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钟书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从《围城》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所言的“围城”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化的“围城”与西方现代化的“围城”,走出传统化的“围城”意味着钱钟书对中国化现代化的追求,打破西方现代化的“围城”暗示了钱钟书对现代性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的批判。钱钟书的围城就是每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围城,走不出传统化围城但极力想走出传统化围城,每一个现代中国人都不得不面对了传统化与现代化的双重围城。  相似文献   

2.
自我结构的出现与发展是成长过程中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文化是影响自我结构的重要因素。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自我形成具有较大影响,“仁”的传承以及“宗族观念”作为儒家文化的衍生物通过社会教化对中国人的特定人格结构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汉字看中国传统的“和”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是中国传统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传统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化的最高境界。“和”化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中国的国民性格、化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追本溯源,“和”化根植于我国农业明的土壤,肇始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卜禾。中庸之道是实现“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试论孔子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主义,他一生的人实践与人主义思想倾向说明他关注的对象是人与人类社会;尤其是他的“仁”,率先在世界上将“人”作为一个类概念来进行运思,产生了极其丰富的“人”学思想,其中所体现的人关怀与人精神,成为中国传统化中最为光辉的人遗产。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传统化是在以儒学的为核心的汉族化与少数民族化长期撞击和融合中产生和发展的,汉族化对少数民族化的影响和少数民族化对汉化的渗透的核心理念是对“夷狄”的教化观。由于各民族化的互到动变迁,“夷狄”教化观表现为以德厚夷、华夷一家、夷汉一家、以夏变夷等不同的理论变式。其实践都是在中国传统化赋予教育的教化功能上展开的,表现了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四海皆兄弟”是中国传统化中人与他人关系的一种认识与实践。传统的人格理想指导人们内主仁、外行义、积极入世,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秉“义”而行,“义”结四方。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的现代散化小说具有清新自然的诗化语言,恬静淡泊的抒情心理及“随便”“散漫”的叙事结构三人方面的特点。可见渊博精深的民族传统化修养和艺术功底对一个作家的艺术生命力的释放和发挥作用是历久弥深的。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士人是中国传统化的承载、传播,他们特有的政治精神是中国传统政治化价值体系的凝聚,并不具有现代性。本针对学将士人等同于现代知识分子的观点,指出从传统的士人精神中走出来,实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现代化,还需要在“价值支点”、“人生目标”和“人格结构”等三个方面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和教育变革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是中国化变迁和教育变革的重要时期,在这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化和教育大体经历了三次重心的转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主权主导期”的化教育范式,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化教育范式,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化教育范式,其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对待传统化;二是如何对待外来化;三是如何实现传统化,现实化和外来化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已有压倒传统化的趋势,年轻人喜欢穿韩服、看日本动漫、吃肯德基、过洋节……这一现状令人不无担忧。“教育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化传统,吸收人类明发展的一切成果。”有感于此,作为一名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我一直十分关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化教育,尤其是重视选用地方课程资源,以丰富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趣味,提高学科整体效益,也使传统化教育得以渗透落实。下面就谈一谈这些年来我在这方面的实践和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