使初中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宽和加深.绝不可扔掉课本而沉溺于“题海”中。因而,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老师要求各位在编制教学案时,要立足于课本,夯实双基,先把书本上的习题全部过关。通过复习要让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2.
课本习题是经过筛选的题目之精华,潜力大,功效多。用好课本习题是废止题海战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用好课本习题,就是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旧”题来一个“新”做,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习题的推陈出新的方法,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十册的总复习为例,略述数学习题推陈出新的四条道路,为探讨如何用好课本习题,提高复习效率抛砖引玉。这四条道路是变形、引伸、推广、组合。  相似文献   

3.
习题的编选,对于提高复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明确解题目的,选择符合双基要求的习题 让学生解题,不仅是为了巩固课本知识,更是为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提高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化学试题,考查的知识面大。重要的概念、规律、方法都有所体现,可以说没有偏题、怪题。因此在编选习题时,不必花过多:的精力去钻研各种类型的难题、怪题,而应根据《大纲》和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双基要求的习题。尽量作到各个重要的知识点都能以具体的题目形式出  相似文献   

4.
高三复习阶段 ,师生往往陷入无边的题海 ,忽视了课本 .而课本是知识体系的浓缩 ,反映的是知识间的经典关系 ,让学生对课本产生兴趣 ,系统掌握 ,提高创新 ,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1 通过对例习题的解法探讨 ,激发对课本的兴趣 .1.1 一题多解在高三复习过程中 ,由于学生已把高中所有基础知识学完 ,所以在做课本习题时 ,可以把思路放宽一些 ,做某部分习题不一定仅局限于这一部分的内容 ,可以横向联系 ,做到一题多解 .例如 在不等式部分有这样一道习题 :求证 :(ac +bd) 2 ≤ (a2 +b2 ) (c2 +d2 ) (《高中数学第二册上》P1 6练习 2 )思路一 :作差…  相似文献   

5.
<正>历年来,数学命题每年都从课本摘编和改编一些题目,即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基础,进行加工、简化和组合,一些较难的试题也是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吸取其思想,引申而成.因此在高三复习中,我尽量排除题海战术的干扰,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研究教材上来,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和方法,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努力做到"温故知新",夯实基础在高三上复习课,我建议学生首先要复习教科书,认真解  相似文献   

6.
复习课教学中,对课本习题进行再探讨,是培养学生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考试题源于教材,有的是取教材中的原题或仿制类似题。为此复习课应紧扣教材,有的放矢,力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实践证明,复习课教学从课本例习题出发,可前后串联综合,乃至适当的拓广、延伸等,可使学生对所讲问题既有熟悉感又有新奇感,在兴趣盎然中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真乃是一举多得。下面以我的复习课教案一例,以抛砖引玉。 解析几何课本第99页习题第8题: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抛物线相交,两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y_1,y_2,求证:y_1·y_2=-p~2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对此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用好课本习题提高复习效率刘北荣,刘诗浩课本习题是经过筛选的题目之精华,潜力大,功效多。用好课本习题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用好课本习题;就“旧”题“新”做,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习题举一反三的方法,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  相似文献   

8.
<正>每当临近一年一度的高考时,各个学校纷纷印刷了几十份课本习题或改编题发给学生看,其实回归课本不仅仅在此时,更应该贯穿于我们平时的教学,尤其是一轮复习中.从江苏实施新高考以来,统计每年高考数学试卷中教材改编题约有10题,但又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在教材题目的内容、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变形、重组、推广,使之源于教材.而又异于教材,很多高考题都源自课本中的定理或定理中的思想方法,或是例题、习题的重新组合.课本题大都蕴涵着丰富、深  相似文献   

9.
复习世界现代史,要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为依据,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狠抓“双基”知识。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课文中的基本史实,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给学生以史论结合的基本知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和插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主要部分,并作标记。在主要年代、人物、地名或带有小结性的语句旁边,加上不同的符号,表明这些是比较重要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要把基本  相似文献   

10.
初四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四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原题的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建议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决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书后的…  相似文献   

11.
<正>单元复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习题可以巩固知识,深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使学生、教师对本章节内容的学习、教学情况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以调整、改进今后的学习及教学。 习题的选择很重要,选择合适的习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它是教育学、心理学、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基本规律的综合运用过程,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内容要全面,不能留“死角” 复习的目的是巩固、深化、提高,因此,选用习题应以课本知识为主体,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指导。习题内容涉及面要广,对所复习内容的各个知识点不能有遗漏,造成“盲点”,留下“死角”。特别是重点、难点及易忽视的问题都占有适当的比例,在习题中有所体现。 要做到全面性原则的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领会《大纲》的精神,并且尽量多看一些参考资料和习题,在此基础上精选或自编紧扣课本的各类题目。另外,教师应教会学生在做题的同时熟读、精读教材,学会分析、研究教材,对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对比、联系、总结,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迁  相似文献   

12.
正课本中的例、习题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一定的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究性,或寓一般性的结论、或蕴含着深刻的背景材料,是课本的精髓,也是高考命题的源头.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本中的例习题进行变式探究、引申拓展、横向联想,并能巧妙运用其中一些结论,以题攻题,可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教师把握高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蔡上鹤先生认为“教科书是由正文、例题和习题三部分有机组成的”.这就是说数学课本中的例(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数学教材无一例外地会配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数学教材的例(习)题一方面起到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复习并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在辅导学生平面几何总复习时,把一些互有关联的几何题目放在一起,作为例题或习题,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证几何题的能力很有好处。下面,我举一组互有关联的几何题,这些题目中,有两个题(第一题和第七题)是全国统编教材上的习题,从课本的选题目的看,第一题(初中数学课本第四册复习题七第12题)是作为巩固所学定理的基本习题,第七题(复习题七第23题)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定理进行证题的能力的题目,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其余各题是在这两题的基础上经过类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考命题始终坚持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以现行教材为依据求变、求新、求活.教材上的每道例题、习题都是经过编者精心设计和深思熟虑的,不仅考虑到该题在本节课中的重要地位,还涉及到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因此,对于教材中的每道例题、习题,在学习中要多角度审视,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黄知平 《湖北教育》2005,(12):54-54
数学课本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课本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体现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中考试卷中的一些重要试题,就是以这些典型例题和习题为原型,拓展创新而得。在中考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这些题重新作一番探索研究,使学生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顺水推舟,脱离教材笔者复习线性规划前,作了个小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课本内容简单、题型单一,没必要去做课本例题习题,只做复习资料上的题就行了。针对学生这种浮躁心理,复习时我顺水推舟,直接就把已经分  相似文献   

18.
在高考数学复习中,对课本例习题深入挖掘、变形推广、提炼方法、引伸改造,以此可以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驾驭课本知识的能力。这样以本为本,合理对课本例习题的再利用,既克服乱用资料盲目地搞题海战,又是提高数学总复习质量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教材中的一个习题加以演变构成阶梯形题链,目的在于提请教师注意把课本中的一些典型题作为知识块,将一些表面看来毫无联系的问题串在一起,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联想变化的观点,增强应变能力,优化其数学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教材中的许多例题和习题往往是各类试题命制的题根,在高三复习时,如果我们能立足教材并对教材中典型例习题进行联想、类比、迁移、拓展,就能充分发挥教材的杠杆作用,使高三复习回归课本不仅仅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本文以人教A版教材中的一道例题为例,做了一些探索,现整理成文与同仁交流,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