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05,30(7):74-74
据东方网2004年11月7日援引《北京晨报》消息称,我国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种群,经过多年研究已经初步攻克人工圈养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道难关。2004年人工繁育大熊猫9胎12仔,其中成活9只,死亡3只。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熊猫国际国内影响越来越大,人们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大熊猫是和平友谊的纽带,因此提高大熊猫的生存能力和群体数量就很重要。当前,不管是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还是圈养的大熊猫,其都面临着发情难,受孕难,存活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造成大熊猫保护困惑及对我国大熊猫保护措施探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动植物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工授精不仅在保护珍稀物种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圈养大熊猫基本上都是依靠人工授精使大熊猫妈妈“喜得贵子”,它也是人工养殖动物(如蜜蜂、鱼及家禽等)充分利良种、加快良种繁育的重要途径。对于人类本身来说,这项技术在治疗不育、促进优生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叫“祥祥”的大熊猫,它是从上千只圈养大熊猫里精选出的身体最好的一只,经过野化训练后两次放归山林,结果两次受伤回来。最后,它因被野生熊猫打下悬崖而丧生。大熊猫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把它们集中起来进行人工圈养,是人类为繁衍该物种的无奈之举。大熊猫是独居动物,它们的本性是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不受打扰地繁衍生息,接受自然优胜劣汰的洗礼,从而促进物种的进化。然而,在圈养过程中,大熊猫被驯养成群居动物,不仅失去了“野性”,更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天培 《生物学教学》2001,26(12):35-35
自法国传教士兼生物学家阿曼德·戴维 (A·Darid)1869年 3月 1日在四川宝兴县发现大熊猫以来 ,迄今132年间 ,无论是国内外动物园圈养的 ,或人们通常见到的 ,还是中国政府作为重礼、国礼赠送给美国、日本等诸多国家的大熊猫 ,皆为黑白相间的。然而 ,人们也从未预料到大自然中竟栖息着颇具异色 ,诸如棕白色、金棕色、纯白色的大熊猫。近年来 ,除棕白色、金棕色大熊猫外 ,白色大熊猫在全国大熊猫三大分布区之一的陕西省佛坪县奇迹般地被人们陆续发现 ,并以此打破了大熊猫研究史上“单一性”的学说。2 0 0 0年 11月 2 1日 ,陕西佛坪国家级…  相似文献   

6.
寻踪大熊猫     
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国宝,被人们精心地保护起来,我们只能在动物园或者繁育研究基地才能看到它们吗?当然不是,还有不少大熊猫生活在野外,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它们,我国每十年就要开展一次大熊猫普查。这不,新一次的大熊猫普查开始了,让我们跟随科考队员的镜头,去寻觅野生大熊猫吧!  相似文献   

7.
<正>最新调查显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卧龙保护区境内有野生大熊猫140多只,占中国大熊猫总数的10%左右。而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则是它们温暖的家。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中国在繁育大熊猫领域达到了新的世界水平。2005年,新产仔并哺育成活的大熊猫  相似文献   

8.
全球最轻(40克)的熊猫宝宝 2008年9月1日晚21时50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晶晶”的创作原型“康康”顺利产下了一仔,体重为153克。次日凌晨零点40分,“康康”又产下一仔,体重仅40克,这也是目前全球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史上初生体重最轻的大熊猫幼仔。  相似文献   

9.
今年至今,我国今年已人工繁育大熊猫14胎22仔,其中有8对双胞胎,目前共成活21仔。国宝大熊猫一年只怀孕一次,每次产仔一到两只。大熊猫的繁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送往广州香江野生动物园的大熊猫冬冬即将迎来37岁的生日,而它的年龄相当于人类144岁的高龄,据了解,冬冬还是全球最老的一只熊猫,其子孙有54只,占到了全球圈养大熊猫的两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增长游客的知识与见闻、激发游客对游览地的兴趣并培养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旅游解说系统进行SWOT分析,针对其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其旅游解说系统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旅游解说系统作用及功能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永巴是一只大熊猫,生活在深圳野生动物园,年轻时生儿育女,为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作出了很大贡献。她如今25岁了,已相当于人类的七八十岁。今年1月份,网友“秋月归思”到动物园去看望她,却哭着回来在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有谁还记得我年轻时的容颜”的帖子。文中说,永巴面黄肌瘦,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是世界上极其宝贵的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生存和保护现状,为世人所关注。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其保护工作显得由为重要,具有显著的代表意义和示范意义。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难度大,其与边缘带地区协调发展是长期困扰科研人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与栖息地边缘带经济和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发展生态旅游等角度探讨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并提出了探索边缘带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等建议,旨在促进大熊猫栖息地和当地人民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形态观察、选择培养、革兰氏染色和生理生化鉴定,对三只圈养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致病菌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19株菌分别属于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志贺杆菌(Shigella)、变形杆菌(Proteus)、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等7个属,其中大肠埃希氏菌为优势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志贺杆菌、克雷伯氏杆菌、葡萄球菌和耶尔森氏菌对小白鼠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最敏感,高敏菌株占94.74%;其次是氧氟沙星和阿米沙星,高敏菌株分别占89.47%和42.11%;而对克林霉素、磺胺六甲氧嘧啶、罗红霉素、强力霉素等敏感性较差.该研究结果将为圈养大熊猫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剑 《大学时代》2006,(1):110-112
写作存在“三难、四差、一慢”等问题 上述问题的起源,一是由干大家在写作文时存在三难问题(即开头难.展开难,结尾难).以及“四差一慢”问题(即语言能力差.词句变换能力差.主题展开能力差,全文段落连贯能力差和写作速度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俗称花熊、竹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国宝。大熊猫是举世闻名的动物“明星”,因为在地球上它比人类还古老,被称为“活化石”。现在仅幸存于中国6块相互隔离的山岭中,现存总数1600只左右。大熊猫在中国秦岭地区的分布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熊猫小种和巴氏亚种的化石在陕西省蓝田县和洋县的倪家沟、金水河口相继发现,其历史可追溯到更新世初期,距今已有70万年左右。直到最近数千年的历史记载,都表明秦岭南北坡普遍有熊猫分布。后来由于栖息地遭受到人类的破坏而使它们从原来分布的大部分  相似文献   

17.
杂闻罐头     
NO.1关键词:熊猫落户 2008年10月,来自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两只雄性大熊猫“乐山”和“珍大”飞抵竹乡——浙江安吉县,住进了安吉竹博园内“五星级”的熊猫馆。为了给憨态可掬的熊猫提供专业、精心的照顾,安专竹博习还分别从成都和杭州聘请了专职饲莠员和专职兽医。  相似文献   

18.
“‘祥祥’,走吧,回家吧!”随着铁笼哗的一声被拉开,早已归心似箭的“祥祥”冲出铁笼,在人们的注视与欢呼声中飞似地冲向丛林深处,刹那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2006年4月28日上午,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正式启动“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工作”,第一次正式放  相似文献   

19.
立足大熊猫文化内涵,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提出从构建大熊猫文化旅游园区、政府提供制度和管理环境支持等方面着手,以构建四川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为大熊猫文化的创造性开发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证人作证难,出庭更难,讲真话难上加难"的三难问题非常严重.三难问题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妨碍了直接言词原则的贯彻,使当庭质证无法实现,降低了诉讼效率.对三难问题的成因,可以从社会、立法、司法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