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讯的魅力就在于通过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来打动人感染人。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讯的采访就是吵"故事",写作就是讲"事故"。这一取一予构成了通讯采访和写作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标题,顾名思义,就是文章的眉目.诗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谁不想拥有一副迷人的秀眉和动人的双眸? "回眸一笑"之间,就让人一见倾心,这该有多么神奇的魅力哟!  相似文献   

3.
"魅力"就是一种能够特别吸引人的力量.面对那些有着独特魅力的人,比如一生致力于传播古典诗词的叶嘉莹,展现出独特专业素养的美女翻译张京,谁能不油然而生敬意?其实,拥有魅力的不仅仅是人,一种文化,一段艺术表演,甚至一片风景,也能绽放出迷人的魅力.像最近引发关注的三星堆文化,不知令多少人为之倾倒,由衷赞叹!  相似文献   

4.
<正>【真题回放】写作(50分)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美丽的外表,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魅力。文章有魅力,人们就会爱不释手;人有魅力,别人就想靠近与之交往。刘白羽《日出》:"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就对我有魅力的一件事。……文题:请以"____魅力"或者"魅力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5.
<正>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学生就愿意多读,一个教师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并永远爱戴。一般说来,学生喜欢哪一个教师,那么,他就喜欢这个老师任教的学科,这门学科学得就好。"亲其师,信其  相似文献   

6.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同样的风景,在不同的人眼里却有着别样的精彩,这就是观察的魅力。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时,你会发现生活中会有许多可写的素材一个个"蹦"出来,而且只要你能将观察所得稍加整理,就是一篇内容具体、语言  相似文献   

7.
一幅画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欣赏;一篇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阅读;一个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交往;而一个教师有魅力,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就愿意亲近他,愿意聆听其教诲。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就是这样。面对当今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富有个性的学生,语文教师理应成为"魅力教师"。  相似文献   

8.
教师具备了"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教育教学就几乎成功了一半,这种力量就是"魅力"。为了更好地展现魅力,教师应从人格魅力、知识魅力、语言魅力、形象魅力等方面塑造自己,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凡学生都喜欢与有魅力的老师去亲近,聆听教诲,模其举手投足,学其一声一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生动形象、充满诗意的教学语言,永远是课堂教学的魅力之源。教师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散文菁华     
我觉得人的美貌就在于一笑:如果这一笑增加了脸上的魅力,这脸就是美的;如果这一笑不使它发生变化,它就  相似文献   

11.
宁乡的黄材,因为"四羊方尊",因为"千佛洞",成了遐迩闻名的魅力之镇. 充满魅力的黄材,有一个被广大师生和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魅力校长"的人.他,就是黄材镇月山完小校长王斌.  相似文献   

12.
《童年笨事》一文题目新颖抓人。如果是"童年趣事"就落了俗套,"笨事"让人有想读的欲望,也给人实在、可信的感觉。一个6岁的孩子最大的乐趣是什么呢?不就是"跳泥坑",不就是比"勇气"吗?这样一个故事是可信的、真实的,我甚至为一个6岁孩子的勇气所折服、所感动,所以周全同学的这篇文章是成功的,而叙述的魅力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3.
<正>魅力就是"吸引人的力量",是一种主观体验。教师的魅力是一个系统,由职业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等组成。要做一名有魅力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修养、人格修养和学识修养。一、用"心"教书,升华教师的职业魅力笔者认为:"用嘴教书,是把教师的工作看作一份职业;用脑教书,是把教师的工作看作一项事业;用心教书,是把教师的工作看作一门伟业。"所以,用"心"教书,是教师的职业魅力。要做到用"心"教书,就要在"三个认真"上下功夫。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和保证,要做到"五备"。一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不难,不厌却难;诲人不难,不倦却难。孔夫子一生反复表白,自己别无长处,唯此而已。也正是这"不厌"和"不倦",孔子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至今无法逾越的师表楷模。孔子是教师的骄傲,是读书人的骄傲。我们完全可以说,他的伟大就是书籍的伟大,他的魅力就是书香的魅力。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发展的弹性、空间很大,如果能坚持  相似文献   

15.
东小故事汇     
<正>在江宁东山脚下有一条"跑马埂",据说是东晋大将谢安骑马练兵之处。传说它十分神奇,能伸能缩。谢安的马能跑多远,它便能延伸多远。就是这个故事,让这条"跑马埂"充满时空的魅力,保存至今,苍松翠柏、车水马龙都掩盖不了它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辉煌。文物因故事得以辉耀,文化因故事得以承继,精神因故事得以流传。"故事"是有魅力的,它能够感染人;  相似文献   

16.
成尚荣 《中国教师》2010,(24):4-5,13
<正>正如有人所说,尽管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文化之中,但是倾我们自己所知,也未必能说出什么是文化。也许,这就是一种文化的魅力、文化的魔力。学校文化的回归与再出发,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什么叫"回归"?什么叫"再出发"?古罗马的  相似文献   

17.
在诗歌创作中,作者往往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性格、生命及思想感情,使自然景物反映出人和社会生活的美,这就是美学所称的诗歌创作的"移情作用".这种"移情现象"在古诗中非常普遍,诗歌之所以会长时期焕发出强有力的艺术魅力,"移情手法"的巧妙运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教师这一职业中,常有这样的说法:"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也就是说,课是有灵性的,就像字如其人、文如其人那般,因人而异。或清新自然,或平和理性,或灵动轻巧,或恢宏高远,总之见课如见人。显然,在人课统一的状态下,教师有魅力,课堂才有魅力。那么,教师的魅力在哪里?课堂的魅力又体现在哪里呢?一、教师有"气",课堂则有"势",从而充满吸引力有人说,上课需要一种感觉,这是教不会、学不来的,否则名师的课怎么一到我们手上就变了样?的确,"课感"学不来、学不像,因它源于教师的"气",并影响着课堂的"势",甚至决定了课堂有无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富魅力的作家之一,他的魅力就是他的叙述模式的创新性,尤其是他的"叙事视角"的独特运用。这就使他的小说为当代文坛开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景象,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方面来论述莫言小说对传统叙事视角模式的颠覆。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界或是教育界之外,"语文"都愈发成为值得专注的字眼。孔庆东老师说过"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不置可否的是,语文有其独特的魅力,左右一个人的潜在实质、左右一批人的感物伤怀、左右升学考试的形势大局,而探究语文学习与语文教学的过程更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