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作昕 《山东教育》2005,(21):126-127
一位智者说过,人的一生只在做着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做事也是做人。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能有所作为。由于历史的、社会的、个人认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如何培养孩子成人的认识上,不少人还存在着一个误区,他们往往只盯住孩子的分数,忽视了对孩子做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人的一生,活得有无作为、价值大小、幸福与否,主要体现在他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上。做人与做事相比较,首先是做人,然后才是做事。而健全人格的培养,正是教幼儿将来如何做人的。智育在某种程度上则侧重于教幼儿将来如何做事。根据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幼儿的智育对其一生来说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儿童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决定的奠基作用。所以,为把孩子培养成社会真正需要的人,做父母的应把健全人格的培养放在整个幼儿教育的首位。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说明,人的一生都要学习.我觉得人的一生就是要学习做人和做事.做人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事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做人首先要想到别人,这是做人的重要原则.我经常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因而我从内心觉得自己也应该支持和帮助别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也是对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孩子成人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终极所指。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主张小学主要应让孩子学会做事,大学才重在让他们“明其理”。这种认识是有道理的,我们认为,让小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以他们的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为主线,以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榜样,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通过与学生生活密…  相似文献   

5.
"学习成绩不是孩子学习的唯一。"——东子"我的学习成绩总是超过爸爸的预期。"——范姜国爸爸东子说:大多数家长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将来才会成才,有出息。但他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每个人都具备多种能力,只是突出点不同。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只能证明他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执行力比较强,但这只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说明他们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创  相似文献   

6.
做书的主人     
早读课时,许多同学并不认真读书,他们认为早读课就是用“小和尚念经”来应付老师。但我觉得,读书,要有意识地去读,用心、用脑、用情去读。有意识地读书,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了解许多“情”和“理”。了解了“情”,对你写记叙文或恰当地说话都有极大的帮助;了解了“理”,不仅对你写议论文有帮助,还可以让你更深刻地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宽容,懂得谦让等。比如,人的一生就是做人做事的一生,要做事得先学会做人。从这个“理”中举一反三,又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情理,读书就是为了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情理呀!有意识地读书,对我们将来在社会上立足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7.
我的新时代家庭教育观就是在家庭教育方面,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育孩子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鼓励孩子找准人生奋斗目标努力学习,教育她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与身边人相处,教育她要尊老爱幼,关心弱势群体,我们的亲情陪伴也贯穿了孩子的教育始终.  相似文献   

8.
不知他们是否知道,他们对我兄弟俩在成长过程中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和相待,一直在伤害着我们的心。老家农村,山高路远。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比山高比路远。从小,父母总喜欢将我兄弟俩比较,谁听话,谁不听话,谁学习成绩好,谁成绩差,谁将来会有出息,谁将来没出息。这  相似文献   

9.
正学校到底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一生的基础?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对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做一个将来能够独立适应社会的人,一个能与身边人和谐相处的人,一个能给自己、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人要在世上立足、发展,必须具备两项基本素质,一是会做事;二是会做人。学会了这两项,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中专学校培养学生的责任就是教会他们做事,教会他们做人。其中教会做人最为重要。那么,一  相似文献   

11.
"做人,其实我们已经做了人了,但是要做一个人上人却并非易事."这是我在思品课上的一段发言. 做人--一个人一生都要思考的问题.你学会做人了吗?你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吗?一生,我们为了诠释这些问题的答案努力奋斗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你能安心闭上眼为止.一生的忙碌奔波,不就是为了做个品格超群、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上人",度过这精彩而有意义的一生吗?不就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大地生命的强者吗?  相似文献   

12.
父亲一生是个落片树叶怕砸破头的人。小时候,他对我的理想设计是,要么读书读出来,做个有出息男儿;要么就做个厨师,捞个口腹实惠。而出自当地名门的母亲从小给我教导更多的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于是,命运就决定了我“男儿走四方”。  相似文献   

13.
<正>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做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师。把老师比作母亲,比作人梯,比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比作努力吐出最后一口丝线的春蚕,都不过分。教室是你的家园,讲台是你的舞台,教科书是你领路的明灯,学生就是你可爱的孩子,每当新一年的学生来了,你会伸出双手欢迎,毕业了的学生你会含泪相送。你把知识传授给他们,才能使他们在知识  相似文献   

14.
在咨询中,经常遇到家长向我抱怨孩子做事拖拉、磨磨蹭蹭,作业做到大半夜也做不完,影响了睡眠;每天早晨吃饭、穿衣、盥洗要花去很长时间,上学总是迟到。许多家长认为做事拖拉、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将来生活质量的一大障碍。家长的担心并非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妈妈说你不能老是这样没有出息,我说我现在只愿这样,只想做个孩子。--题记抬头看,一片铅灰色的天空,寂寞,压抑。天空下,站着一个孩子,一个默默看着天空,不知自己是否是个孩子的孩子,一个只想做个孩子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一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未能考取大学,以及日后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屡遭挫折,我敢说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用自己慈爱之心、温柔之手在孩子小的时候挫伤了、甚至扼杀了他们的自信心。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世间哪有不盼孩子有出息的爹妈?这浓得化不开的爱心,这对孩子翘首以待的企盼,怎么又会挫伤甚至扼杀孩子的自信心呢?这道理也很简单。首先,爱孩子,常常恨铁不成  相似文献   

17.
报复与报答     
有两位贫穷的父亲,各自送自己的孩子到一位画家那里学画。一位父亲教导孩子说:“孩子,你要记住那些侮辱、轻视、嘲弄过你的人,好好学画,将来有出息后,去狠狠报复他们。”另一位父亲教导孩子说:“你要记住那些怜悯、同情、施舍过你的人,好好学画,将来有出息后,去好好报答他们。”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重点是“学会做事”。做事学做人,做人会作事,这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我们通过三个阶梯,逐步向这一目标迈进。一、人人有事做,事事学做人师范生是凭着一张试卷的笔试高分进校的,应试教育弊端对他们影响是深刻的。这主要表现在:做事能力缺弱,做人修养不高。在做事方面,他们除书本学习外,无事可做,无事会做,无事想做;在做人方面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关心他人和集体,看重考试成绩,轻视文明素养,注重竞争成败,忽视合作精神。对此,我把“人人有事做”当作第一级管理台阶,借此引…  相似文献   

19.
鲁小西 《特区教育》2010,(12):18-19
兔妈妈有两个孩子,一只小灰兔,一只小白兔。小灰兔从小勤勤恳恳,做事爱动脑子,帮妈妈解决了不少难题;小白兔却仗着自己漂亮,什么事都不想做,每次它都说:“那么麻烦,我才不做!”  相似文献   

20.
现今的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一个教育误区,就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教师围着分数转,家长也围着分数转。其实分数并非孩子成长的支点,我们应把教育的主导放在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做事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