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罗斯一直是出版大国、读书大国,人均图书占有量较高,但新冠肺炎疫情对其出版业影响较大.文章根据俄官方数据,全面总结2020年俄罗斯出版行业发展状况,从传统书业、数字出版两方面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俄出版行业的冲击和影响,介绍俄政府为应对疫情出台关于出版业和全民阅读的扶持政策的做法,尝试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和开展中俄版权贸易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非洲出版业》(African Publishing Riview)是非洲出版商组织的会刊,也是唯一一本关于非洲出版业信息、分析和展望的泛非期刊。该刊报道内容包括图书出版、发行、非洲书业信息、最新出版物介绍、图书奖情况、书展信息、合作出版报道、出版教育培训、书评等。《非洲出版业》是公开发行刊物,编辑部设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  相似文献   

3.
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切合当下出版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谈教育出版的融合必须先了解整个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而认识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有两个维度或者说是两个角度.第一是出版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包含教育、文化、旅游、金融、信息、电影电视等;第二是出版业与技术的融合,这里技术包括数字网络、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从这两个维度来认识出版业包括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有两个大的方向,本文主要从出版与技术融合的方向来说.  相似文献   

4.
改刊弁言     
《出版工作》从1991年开始,更名为《中国出版》。更名的根据是,中国出版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迈人世界出版大国的行列。泱泱大国,应该有一种与其身份相称、事业规模相称的刊物,以向国内外读者介绍中国出版业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出版经济》2001,(11):9-10
很高兴参加中国会计学会出版分会第四次理事会。新闻出版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党和国家对新闻出版业非常重视,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为出版行业的快速积累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省出版业也不例外。 回顾过去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的发展,出版业已成为我国33个行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我国真正步入了出版大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二维码市场的迅速升温,图书出版业再次掀起二维码热潮。二维码技术在图书出版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着眼于将二维码在图书出版行业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行业协会是同行业企业自愿组成的协调行业发展的组织,也是实行行业管理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出版行业协会是出版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方的出皈行业组织出现在17、18世纪活版印刷技术比较普及、出版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出版物的社会影响比较广泛以后。在中圈,出版行业组织兴起于清代,当时在一些刻书比较发达的地方建有行业公会,到清代末期,全国性的现代行业组织出现在现代出版业的发源地——上海。出版行业协会的产生和发展对出版从业者的行业自律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等报纸报道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日前发布《中国出版业蓝皮书》 ,分析 2 0 0 2年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状况 ,并对2 0 0 3年出版业的发展走向进行预测。这是出版业首次以蓝皮书的形式对行业进行年度的深度综合分析 ,填补了行业空白。蓝皮书包括行业状况分析、管理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2 0 0 3年行业走势预测等多项内容《中国出版业蓝皮书》发布中国出版业状况  相似文献   

9.
沈群 《编辑之友》2012,(4):81-83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形势表现为在规模上和内涵上迅速发展,但数字出版行业存在一些混乱,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存在问题;走势主要体现在:数字出版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明显、正形成一个复杂有序的管理体系、数字出版将逐渐占据中国出版业的主导地位、数字出版业的创新力增强等几方面.对我国的数字出版的良性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数字出版要渗透积极的文化精神、数字出版要有意识地促进生存方式的进步、努力扩大数字出版的输出.  相似文献   

10.
出版行业是重要的文化支柱产业,也是重要的大众传播平台,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和行业自身的发展瓶颈,绿色出版的概念在业界逐渐萌生。绿色出版是出版业经过一定发展而自然产生的形态,也是出版业发展的趋势,能够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方向,是一个整体性、系统化的概念。在编辑、管理、受众、媒介、渠道、阅读模式等各个环节,绿色出版对出版行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出版业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近几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连年看涨。这些数据揭示着我国数字出版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揭示着我国数字出版的脚步越迈越扎实,揭示着我国数字出版正在日益走向市场化、规模化。毋庸置疑,任何行业的任何发展都是由行业人才的智慧和努  相似文献   

12.
姜明 《编辑之友》2003,(4):31-31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特别是近十年的改革,出版业的市场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政企分开、管办分开正在实施,出版市场体系已初露端倪,出版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但同其他行业相比,出版业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图书出版企业的规模大都比较小,出版业的发展同国民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出版业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体制性的障碍。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出版业是香港重要的前景创意工业,在中西文化交错、资讯自由流通和强大印刷业的支援下,香港已发展为主要的出版中心和跨国出版机构的营运地。创意和市场触觉并重,运作也深具国际视野。截至2001年底,香港共登记出版53份报纸和709份杂志,年内超过1万种书籍登记注册。 香港出版行业与急速转向市场化经营及集团化管理的内地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合作基础。香港是内地出版机构的优先合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不论从规模还是品种来看都以大众出版为主导,著名的讲谈社、角川书店和小学馆都是大众出版社。因此,日本出版业的“大崩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大众出版业的“大崩坏”。在连续负增长的日本出版业中,仅有杂志一枝独秀,仍然维持着壮大的规模,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出版社都是以杂志为基础、以杂志为主要创收来源的。过分娱乐化的出版结构,使得大众娱乐出版极度发达。出版娱乐化导致了漫画泛滥,但漫画这种边缘形式很容易被其他娱乐形式取代。  相似文献   

15.
李薇 《出版广角》2021,(16):31-33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出版业转型升级逐渐加速,行业细分越来越深入,出版业向多元化、新媒体化、国际化等方向发展,对出版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新闻出版业的新格局对出版人才提出新要求,分析出版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可为出版行业的整体发展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介绍、分析和评估西班牙出版业海外市场现状,以及政府和行业协会对行业的扶持措施等,对近年来西班牙出版业海外推广的变化进行研究,并从西班牙出版业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文化和出版互相推动、行业协会等在版权贸易的作用这几方面,找寻对我国出版业海外传播和推广的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出版产业领域的一种新形式,代表着数字出版业的发展与崛起,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文化科技融合是促进数字出版行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原动力,对于提高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在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促进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准确地把握数字出版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对其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有出版社130多家,大多数是私人出版社,其中大型出版社13家.全国的出版业中心是雅加达、泗水、万隆、棉半、巨港.主要出版印度尼西亚文图书,少量出版物用英文出版.印度尼西亚出版商协会、印度尼西亚书商协会是主要的行业组织.教育与文化部负责管理与监督出版社的出版活动,负责开展促进出版业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融资已成为出版业资本化运作的常规途径和方式。通过融资,不断吸纳广泛多样的市场资源,给整个出版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强动力。但法律的缺位与滞后,无疑增大了融资过程的市场风险,制约了出版行业融资的良性发展,进而给整个行业的开放和进步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不利于出版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现实亟须我们通过构建完善的出版融资法律体系、适当放宽出版行业融资的市场准入条件、加强融资监管等措施来保障出版企业正常融资秩序,促进出版行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贝拉吉尔出版组织通讯》(Bellagio PublishingNetwork Newsletter)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贝拉吉尔出版组织研究与信息中心和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等合作出版的一本出版业专业刊物。该刊每年四期,专门服务于第三世界出版业,内容包括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出版业研究、调查、专论、信息等,此外还报道出版业专业出版物的出书信息等。《贝拉吉尔出版组织通讯》的编辑部设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内,该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65-3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