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王婆一定是夸自己的瓜好,而不是夸自己长的漂亮。所谓“卖什么吆喝什么”,只有让消费者洞察自己所买产品的优点才能促成购买。而插位战略  相似文献   

2.
“他干什么,什么就重要”“老陈干什么工作,什么工作就重要”。这是局、队常说老陈同志的顺口溜。老陈自己也认真地说:“卖什么,吆喝什么。卖瓜,就要说瓜甜”。我跟老陈接触五六年了。他的工  相似文献   

3.
知识的魅力     
要想让学生对知识有兴趣,当然就要先对他们讲清知识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所谓“卖什么吆喝什么“.……  相似文献   

4.
中华明的核心是什么?这在学术界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认为是礼。有人会说,你这是卖什么吆喝什么,因为你是研究礼的,所以才会把“礼”抬得这么高。可是对不起,这一说法的发明权不是我的,而是属于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先生就先获我心。钱先生在台北的素书楼会见一位美国学时说:“你对中国化的认识,只是看到了它的手指和脚趾,要了解中国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钱先生非常明确地说道:“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为什么可以用“礼”来统领中国传统化呢?钱先生强调了以下两个要点:首先,  相似文献   

5.
舒敬东 《学语文》2021,(1):67-68
《望海潮》一词,柳永是借“夸”杭州来“夸”杭州的主政官孙何的主政有道、治理有方及与民同乐;与此同时,柳永还通过“夸”这个言辞,形象而又直观地展现了自己卓越的文学才华,从而达到了委婉地举荐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下巴长胡须,头上竖尖角,胸前铃声脆,尾巴摇啊摇。拉车小山羊,本领真地道,不用人吆喝,一路可劲儿跑。宝宝车上坐,过瘾乐陶陶,爷爷牵绳走,哼唱<战马超>。人夸车漂亮,爷爷特自豪:“没花一分钱,完全自己造!”小羊拉车本领高@罗庆朴  相似文献   

7.
赞赏会     
有一天,嘴巴提议:“我们来开一个赞赏会,自己夸自己,增强自信心。”“自己夸自己?怪不好意思。不如互相夸一夸,还能增进友谊与情感。”眼睛提出异议。耳朵、鼻子都表示赞同。耳朵抢先发言:“我来夸眼睛,如果没有眼睛,我们就都生活在黑暗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龙点睛’这些都可以证明眼睛最重要。”眼睛不好意思地说:“过奖,过奖。”  相似文献   

8.
母鸡夸蛋     
老母鸡,自己把蛋夸:“个个大!”“个个大!”驼鸟看了直笑话:“哪个‘个个大’?我看像芝麻!”母鸡夸蛋@李鹏~~  相似文献   

9.
《__夸我_了》这个题目的题眼在“夸”字,表意重点在第二处横线上所填的内容。谁夸不重要,夸我什么,是一定要表现出来的。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这处横线上,要么填“进步”、“懂事”、“能干”、“自觉”这一类比较抽象概括的词;如果要填具体的内容,一般会以否定的形式出现,如“  相似文献   

10.
友谊商店     
小小跟妈妈上街时,经常注意商店的招牌。一天,她指着马路对面的商店问妈妈:“那个友谊商店卖什么呀!”“卖东西呗,什么都有。”“那为什么要叫友谊商店?”妈妈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怪,不好回答,就反问小小:“为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件事写自己最熟悉的人”教学设计黑龙江牡丹江市平安小学迟令统一、课前准备组织一次以《夸XX)为题的演讲比赛。要求;1.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人作为“夸赞”的对象,并想一想他(她)的哪些优点最值得夸。2.指导学生回忆自己所“夸赞...  相似文献   

12.
在班级管理中,我主要遵循“爱、夸、导、管”的四字教育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爱、夸、导、管”的四字原则在班级管理中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的学生,才会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了爱心,学生犯错误时,你才会像对待生病的孩子一样帮他们找出“病因”,苦口婆心地劝其“吃药”,引导他们走上正途。  相似文献   

13.
卜庆贵  王财 《教育探索》2005,(3):109-110
教育孩子以表扬为主,这是教育工作的共识。而近年来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思想影响下,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出现了一个极端.就是只“夸”不批评的教育。这样一味地“夸”孩子.能否培养出具有责任感、身心健康的孩子,难免引起一些教育工作的担忧.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8,(17):42-43
机智年中总结会上,领导总是夸自己做事做得多么好.滔滔不绝,各种夸.我们都听不下去了.这时,一个同事随口来了一句:“张总,你能不能别老是这么夸自己……”一瞬间,空气中弥漫着“杀气”,我们心想,这个同事死定了. 没想到,该同事慢悠悠地补了一句:“搞得我想夸你都找不到词儿了……”  相似文献   

15.
我儿不笨     
儿子星儿两岁多一点时,有段日子颇具逆反心理,让他去做某件事,他明明能做得来,就是不肯做,我和妻子便斥之为“笨”。起初,儿子尚无反应,时间久了。他居然以笨为荣,再逢他不想做或确实做不来的事时,干脆径直自己吆喝“星儿苯”,而拒绝尝试。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课堂上,每当学生答对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操作时,常听教师表扬说:“真聪明。”“聪明”往往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评价用语,也几乎成为某些教师表扬学生的惟一词汇。笔者曾在一堂课内进行过统计,全班被教师夸为“聪明”的学生就达21人之多。何谓“聪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聪明”词条的解释是:“智力强,天资高。”可见“聪明”是个褒义词,谁愿意人家说自己“笨”呢?尤其是少年儿童,被人夸为“聪明”确实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然而,“聪明”毕竟是对人天赋秉性的一种评价,能被老师夸为“聪明”固然可喜,未能获此褒…  相似文献   

17.
吴琼 《小学语文》2009,(7):100-102
【教学目标】1.能从同学身上发现优点,并用具体的事情真心实意地夸一夸自己的同学。2.能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学习表达、倾听、应对,感受交际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用“具体的事情”清楚、明白地夸一夸自己的同学。  相似文献   

18.
说“有为”     
“有为”的意思是有作为,就是工作做出了成绩,是个极含褒义的词。夸一个人“年轻有为”,等于说这个人“前途无量”。被夸者一般都会觉得非常受用。其他一些与“有为”有关的词组或短旬通常也都有积极的含义。目前。职教界流行一句话,叫作“有为才有位”,其积极的意义不言而喻。工作做出了成绩,别人才会重视,或者反过来,要想别人重视,自己先做出成绩,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灭"蚁记     
““哎!”爸爸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我好奇地问道:“有什么好叹息的嘛?”爸爸带着无奈的语气说:“咱家里有一窝蚂蚁,天天到处爬。”“可不是吗?连茶几上都有!”妈妈插话了。“嗨,这算什么问题,消灭蚂蚁的任务交给我了!”我脱口而出。不过这回我揽的可是个苦差事,谁叫我夸下了海口呢。我倒在沙发上冥思苦想。这时,妈妈端来了一大盘鸭梨。我一看,顿时计上心来,拿了一块鸭梨放在蚂蚁的必经之路上,吆喝道:“蚂蚁们,快来进餐了!”不到一分钟,一只小蚂蚁朝这边爬来了,它慢慢地接近了鸭梨。正当我欣喜若狂时,它却掉转蚁头了。不过,过了一会…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应当把自己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榜样,除非他能这样做,否则他的一切工作都将是白费”。夸美纽斯所说的这个“活生生的榜样”实际上指的就是高尚的师德,没有高尚的师德做基础,教师其他的努力不过是空中楼阁,失去了意义。我国古代也有“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学为人师,德为世范”的古训。由以上不难看出,教师的道德要求不但自古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