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应试教育”日益成为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严重障碍;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于教育模式的转变,探讨了素质教育概念的涵义,阐述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本质特征,从“应试教育”诸多弊端的分析中,得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新的教育方式,但它绝不是全盘否定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既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人才的需求也越发全面。应试教  相似文献   

3.
董榭 《陕西教育》2011,(7):104-104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挑战的战略举措。国民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把“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提出,正是要解决作为育才场所的学校与选才方式的选拔性考试之间的恶性循环问题。素质教育的推行将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也是未来教育的基本趋势,它势必将替代应试教育的模式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基本模式。一、素质教育是历史的必然(一)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属性素质教育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的提出是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当今社会剧烈变革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简单的学校教育的培养已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其原因在于大多数学校是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依归的“应试教育”。而…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 ,竞争的日趋激烈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 ,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重在管理 ,只有切实加强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管理 ,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才能在管理和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所提出的,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加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长远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实施多年,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与深入落实。笔者现从素质教育发展历程入手,对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王叶 《学周刊C版》2014,(3):54-5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所提出的,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加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向。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等提出要求,这种内在要求的变化,必然引起整个教育体系的调整与改革,进而必然对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提出挑战。事实上,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的弊端已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不失时机地实施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如何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是目前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在此谈几点个人认识:一、关于更新观念差不多所有论述…  相似文献   

9.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部门,特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广播电视大学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一、电大加强素质教育的必然性1.电大加强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历史发展的必然电大教育的创立和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其成绩和贡献已为社会所共睹。不可否认,电大教育仍存在着较多的应试教育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限制和延缓了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各类人才具有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等。这些素质的形成,不加强素质教育是不行的。要使我们培养的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人才逐渐出现了“分离”乃至“逆转”,应试教育势必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时代的发展呼唤着知识的革命,知识的革命呼唤着教育的革命,素质教育于是便应运而生。在素质教育中,教育者也应对自己来一场“革命”——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教育理念上和知识结构上进  相似文献   

12.
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是邓小平同志为中国教育指明的发展方向。我国教育实现“三个面向”的核心问题是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建立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那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二者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两种教育模式所依托的社会背景差别很大,不同的社会背景必然会提出不同的教育需要。应试教育建立在农业经济和科技落后的基础上,社会生产及生活没有提出更多的对知识人才的需要,国民教育极不发达,社…  相似文献   

13.
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现代学校管理体制程方生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一种新的实践模式。教育思想的转变必然要求学校管理思想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同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但没有高  相似文献   

15.
臧蓉 《中学生物学》2012,28(11):16-18
推进素质教育被定为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受教育者的思维素质,其中,逻辑思维素质在人才成长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强化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从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必然要求。1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现状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长期盛行,在中学生物学科  相似文献   

16.
面向基础教育培养跨世纪合格教师——高师院校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王延文李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国的基础教育已开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适应这一要求,历史教学中,就要以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和发展技能为目标,变“应试教育”为全面的素质教育。那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区别如何呢?下面就这一问题作一简单探讨。一、在教学任务上──从教书到教书育人的区别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者,其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以灌输式或划题式的方法来落实历史教学目标,单纯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  相似文献   

19.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是跨世纪人才需要的必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仪要升学率,也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就要求教师自我加压.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相似文献   

20.
“应试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状况了,亦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它培养出的人才又怎能担负起振兴中化的重担呢?所以,现行基础教育急切期盼着新的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方式的诞生。素质教育不是突然提出来的,关于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实践也不是最近才开始强调的。应该说它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推进教育整体改革过程中逐步明确并提出的必然结论。特别是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后,素质教育这一更为综合、更为深刻的概念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