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编读往来     
问题与解答核废料的危害极大,那么为什么人类不能利用运载火箭将其运到太空,将核废料投入太阳内呢?——湖北省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陈浩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问题与解答核废料的危害极大,那么为什么人类不能利用运载火箭将其运到太空,将核废料投入太阳内呢?——湖北省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陈浩  相似文献   

3.
举手问吧     
答:利用火箭将核废料运到太空,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目前还无法实现,因为成本太高、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就目前的技术而言,人类要制造火箭要花费相当多的费用,即使是制造出来了,要发射时还需要付发射费,发射一般的火箭成本大概就要好几亿人民币。而如果要扫除核废料对地球的危害,还需要将核废料运送到太阳系之外,或者更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文化》2007,(4):9-9
遮罩太阳计划很久以前,科学家就提出:让一面巨型镜子绕地球旋转,以阻拦太阳光线。但由于这样巨大的装置势必十分笨重,以至专家们无法将其送入太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教授安格尔提出的新设想是:将几万亿个又薄又轻的玻璃“过滤器”代替一面巨型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创新》2010,(3):36-36
美国一名科学家大胆设想,使用一尊长1.1千米的太空大炮将货物送入轨道,将可以极大节约发射成本。他表示,使用太空大炮把货物送上太空轨道,每磅成本仅为250美元,而使用火箭把东西送上太空轨道,每磅的成本高达5000美元。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革新》2010,(3):36-36
美国一名科学家大胆设想,使用一尊长1.1千米的太空大炮将货物送入轨道,将可以极大节约发射成本。他表示,使用太空大炮把货物送上太空轨道,每磅成本仅为250美元,而使用火箭把东西送上太空轨道,每磅的成本高达5000美元。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设计是不是精巧来作为一项指标,用它去衡量一台机器好坏的话,那么,航天飞机的设计可以说得上是一团糟.它在太空轨道里的形象还算优雅,然而在发射之前却笨重得要命.它需要有一座庞大的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发射台,需要一个高达105米的发射架,还得有两节体外火箭推进器.真是一个结构繁琐的庞然大物.  相似文献   

8.
火箭自行车     
《科学与文化》2006,(3):17-17
如果你希望在不进入太空的情况下也能体验火箭的强大推力,该怎么办?“火箭自行车”的问世可让你实现梦想。“火箭自行车”由美国火箭设计者蒂姆·佩肯斯设计。他将200磅推力的火箭发动机安装在自行车上,这使自行车的加速能力有极大改进,能在5秒后达到时速60英里(1英里约等于1.6  相似文献   

9.
海外传真     
正猎鹰火箭海上回收成功Space X公司4月9日在第5次测试中,终于在海上成功回收猎鹰9号的第一级火箭。人类历史上首次海上火箭回收由此实现,这意味着火箭回收除陆地外,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低成本太空运输时代或从此开启。这也是Space X探索火箭可重复利用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人类迈进宇宙的一大步。数据首次存入DNA内并可无损读取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微软的科学家在D N A储存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时代》2010,(6):103-108
Q为什么不能把核废料扔进太阳销毁? 我们此前曾经解释过为什么把火山作为堆积核废料的垃圾场是个坏主意。但是这显然激发了很多读者的灵感,我们的邮箱塞满了潮水般的读者回信,他们都想知道“好吧,既然火山不行,干嘛不直接把核废料射进太阳呢?”理论上说,这是一个清除令我们讨厌的核垃圾的好办法。太阳是一个质量为地球33万倍的持久运行的核反应堆,它吞噬掉成千上万吨核废料棒就如同一场森林大火烧掉一滴汽油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1.
用一条通向太空的绳子来发送卫星,其发送费用将比目前的火箭输送降低数千倍以上, 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构想!它就是未来极有可能取代火箭的太空交通工具——太空电梯。  相似文献   

12.
蓝宇 《今日科苑》2006,(3):24-26
神舟七号将于2008年发射升空,这是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日前在北京透露的。黄春平还说,神舟七号上很可能将有3名航天员,而其中一位要出舱行走,也就是说,中国航天员要进行“太空漫步”。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这  相似文献   

13.
点子与窍门     
将地球推离太阳 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导致气候反常,美国科学家打算采用前所未有的做法使地球降温,就是将地球“推往”较凉爽的地方──离太阳远一点,藉此化解温室效应,以及太阳变热而对地球造成的危害。 这个狂想是由美国太空总署一班科学家提出。当中的劳克林博士说:“这是透过高度准确计算,做到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在构思中,科学家会向彗星或小行星发射火箭,小心调校它们的轨道,让它们与地球擦身而过时,把部分引力能量(gravitationalenergy)传送给地球,从而令地球速度加快,进入离太阳更远的轨道。 科学家会引导彗星飞…  相似文献   

14.
正5月7日,我国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首次完成太空3D打印。除了太空3D打印,这枚火箭还带了哪些科研项目上天?在轨3D打印金属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设备和材料的"补给线问题"一直阻碍着人类飞向更远的空间。随着太空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实现航天器零部件的"自给自足"正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地时间3月6日,一枚头顶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德尔塔II型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腾空而起,并于发射62分钟后在721千米高空成功实现镜箭分离,将望远镜送上太空预定轨道。“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终定点成功,开始其寻找太阳系外银河系内的类似地球的行星的希望之旅。  相似文献   

16.
冰封核魔     
核废料的危害人所共知,怎样才能让它们远离我们的生活?科学家们似乎已经找到了童话里那具有强大法力的封印之瓶,将核废料永远囚禁其中。  相似文献   

17.
张唯诚 《百科知识》2013,(22):23-25
科学家曾利用开普勒太空型远镜对8.3万颗类日恒星进行了长达120天的观测,结果发现,在这些恒星中共发生了365次超级耀斑。耀脚是恒星爆发性的能量释放。太阳耀斑通常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的极大期,但超级耀斑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8.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磁场的南北极就在地球的南北两极附近。地磁的存在对地球生物有着极其特殊的保护作用。我们知道,漂浮在太空中的地球时时刻刻经受着宇宙中各种射线、粒子的轰击.其中太阳就是最主要的一个源头。太阳辐射中的粒子流流风儿一样,绵延不绝地吹向地球,当太阳耀斑爆发时,数十分钟内释放的能量相当干20亿颗100亿吨级的原子弹爆炸。如果没有地球磁场的遮挡,太阳的各种高强度辐射将径直冲到地表,其危害程度决不小于核电站泄漏事故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太空已被瓜分完毕2010年,最雷人的新闻恐怕是太阳有了主人。2010年9月,西班牙加里西亚的妇女安吉拉斯·杜兰向当地公证处注册,将太阳登记为她的财产。她还煞有介事地拿出公证书显摆,该公证文件宣称,杜兰是太阳的主人,该恒星位于太阳系中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世纪的某一天里,人类不需要再像现在这样靠冒着滚滚浓烟的火箭将人造卫星和飞船送上天,只要搭乘一架连接太空与地球的“天梯”即可。这种大胆的设想是一位俄罗斯专家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后来美国航天科学家进一步对此进行了论证。而要建太空天梯并非易事,其中关键的问题是目前还没有这样牢固的材料可以用来建造如此之长的太空天梯。1991年,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叫碳纳米管的碳纤材料,这种材料的重量仅为现在钢材的1/6,而其坚韧度要比钢材高出几百倍。试验表明,这种材料的牢固程度已足够用来建造太空天梯。尽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