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些年,我国研究生的数目几十倍地增长,但成才率跟研究生总数却很不成比例。我在北大当过研究生,又在北大带过研究生,之后又主持过国家研究生培养的一部分工作,我很愿意就研究生培养提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我当学生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感觉,研究生要想打好基础,是靠自学为主,不是靠听课。听课只是启发,真正要做的是自学。因此课程不能安排得太多,应该给研究生创造  相似文献   

2.
在BBS上看到一个帖子,全文如下:“堂堂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考试,竟然使大量的自考生进入复试,而把我们北大自己这么优秀的学生拒之门外,这真是法学院的悲哀、北大的失败!去年我们方向竟然招了6个自考生,这在全国法学院都是一大奇观!这些没有经过法学正规教育的人,三、四年在北大混吃、混喝,蹭课听;倒头来靠死记硬背也能混进北大!我奉劝自考生们~句,别在这浪费时间了,北大不欢迎你们。”  相似文献   

3.
我有一个无比聪明的老哥,高二就考上了大学,现在就读于北大,这实在是令人骄傲的事情,要知道那可是北大!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别说考上北大,就是去北大逛逛也是件幸福的事啊!就连想想都流口水。  相似文献   

4.
给我一双翅膀,我要飞,我要远眺!——摘自水木年华《给我一双翅膀》小时候,望着漆黑夜空中那璀璨的群星,我梦想着自己能有一双翅膀,展开双翅飞向夜空,也能成为那璀璨的群星中的一颗……我想飞我在一张照片上结识了北大,那微波荡漾的未名湖,拔地而起的图书馆,深深地吸引了我。妈妈告诉我:这,就是北大。北大是一所尖子生云集的名校,  相似文献   

5.
我很重要     
我很重要?开玩笑!我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我重要在哪里。今年高考有人考上了北大、清华,为学校和家庭争得了荣誉,只可惜他不是我;有同学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轰动全县,  相似文献   

6.
滕朝阳 《教育》2007,(8S):21-21
7月8日,北京大学公布了2008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在所有招生名额中,学校招收推荐免试生(保送生)的数量占到计划数的50%至80%,也就是说,北大研究生招生的一多半名额给了保送生。这一政策让很多来自普通高校想报考北大研究生的学生感觉“很不公平”。北大则表示,这么做是依照导师的意见,希望招收更高水平的学生。(据7月9日《北京晨报》)  相似文献   

7.
当我听说复旦要第一个“吃螃蟹”时,很感兴奋!如北大再不改,过得几年,复旦的毕业生恐怕要压过北大的风头。  相似文献   

8.
张邦鑫 《大学生》2012,(Z1):80-81
辅导没效果就等于偷了家长的钱我是2002级的北大研究生。本科想考北大,但是没考上。考研究生的时候考到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一直以来,我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18岁以后应该自力更生。所以,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想做点兼职。但是,父亲不允许,他认为我应该好好学习,我又比较听话,所以就没有做。读了研究生后,我就决定出去做兼职,挣一点生活费。我家是农村的,父母没有工作,所以我一个学期做了7份兼职。研一的课很多,我又要做7份兼职,基本上过的是牛马一样的生活。我的7份兼职里,有3份是家教,有2份是带辅导班,另外两份,一个是在网上答题,一道题十块钱,抢答的都是清华、北大的学生,一天答80道题后头晕脑胀的:另一个是给一家小公司做网站。当时互联网泡沫还在,很多公司需要网站,我就谈下一家公司,给他们建网站。这些兼职解决了我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9.
我爱北大     
黄丰 《求学》2001,(4):59-59
我爱北大,却很少对别人说。初中时年少轻狂,居然敢当着全年级的面说我要考北大。考北大?就凭你?啧啧,不知天高地厚,大家一定都这么想、包括现在的我。如今担心别人笑我大言不惭.听到“北大”二字只能满脸漠然与平静,却压抑不住心中阵阵激流。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爱北大!  相似文献   

10.
北大游学记     
正在我们每个人儿时的心里,都蕴含着一个北大梦!然而,这个梦想,在45年后的今天,变成了现实!这个梦虽然姗姗来迟,但我还是满怀期待和向往,踏上了北大学习之旅。1我们住在北大校内唯一的勺园宾馆,位于北大校区西南边,上课地点政府管理学院在东北边。每日,我们都要从西南边到东北边,绕行北大一大圈儿。稍微快一点儿,要20分钟;稍微慢一点,基本就得30分钟。但是北大太美了,致使每天的4趟走路  相似文献   

11.
吕萍 《大学时代》2004,(8):42-43
能通过《大学时代》跟大家谈谈对考研的几点感触和想法,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原本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 9月份之后将成为北大的一名研究生。我想这一成功是与我近一年的努力与计划分不开的。下面是我的一些考研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大家在选择考研专业的时候不要怕换学校、转专业,尤其不要能建立充足的信心,这是成功的第一步。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决定专业的过程。因为我喜欢文科,我决定考北大之后,我拿着上一年北大的招生简章,通过对招生情况、专业难度、录取比例等要素的对比,初步决定了教育科学、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些专…  相似文献   

12.
方立新 《教育》2006,(1):13-13
北大校长许智宏一番“研究生招生考试应该取消”的宏论,引发热议。高校研究生招生除了比例不大的委培、定向生外,基本上与高考制度一样,都采取统一考试并基本依据考分高低进行录取。针对这种情况,许校长说,北大要作“调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分数不是北大录取研究生的最终决定因素,它只是为学生取得一个复试的机会而已。面试时北大重在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素质。”许校长的这番宏论,令人联想起一度  相似文献   

13.
9月23日,本科学校老师联系我询问我的保研意向,我毫不犹豫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学校:北京大学!老师说:你的目标学院只接收参加过他们的保研夏令营并获得"优秀营员"证明的学生,如果没办法保研到北大,留在本校也是不错的选择……听到这些话的我瞬间愣住了.  相似文献   

14.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每到高校旅游旺季,记者走访发现,诸如北京大学这样的著名学府也难逃"到此一游".慈济寺山门遗址作为北大未名湖畔的重要景观被游客写满了留言,博雅塔、钟亭等其他景观也有多处留言.记者发现,这些留言很有特色,多数是准高考考生的豪言壮语.比如"北大,等我!""我一定要考上北大!""九年后,北大一定会有我的一张课桌"等.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电脑》2005,(4):4-4
"只要我持之以恒,考上北大没问题!"在班上成绩很一般的雷迪,为何有如此信?"因为我已经找到了被北大录取的最佳风水方位."  相似文献   

17.
北大旁听记     
正经过近20年的北大"偷学",我终于熬成了学者,出版了著作,成就了事业。回首往事,倍感温暖。但愿北大的"偷听"传统,能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北大旁听传统,由来已久。毛泽东、瞿秋白、冯雪峰、沈从文、申寿生、杨沫、柔石、李苦禅、金克木等一大批名人,都曾在北大旁听过。岁月飞逝,我在北大"偷听",转眼已近20年。在这里,回首我与张岱年、许智宏、厉以宁三位北大名教授的故事,以示感恩,并纪念我在北大的旁听岁月。1996年年初到北大不久,我在三角地商场  相似文献   

18.
冰心,20世纪的同龄人,20世纪的文学大师!今年2月28日,系冰心逝世12周年的纪念日!在读者心中,冰心是永远的文学大师;在我心里,冰心是一位爱心的"圣母"!每当我路过北大燕南园和临湖轩时,每当我漫步在北大未名湖岸边和湖心岛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冰心,因为这里,老人留下了大量的足迹.她曾在这里求学、生活、执教、结婚,北大是她的梦,燕园是她的家!  相似文献   

19.
兆丰 《教师博览》2003,(11):20-21
“工作起来,研究生不如双学士,双学士不如本科生。”如今在高学历盛行的时候,民间竟流传着这种说法,让研究生们颇有些愤愤不平。据了解,1980年至1998年,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增长了两倍,研究生则增长了8倍;在清华、北大等学校,研究生人数已经占到学生总数的一半。到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将突破100万。  相似文献   

20.
正三年前,我们在这里以天为幕、以地作台,迎接中国政法大学2011级研究生入学。今日,我们再次与天地同庆,在这里举行中国政法大学201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共同见证2,000多位同学完成学业,开启人生的新征程。在此,我代表学校和全体教职员工,对所有应届毕业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学们,当你们感怀在法大三年"时间都去哪儿"的时候,也是我要问"你们都去哪儿"的时刻。我每年最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