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些集邮刊物纷纷围绕第4次"国际极地年"发表相关文章,使集邮爱好者对人类对地球三大"极地"所作的探险和科学考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集邮爱好者特别关注的中国的极地科考活动也作了介绍,但是都没有谈到中国徒步横穿南极第一人——秦大河。秦大河,祖籍山东泰安,1947年生于甘肃兰州,毕业于  相似文献   

2.
吉秀 《集邮博览》2008,(12):15-15
国际上极地科学考察比较先进的国家以及古代热心于极地探险的国家,如阿根廷、澳大利亚、英国、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俄国、瑞典、美国等,不但极地考察科学技术发达,而且非常重视极地邮政及集邮,在其极地考察站、考察船、潜水艇上,邮政设备齐全,极地邮品品种全、形式多。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极地集邮组织和极地集邮刊物。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1日,大陆"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完成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任务返航途中,顺利靠访台湾高雄港,并进行科学交流,这是大陆公务船首航祖国宝岛。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北京极地集邮协会特制专题纪念信封一枚,编号JD-46(图1)。  相似文献   

4.
我的一部极地内容的一框邮集参加了2004年11月“北京市第二届现代集邮展览”竞赛类展览。市邮协领导和评委都提出,极地内容的邮集归于专题类不一定合适,按照国际上的做法,我们应该制订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的极地类集邮展品评审规则。  相似文献   

5.
国际极地年(the International Polar Year,IPY)是全球范围的科学家共同策划、联合开展的大规模极地科学考察活动,被誉为国际极地科考的"奥林匹克"盛会。这项科学考察活动已有多年历史,2007年正值第4次国际极地年。  相似文献   

6.
周良 《集邮博览》2008,(12):23-25
作为世界上的重要大国,中国在极地科学考察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60年以来,中国登山队多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于1975年和2005年两次测量珠峰高程。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开始涉足南、北极科学考察,目前已建立起一船三  相似文献   

7.
第1条极地集邮极地是指地球南北两极地区,以及以珠穆朗玛峰为主体的地球第三极。极地集邮就是收集和研究有关极地考察(早期是探险,下同)内容的图案,和以表现极地所发生的事件、以极地事物为发行目的的邮票及相关邮品的集邮方式。  相似文献   

8.
7月1日,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从上海启程首航北极。这是我国在世纪之交继15次南极科学考察之后,首次对北极进行为期60余天的科学考察,倍受世人关注。同时“雪龙”号邮政支局亦随  相似文献   

9.
美国极地集邮协会是唯一的世界性极地集邮组织,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现有正式会员3400余人,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第三届现代集邮展览10月12日至16日在新落成的北京德胜国际文化中心展出。本次邮展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7周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弘扬集邮文化,推动现代集邮发展而举办的。展出全市18个区(县)、直属、团体集邮协会和专业集邮组织选送的162部300框及14展柜展品,竞赛性展品包括一框、开放、节俭、灰姑娘、首日封、图画明信片、生肖、自动化、原地、极地、文献集邮等11个类别。其中极地和文献集邮是新设立的邮展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1日,大陆"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成功靠访台湾高雄港,实现国家公务船首访祖国宝岛的破冰之旅,开启两岸极地科学合作的大门。此后,台湾方面以"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牵  相似文献   

12.
2007年3月1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召开大会,宣布国际极地年(IPY)计划在北京启动,标志着具有重大意义的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在我国拉开帷幕。国际极地考察年是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共同策划、联合开展的大规模极地科学考察与研究活动,被誉为国际极地科考的"奥林匹克"盛会。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八个国家为主要的合作国家。图1是2007年1月1日美国南极站点(亦被称作阿蒙森-斯科特站)寄出的实寄封。图2是法国巴黎于启动日-2007年3月1日寄出的实寄封。  相似文献   

13.
我看专题     
《集邮博览》是一份综合性邮刊,取材应该多样化。然而读者成千上万,再怎么多样化也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口味。每期适时采用一个"专题"的形式来调剂、充实,可以说是一个突破性的选择,可为一部分邮人的偏爱提供精神食粮,如"挑战极限",至少能为800位极地集邮爱好者所欢迎。说不定,有的读者读了此专题后,油然而生加入"极地集邮"行列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1999年,中国邮坛评论界涌现出一个新版的《中国集邮》杂志,它诞生于原有的中英文结合的《中国集邮》,面向广大集邮爱好者和热衷于集邮投资和邮市运作的邮商,将集邮知识与市场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贴近市场,实话实说的特点,因此,日益受到集邮者的欢迎,订户和广告量不断增加,成为低迷邮市中投资者的导航灯。  相似文献   

15.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和大多省区市集邮协会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在此期间创下的许多辉煌业绩永载中国集邮史册。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我国集邮事业形势严峻。如何看待这种形势,如何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推进我国集邮事业的发展,已成为邮政主管部门和各级集邮协会认真思考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90年5月1日,由北京几位极限集邮爱好者发起成立了专题集邮组织——京华极限集邮研究会。近20年来经过不断努力和创新,会员队伍不断壮大,集邮的水平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彰显了很强的生存能力,这些都得益于高质量的会刊、会内多姿多彩的活动和会员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经过10年动乱,中国集邮活动的复兴和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特别是1982年8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集邮事业的发展,各级集邮组织相继成立,集邮爱好和集邮协会会员迅速扩大。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1983年加入国际集邮联合会,中国成为国际集邮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经过20年,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和评价中国集邮的现状呢?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集邮博览》三十余载的忠实读者,与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集邮博览》伴随着我的集邮生涯;同时,我也是看着它诞生和不断发展的。从1981年正式发行的《北京集邮》,到更名的《集邮博览》。它见证了"文革"后中国集邮从复苏到高潮起伏的过程。我热爱她活泼、朝起蓬勃,充满青春活力;她勤奋、信息丰富、治学严谨;她面向读者,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15,(1):48-49
1955年1月10日中国集邮公司成立1955年10月23日中国集邮公司的第一家分公司—上海市集邮分公司开1956年7月1日邮电部邮票发行局成立1958年12月中国集邮公司与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合并1961年10月1日中国集邮公司天津分公司开业1962年1月1日中国集邮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开业1962年6月广州、沈阳、西安、武汉、南京、杭州、长春等城市分别成立集邮分公司或集邮门市部1966年8月中国集邮公司停业1968年5月12日邮电部邮票发行局撤销1969年1月中国集邮公司撤销1972年1月1日中国邮票出口公司成立1973年1月1日交通部邮票发行局成立  相似文献   

20.
    
初识周良先生是在《集邮博览》杂志社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据介绍他对极地集邮研究颇深,造诣很高,且是从测绘行业的一个司局级位置上退下来的老领导。一见面,果然是高大宽厚、儒雅长者。作为本期"九问"嘉宾,他的一句话让人为之动容,"我永远怀念她",怀念他的妻子、他集邮活动的第一伴侣——吕明琏女士,相濡以沫之情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