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实施,是中小学实现教育目标,立德树人的最主要工作。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得到了普遍认同。基础教育课程逐渐走上"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轨道。要求中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1]。新课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果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由于种种原因,学科课程的教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创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突破了原有的课程模式,逐渐向学科渗透、文理交融、益德益智、综合训练的方向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和途径,为学生从认知到践行架起了桥梁。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如何处理好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把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的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被规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并强调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而在此前,教育部规定在中小学开设独立学科课程性质的信息技术课程,其目标、内容、学习方式、评价等课程元素都相对明确。如今,新课程改革又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引来  相似文献   

4.
张显国 《中国德育》2014,(20):52-53
正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给学校德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要求。成都市石室中学依托成都市十二五规划课题"生命教育视野下德育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的研究,初步建构并形成了以生命教育学科课程为核心,以五大类社团课程为主体,以德育常规活动和创新活动等综合实践课程为重要内容,以独具特色的石室文化和石室校园环境等隐性课程资源为补充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核心——生命教育学科课程学校从2006年开始探究生命教育,从认识生命内涵入手,从生命、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目标三个层面,以生命的三个维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教专科教育课程建设既要融入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体系,又要从小学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顺应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构建“综合培养、文理渗透、四块结合、五年一贯、预专分段”的培养模式;突出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教育;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潜能;大力推广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增加教育学科课程比例;提升学生教学能力的“大专性”和“学术性”。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实施与高师教育类课程变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课程对教师教育素养提出的新要求是:转换课程理念,提高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能力、学习指导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拓宽国际教育视野。这些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教师专业化的新取向。针对这些新要求和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的历史、现状与问题,当前的改革应完善教育类课程体系,增加教育类课程学分,确立多元化课程目标,拓展课程教材意义,贴近新课程教学实践,改革课程教材行文方法,转换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减灾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以课程形态、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为一体的建构过程,在互渗与融合中建构减灾教育框架,实现课程对减灾教育素养培育的功能整合,在活动和体验中获得减灾的真知、真感,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感,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广西师范大学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增加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门类与学时,实行模块化、动态式的课程结构体系,由教师教育学院和各学院联合管理教育类课程。合理地处理教育类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关系、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训练的关系,以及职前教师培养与职后教师培训的关系,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和整个教师教育工作的良性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减灾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以课程形态、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为一体的建构过程,在互渗与融合中建构减灾教育框架,实现课程对减灾教育素养培育的功能整合,在活动和体验中获得减灾的真知、真感,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感,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适逢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促进了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考察当前中国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学科课程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经验,可以促进建构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通修教育学科课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初中地理新课程与环境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主要是以学科渗透的形式开展的,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载体。初中地理新课程从课程基本理念的引领、课程目标的相关、课程内容的支持、课程实施的落实等角度全方位体现了它与环境的密切关联,为初中地理新课程更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以加强综合实践教育为方向,强调改革学生被动接受性学习的单一的教与学的方式,改变过于集中学科本位的做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全面实施新新课程方案已成为学校和教师的使命,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要求,实施综合实践教育乃是课改的必由之路。为了做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工作,以达成该课程目标,我们提出了下列设想:一、指导思想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在继承传统的综合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课程,它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13.
谢华 《中小学电教》2011,(3):106-106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科的交叉、渗透、整合、创新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从音、诗、画的教育整合方面,结合中小学音乐教学,来谈一下开设综合艺术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音乐新课程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展起来的新型课程。它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学科综合”等新的教育理念。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纳米科技”引入高中实践活动课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纳米科技教育的提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课程标准正在陆续问世。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应该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认识学科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指出:应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必修课。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在试点高中尝试开展了“纳米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力图使中学科技教育课程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要求达到23个学分,相对于其他科目的学分来讲,其比重很大,这样设置的用意在哪里?专家解读:在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必修课程,是《方案》中所规定的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它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新课程的八大学习领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旨在促进学校教育职能的变化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使教育教学从片面强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转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展开.新课程制定了全人发展目标,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目前我国培养师资主要途径之一的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科担负着未来教师专业素质外其他素质培养的重任.因此,基于高师公共教育学科课程设置原有的不足与新课程实施的现状,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科的课程设置应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目标的重新确定,为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课程结构的调整,对教师的学科结构就有了新的要求。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现状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实施,薄弱学科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要纳入教育管理者的视野,进入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注意了学科间知识的整合,不再是单纯的品德教育课程,而是综合了科学、自然、音乐、美术、生活常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体现了活动性、开放性和综合性,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小教专科课程建设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年制小教专科教育课程建设既要融入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体系,又要从小学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顺应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构建“综合培养、理渗透、四块结合、五年一贯、预专分段”的培养模式;突出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教育;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潜能;大力推广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增加教育学科课程比例;提升学生教学能力的“大专性”和“学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